穆大明
【摘要】目的:探討他汀類藥物在冠心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12-2017/12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全部患者均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藥物治療,研究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之上加之運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心臟功能指標改善情況、血脂水平、不良反應發生率等方面的差異。結果: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心臟功能指標和血脂水平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不具備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他汀類藥物在冠心病患者治療當中有著顯著效果,能夠明顯改善患者臨床指標,提升治療總有效率,改善血脂水平,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關鍵詞】他汀類藥物;冠心病;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志碼】
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9-085-0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此次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全部患者均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患者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為49-78歲,平均年齡(618±38)歲,病程05-6年,平均病程(34±09)年;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為49-80歲,平均年齡(622±36)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35±09)年。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者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符合WHO公布的冠心病診斷標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積極配合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排除存在嚴重肝腎臟功能障礙、惡性腫瘤、精神疾病等的患者;排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婦女;排除近期接手調脂類、阿片類等藥物治療患者;排除對此次研究當中所用藥物過敏患者[2]。
12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藥物治療,主要治療方法包括:指導患者服用硝酸酯藥物,進而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指導患者服用活血化瘀類的藥物,改善患者心肌細胞代謝功能,緩解冠心病的臨床癥狀;指導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有效抵抗血小板聚集問題,避免出現血栓,如果患者已經出現血栓的話,通過服用阿司匹林也可以緩解血栓癥狀;通過對患者實施低分子肝素治療,達到抗凝治療效果。研究組患者則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之上加之運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包括:指導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片,堅持睡前口服服用,每日服藥劑量為20mg,以4周為一個治療療程,持續治療兩個療程;指導患者服用辛伐他汀片,每日服藥劑量為20mg,持續用藥2個療程,總共8周。在用藥過程當中需要根據患者病情變化以及整體接受程度進行計量的合理調控,以免影響患者病情治療。在兩個療程治療完成后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心臟功能指標改善情況、血脂水平、不良反應發生率等方面的差異。
觀察指標:觀察并且記錄兩組患者在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各項檢查指標的變化情況對比兩組差異。
療效評定方法:(1)顯效:治療后患者冠心病的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活動能力顯著增強,身體恢復能力明顯提升。(2)有效:治療后患者冠心病的臨床癥狀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活動能力還有待提升,仍然需要相關藥物進行支持治療。(3)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活動能力等方面都沒有獲得顯著改善,甚至出現病情加重問題。
13統計學方法將本次研究當中獲得的全部數據納入到統計學軟件SPSS180中完成分析處理工作。P<005時,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結果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24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治療后研究組出現MACE事件2例,肝酶異常2例;對照組MACE事件2例,肝酶異常3例,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不具備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表明他汀類藥物具備一定的安全性。
3討論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病以及多發病類型,該疾病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與環境因素、家族遺傳、生活方式、體力活動、精神情緒等多種因素存在密切關系。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之下,患者冠狀動脈會出現粥樣硬化問題,使得血管變得狹窄,血管彈性降低,甚至是出現血管阻塞問題,進而造成一系列綜合征[3]。該病癥最典型以及具備代表性的臨床表現就是胸悶胸痛,在進行一定體力活動過程中、精神激動時等會突然發生心前區疼痛,大多屬于絞痛或者壓榨疼痛,同時伴隨憋悶和呼吸抑制,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全身癥狀,比方說驚恐、發熱、胃腸道反應等,甚至會出現患者猝死的情況。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生活質量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水平的增強,冠心病的發病率在逐年升高,可以說該病癥已經成為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特別是威脅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老年患者的臟器功能已經變得十分脆弱,血管功能以及彈性都明顯降低,容易出現血管狹窄和阻塞的嚴重后果,因此加大了冠心病的發病率,再加上患者的其他合并癥,讓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療困難度進一步升高。通過對該病癥的分析可以發現,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精神狀態等是造成冠心病以及加劇患者疾病病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對患者實施治療時要提高針對性,就必須要注重幫助患者消除不良生活習慣,選用恰當的藥物治療方案來確保患者疾病的緩解以及治療過程的安全[4]。
在傳統冠心病治療當中,主要運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藥物用來發揮擴張血管以及降低血小板凝聚率的效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但是難以有效保護患者的心肌功能,臨床應用價值亟待商榷。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研究發現,他汀類藥物在治療冠心病當中有著非常顯著的療效,尤其是能夠在治療當中積極發揮調脂的作用,從而能夠有效降低粥樣斑塊的發生率。阿托伐他汀作為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可以有效治療高膽固醇血癥以及混合型的高脂血癥,所以在調節患者血脂水平方面有著顯著療效,一旦患者的血脂得到了有效調整,那么冠心病的治療效果也可以得到提升。在用藥過程當中必須監測好患者的血膽固醇等指標,以便根據患者病情進行有效調整。另外,該藥可以和飲食共同使用,能夠有效提升吸收效果。辛伐他汀片同樣也是他汀類的重要藥物類型,在療效方面與阿托伐他汀相似,同樣有著極高的調節血脂的能力,能夠促進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升高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降低。通過將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片的應用整合起來能夠進一步強化調節血脂水平的效果,避免冠狀動脈硬化問題加劇,起到緩解斑塊聚集的作用,從而逐步消除患者的冠心病臨床癥狀,提升治療總有效率[5]。
他汀類藥物在冠心病治療當中有著十分普遍的應用,而治療冠心病的阿片類藥物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片之外,還有瑞舒伐他汀等,在實際應用當中,同樣有著顯著療效,能夠起到降低血脂以及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為了有效證明他汀類藥物在關心病治療當中的效果,并進一步驗證臨床實踐當中獲得的結論,本次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給予研究組和對照組差異化的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而研究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片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以及患者各項指標的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同時藥物應用當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夠得到保障。
綜上所述,他汀類藥物在冠心病患者治療當中有著顯著效果,能夠明顯改善患者臨床指標,提升治療總有效率,改善血脂水平,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著突出的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成華.不同他汀類藥物治療早發冠心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觀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2):159-160
[2]劉宗燕,商艷芬.對比觀察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患者的臨床有效性[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 (30):28-29
[3]楊衛兵.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3):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