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討大學生領悟社會支持、手機依賴和睡眠質量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領悟社會支持在手機依賴和睡眠質量之間的中介作用,為影響睡眠和手機依賴產生的原因提供實證研究數據。隨機抽取云南某大學294名大學生為被試,采用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SSS)、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 (PSQI)和手機依賴指數量表(MPAI)進行施測。大學生領悟社會支持、睡眠質量與手機依賴之間的關系密切;手機依賴既能直接對睡眠質量產生影響,又間接通過領悟社會支持對睡眠質量產生影響。
關鍵詞:領悟社會支持;睡眠質量;手機依賴;中介效應
1 引言
隨著無線Wi-Fi的迅速普及和4G網絡的興起,手機成為信息時代人類生活的必需品。智能手機依賴問題已經成為繼網絡游戲成癮之后又一備受關注的焦點問題。所謂的手機依賴指的是個體由于長時間不當使用智能手機而造成行為失控,導致其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明顯或嚴重受損的戒斷癥狀,其實質上是一種行為成癮(behavioral addiction)。當前大學生手機依賴現象日益加深,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人際關系,甚至導致了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影響了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這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從前人的研究中可以發現,手機依賴可能會給人的社會性發展及心理發展帶來影響。本文采用Zimet的領悟社會支持概念,其中心在于強調被感知到的支持與實際社會支持的一致性,注重個體對社會支持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鑒于社會支持是一個多維度概念,普遍認為其在外部應激與心身健康中有廣泛的中介效應和調節效應,所以本研究擬對社會支持在手機依賴與睡眠質量間的中介效應進行探究。
2 對象與方法
隨機抽取云南某大學大一至大四學生300名,共發放問卷300份,收回問卷296份,有效問卷294份。其中男生100名(34.01%),女生193名(65.99%)。大一學生75名(25.51%),大二學生60名(20.41%),大三學生74名(25.17%),大四學生84名(28.91%)。
測評工具:(1)手機成癮指數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MPAI) 量表共17個條目,分為失控性、低效性、戒斷性和逃避性4個維度。每個條目從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5級評分,其中,第3、4、5、6、8、9、14、15題為手機依賴篩選題,若有5個及以上選“完全符合”,則被判定為手機依賴者。(2)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量表共12個自評項目,分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3個維度。每個項目采用1-7七級計分法,即分為極不同意、很不同意、稍不同意、中立、稍同意、很同意、極同意七個級別。社會支持總分由所有條目分累計。(3)匹茲堡睡眠質量自評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由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等7個維度組成,共18個條目。采用三級評分標準,即每個成份按0-3等級計分,累積各成份得分為PSQI總分,總分范圍為0~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
統計分析:使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錄入、整理和統計,主要統計方法有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分析、線性回歸和中介效應檢驗等。
3 結果分析
由統計分析可得,大學生領悟社會支持在手機依賴與睡眠質量之間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當中介變量領悟社會支持進入模型時,手機依賴與睡眠質量間的直接效應c?降低,且顯著。采用層次回歸分析方法檢驗領悟社會支持的中介效應,結果顯示,手機依賴對睡眠質量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同時對領悟社會支持有顯著的反向預測作用。在加入領悟社會支持后,手機依賴對睡眠質量的影響系數0.221(但仍然顯著)。可見,領悟社會支持在手機依賴與睡眠之間的部分中介作用顯著。
4 討論
本文通過探究進一步證實了領悟社會支持、手機依賴以及睡眠質量之間的關系。從結果中可以發現,本研究中手機依賴檢出率為29.6%,低于前人研究中手機依賴者檢出率,但是手機依賴指數總分卻高于其他研究中的調查結果,這表明多數大學生不能合理使用手機,對手機表現出過度使用的癥狀,但可能還未達到手機成癮的程度,或者是由于本次調查中被試數量不夠多導致的偏差。在大學生領悟社會支持與手機依賴和睡眠質量及其各維度的相關分析中,領悟社會支持及各因子與手機依賴和睡眠質量及各因子之間均呈負相關,證明了上述關系,即高社會支持大學生越少出現睡眠和手機依賴問題,反之亦然。社會支持各因子與手機依賴之間相關不是很顯著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被試不足,導致收集到的手機依賴者不多而造成的。因為在其他相關研究中都顯示社會支持與手機依賴相關顯著,有預測作用,所以可以認為本研究在這一數據上的收集與處理中出現了問題。
在中介效應的檢驗過程中發現,領悟社會支持與手機依賴存在負相關,即社會支持得分越高,手機依賴指數越低,這與王月琴等人所得的結論一致。手機依賴與睡眠問題呈正相關,即手機依賴指數越高,睡眠問題越嚴重,此結論得到嚴靜等人的研究支持。中介效應檢驗顯示,大學生的手機依賴指數作為自變量,既能直接影響睡眠質量,又可以通過領悟社會支持間接影響個體的睡眠質量,即當個體的手機依賴程度較高時,領悟到較低的社會支持進而降低睡眠質量,而當手機依賴程度較低時,個體體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進而提高了睡眠質量。這預示著我們可以通過有效控制大學生的手機依賴和提高其領悟社會支持水平等手段從而達到提高睡眠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祖靜, 張向葵, & 左恩玲. (2017). 手機依賴的大學生的情緒覺察特點.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31(5), 412-417.
[2]張凌瑞, 朱天民, 張晨辰, 代宇, & 朱鑫. (2018). 大學生手機依賴的研究進展. 中國健康教育(1).
[3]溫忠麟, 張雷, 侯杰泰, & 劉紅云. (2004). 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及其應用. 心理學報, 36(5), 614-620.
[4]胡月, 黃海, 張雨晴, & 周春燕. (2017). 大學生手機依賴與認知失敗的關系:負性情緒的中介作用.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6), 1088-1092.
[5]張玲, 朱杰, & 王建明. (2017). 手機依賴現象對當代大學生睡眠和心理健康的影響.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28(2), 108-111.
作者簡介
楊昕媛(1994—),女,漢族,陜西省西安市人,心理學碩士在讀,云南師范教管學院基礎心理學專業,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