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三中心醫院(450042)程夢夢 尚瑞雪
妊娠糖尿病主要指女性妊娠后出現血糖異常上升,是一種嚴重的妊娠期并發癥。本研究以妊娠糖尿病患者為對象,通過分析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糖變化水平及妊娠結局,探討適合用于臨床推廣的護理方案。
1.1 臨床資料 研究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入院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84例患者為試驗對象,隨機將其分為A、B組,各42例。A組:年齡24~36歲,平均(29.6±3.4)歲;孕周28~35周,平均(32.3±1.2)周;B組:年齡23~38歲,平均(29.9±3.4)歲;孕周28~36周,平均(32.5±1.1)周。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A組采用常規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的胎心、胎動、血糖水平及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遵照醫囑進行藥物和護理干預,并詳細向患者介紹有關妊娠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知識,提高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依從性。B組采用KTH整合式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包括以下幾點:①制定相應的護理干預方法、護理內容、具體步驟和評價方法,對小組成員進行統一培訓,考核合格后可進行臨床護理。②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積極學習有關妊娠糖尿病的知識,采取健康的行為方式,提高患者對治療疾病的信心,培養患者健康的行為模式。③采用一對一的方式,對患者的知信行狀況進行評估,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狀況,對妊娠糖尿病等知識的認知、服藥及生活習慣,運動鍛煉、不良習慣和家庭功能情況等。④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⑤給予患者科學的生活指導,制定個體化的飲食方案,并記錄于檔案,便于復查和監督;實施血糖監測,根據患者的血糖狀況調整其飲食內容,保證患者血糖水平正常,并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FPG、2h PBG水平、剖宮產、羊水過多、產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狀況。其中,患者的FPG、2h PBG指標可采用葡萄氧化酶法檢測。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21.0處理,計數及計量資料用(n,%)和(±s)表示,組間數據對比差異用x2和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附表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FPG、2h BPG水平對比(n,±s)

附表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FPG、2h BPG水平對比(n,±s)
組別(n=42)FPG(mmol/L) 2hBPG(mmol/L)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A組 8.1±1.1 7.9±0.7 10.7±0.8 11.1±0.6 B組 8.2±0.9 7.6±0.5 11.0±0.7 8.5±0.7 P >0.05 <0.05 >0.05 <0.05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FPG、2h BPG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的FPG、2h BPG水平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B組護理后的FPG、2h BPG水平明顯低于A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附表。
2.2 兩組患者的妊娠結局比較 B組患者的剖宮產、胎膜早破、產后出血、羊水過多發生率分別為2.4%、0.0%、2.4%、4.8%,明顯低于A組的14.3%、11.9%、14.3%、19.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妊娠糖尿病作為發病率較高的妊娠期常見疾病。由于妊娠糖尿病會使孕婦在妊娠期、圍產期及產后發生諸多并發癥,嚴重影響孕嬰健康[1]。因此,給予妊娠糖尿病患者相應的治療和護理干預,控制其血糖水平,對于改善患者的妊娠結局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此次研究通過給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同的護理干預,結果顯示B組患者護理后的FPG、2h BPG水平明顯低于A組,且患者發生胎膜早破、產后出血、羊水過多和剖宮產的幾率也明顯低于A組,原因分析為:KTH整合式護理干預是在知識、信息形成積極的護理理念和態度的基礎上,向患者介紹相關的疾病知識,增進患者對妊娠糖尿病的了解,使患者在KTH整合式護理干預的影響下,正視自身疾病,改變不健康的行為,主動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和護理,同時堅持健康生活的行為模式,確保護理計劃長期有效進行,以達到促進患者康復的效果[2]。
綜上所述,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KTH整合式護理干預,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降低患者剖宮產、羊水過多、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