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斷轉變,正在由之前的應試教育轉向獨立自主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我校積極響應這一政策,不斷探索,開展了基于特色學校創(chuàng)建環(huán)境下初中英語社團活動校本化的實踐研究。
【關鍵詞】特色學校;初中英語;社團活動
【作者簡介】林柳青(1974.9-),女,福建福安人,福安市民族中學,本科,福安市民族中學,中學一級英語教師。
《國家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中提出了中小學生要不斷增強綜合素質,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盡快完成由應試教育到自主學習的轉變,這一要求是在當前社會需要多層次,全面化的人才的背景下提出的。因此基于這一要求,學校要開展特色教學,開發(fā)獨特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在個性化的教材中學會獨立學習,不斷提升其綜合素質和自主學習能力。
一、開設英語社團活動,強調社團活動認識
在新課程改革初期,我校就提出了要全面育人,教有特色的口號,開發(fā)出一些列新的特色課程與學生活動,其中,英語社團活動是我校開展的特色活動之一,這是根據(jù)我校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而提出的一種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的一項活動。我校是一所農村少數(shù)民族學校,大部分學生來自畬族,英語學習起步慢,甚至完全沒有基礎;教育水平相對落后,教學設施不夠完善,也沒有多少優(yōu)秀教師愿意在農村長期教學。所以,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不高。而英語作為目前初中升學考試的三門主課之一,在考試中占有比較高的分值,因此,教師需要采用系列方法來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和英語水平。單純依靠課上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交流鍛煉,于是在基于創(chuàng)建特色課程體系的前提下,我校教師提出了可以讓學生開展英語社團活動,讓他們在課下也有學習英語,用英語進行交流,開展與英語相關的活動的機會。社團活動每個星期定期開展,學生可以自由活動,暢所欲言,相互學習,也可以指定主題,開展相關的主題活動,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英語轉變?yōu)閻凵嫌⒄Z學習。
二、創(chuàng)造良好活動環(huán)境,引領社團活動實施
我校雖然開展了英語社團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但也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們需要不斷完善社團活動制度建設,規(guī)范社團的秩序和管理,開發(fā)出較為成熟的農村中學英語社團活動校本課程,形成校本教材,還要通過實踐探索,獲取較為成熟的初中英語社團課程實施的方法與途徑,最終形成適合社團活動評價的方案。
1.初中英語社團活動校本化的前提與保障。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具有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綜合素質。而這首先就要求學生有學習的興趣,而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對于農村地區(qū)的學生來說,由于基礎薄弱,英語相對他們來說是一門比較困難的學科,很多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失去了學習英語的信心。我校針對這一現(xiàn)狀也為了響應國家特色教學這一號召,開展了英語社團活動,幫助學生提升英語學習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在廣泛的搜集課程信息的過程,增加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根據(jù)進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不斷提出解決對策。學生們能響應這一活動,教師能給予及時正確的指導是這項活動開展的必要前提。同時,學校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出相應的校本化教材,讓他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高效的開展各項活動。
2.初中英語社團活動校本化的問題與對策。我校的英語社團活動雖然開展了很長時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實行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學生的學習活動比較混亂,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方向,很多學生到社團里其實并沒有學到多少東西,純粹是抱著試一試,玩一玩的心態(tài)去的。社團的管理體制也不夠完善,由于之前沒有多少可供借鑒的案例,我校的教師和學生只能自己摸索社團管理的方法,制訂相應的制度,而這些制度并不完善,還存在很多漏洞。學校的教材也不能滿足學生的多方位需求,甚至落后于學生的學習步伐。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也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解決對策。在這項活動實施階段,主要根據(jù)每個年段學生年齡特點和課本教材的不同設置不同的主題開展活動,例如,七年級主要安排“英語書寫及朗誦社團”,八年級是“英文歌曲及口語交際社團”,初九年級開展“情境表演及英語寫作”社團活動。教師在好每次活動前確定活動的主題,集體編寫社團活動教材并讓學生也著手搜集一些相關的資料,提前做好準備。每次社團活動后及時總結反思,完善教材。社團的開展使學生和老師收獲頗豐,大家覺得這項社團活動是有意義的,愿意開展這項活動。
3.初中英語社團活動校本化的實施與教材開發(fā)。開展的英語社團活動中,我們主要開展了英文書寫,教唱英文歌,表演小話劇,美食節(jié)等社團活動。比如七年級的英語社團每周都會教同學們一首新的chant,然后讓他們課下自己練習,下一周學生可以自告奮勇上臺表演,也可以組隊比賽,在娛樂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一些英語知識。九年級小話劇表演是老師或學生推送主題,然后可以編排出一個簡單的話劇,但是臺詞必須要是英文形式的,這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但只有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他們才能加強自己的英語口語和寫作能力。而每學期一次八年級美食節(jié)活動則是大家最喜歡的一項活動了,八年級第二學期英語課本第七單元學的是關于美食方面的內容,為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學以致用,同時讓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體諒父母勞動的艱辛,舉行“美食節(jié)”活動。活動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在家親手做一道美食,在活動中展示,并用英語說出制作過程,最后,評選出的若干美食進行“拍賣”,“拍賣”所得用于資助貧困山區(qū)的孩子。這些社團活動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同學們在課余時間積極準備活動,更加認真,有目的地學習英語知識,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和積極性。
在校本化教材的開發(fā)過程中,一方面要以學生的教材為依托,另一方面也要加入一些課本中沒有的內容,讓學生能了解,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例如仁愛版九年級年級上的英語教材中有一單元是《Amazing Science》,這一單元中主要是講我們生活中一些偉大的發(fā)明,讓學生了解這些發(fā)明的起源,過程等,有很多生單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基于此,學校在編制校本化的教材時,可以把這一單元的內容再整合一次,重新編制,讓學生慢慢理解。在重新編制校本化教材的過程中,我們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特點把他們感興趣的和覺得困難的部分都加到教材中去,讓他們重新梳理。除此以外,還需要在校本化教材中增加一些課本中沒有的內容,如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等,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可以是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或者他們不了解的話題,讓他們從校本化的教材中了解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4.英語社團活動校本化評價方案。英語社團活動校本化是我校為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而推出的一項特色課程。在實施過程中,獲得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我們對同學們在社團中的表現(xiàn)做出了積極的、恰當?shù)木C合評價,有自我評價、同伴評價、組長評價和教師評價。在教師,同伴,組長都進行了評價之后,學生再進行自我評價反思。在學校學習中,對學生的評價很重要,一個合適的評價可以加強他們的學習信心,讓他們提高學習熱情,增強他們的團隊意識。
三、構建豐富實踐活動,闡釋社團活動成果
在這次的研究活動中,我們以實地實踐為主,以文獻,搜集資料為輔,發(fā)現(xiàn)學校的英語社團校本化課程開展的比較順利,也取得了較大的成效。學校將校本課程精品化,特色化,將能體現(xiàn)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提升為了精品課程,并且把前期運行較好的校本課程作為精品課程每學期都開設,構建了一套完整的由基礎到地方到常識再到發(fā)展的校本課程結構體系。在英語社團活動校本化的過程中,基礎的是學校編制的校本化的教材,這是學生開展活動的理論基礎之一;地方性課程是指根據(jù)學生的家鄉(xiāng)開展了一系列各地文化探索活動;常識性課程是指日常交流中的基本用語,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大膽發(fā)言,模擬現(xiàn)實情境,用英語進行問答;發(fā)展性課程則是教材中一些拓展的內容和學生自己提出的一些他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特色課程也逐漸向多元化,普及化發(fā)展,不僅僅是英語社團活動校本化,我校還開展了許多其他的特色課程,甚至把許多社團活動課程化,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的興趣愛好更廣泛,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
學校的特色課程建設必須以教學實踐為基礎,并能夠接受實踐的檢驗,實現(xiàn)課程多元化和學習方式多樣化是學校要遵循的原則。創(chuàng)辦特色課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英語社團活動校本化可以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學會更好的運用語言。通過社團活動校本化,可以讓社團活動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海東.農村寄宿制初中學校英語附加時間的高效利用策略探討[J].英語教師,2018(4):33-37.
[2]周純宇.多元智力理論下的英語社團活動策略.基礎教育研究[J]. 2015(19):43-44.
[3]孫霞.民族地區(qū)初中英語校本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7(5):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