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而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得益于大量的實踐活動,強化初中學生英語的實踐學習能力是提高英語技能的最佳途徑。因此,本文對初中英語學生的多層次實踐能力進行了概念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英語課程培養(yǎng)學生多層次實踐能力的教學建議,希望能夠給初中英語的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初中英語;多層次實踐能力;培養(yǎng)建議
【作者簡介】胡楚香(1986.08-),女,漢族,湖南懷化人,懷化學院2008屆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現(xiàn)為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連山鄉(xiāng)初級中學中學二級教師。
引言
目前,英語課堂上的教學時間較短、教學任務較多。所以,英語教學的水平提升還有結合課外時間,要將課外與課內進行實踐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多層次實踐能力,真正實現(xiàn)英語水平的質變。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多層次實踐能力不僅是體現(xiàn)在課上的知識學習中,還體現(xiàn)在課外和生活中的創(chuàng)新實踐中。教師應該合理安排英語學習的課堂和課外任務,讓學生能夠井然有序的練習英語,從而對課堂知識進行鞏固和實踐。
一、初中英語學生多層次實踐能力的含義
實踐能力一般指的是一個人所特有的現(xiàn)實生活中對各種情況的應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初中英語中,筆者將學生的多層次實踐能力整理為以下四點:第一,知識實踐能力,包含了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聽讀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語言運用能力;第二,交際實踐能力,包含了語言表達能力、與人交際能力、交友范圍以及集體責任等;第三,應用實踐能力,主要是實際的應用能力,包括問題解決能力、反應能力、環(huán)境適應能力等;第四,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學生通過課堂和課外的知識積累和實踐,能夠對英語語言進行拓展性的探索,并形成自己對知識的看法和應用思維。
二、初中英語課程培養(yǎng)學生多層次實踐能力的提升建議
1.培養(yǎng)學生知識實踐能力。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需要將抽象的語言知識具象化,讓學生能夠直觀學習到英語知識。其中,情境教學法是提高學生多層次實踐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能夠更加容易的將教學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英語作為一門西方外語,其語言應用和意義與中文截然不同,并且英語同樣蘊含著濃厚的西方文化。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會遇到較多的教學困境。例如,在中文中,語言都是有單個字來組成的,而英語則是通過單詞的組合表達含義的,甚至有的時候,兩個單詞的組合能夠表達出完全意想不到的意思。其中“l(fā)ook out”,我們自然而然就會認為是“看外邊”的意思,然而這個單詞的含義卻是“小心”。因此,英語的語言特性就使得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很有必要。
2.培養(yǎng)學生交際實踐能力。英語會話表演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可以有效改善課堂上的學習氛圍,使枯燥的英語學習變得色彩斑斕。而且學生在會話表演中可以充分的鍛煉英語的交際能力和表演中的合作能力,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多層次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例如,在“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這一單元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建立學習小組,并由小組成員進行“我的理想”為主體的會話表演,在對話中,學生可以說出自己的理想和對未來的憧憬,其余小組成員可以就他人的理想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通過這樣的會話演出,可以極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們對語法的掌握,幫助學生形成較為完成的英語語言結構,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會話表演能夠將單元知識進行良好的整合,同時能夠促進學生多層次實踐能力的養(yǎng)成,有效的提高英語交際水平。
3.培養(yǎng)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生活實踐是培養(yǎng)學生多層次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對于初中英語的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英語的學習中,很多學生都會遇到這種情況:讀記了很多單詞和語句,過一段時間后就全忘記了。這是因為學生并沒有對所記憶的知識進行充分的實踐應用。在課外生活中,學生應該充分利用好每一次實踐的機會,通過不斷的實踐來鞏固英語知識的掌握。生活其實是更加廣闊的課堂,在生活中可以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解決和解決過程中語言鍛煉,學生可以很大程度理解相對應的知識。課外的實踐是對學生的課堂知識的鍛煉,拓展學生的知識寬度,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外的對話任務,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用英語完成一些任務,例如,購買物品、打招呼等,來保證學生多層次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4.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使他們成長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創(chuàng)新性的想象力是他們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也是學生學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在初中英語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啟發(fā),以想象力引導學生進行英語知識上的創(chuàng)新。例如,在對“wear” 和 “put on”的進行區(qū)別時,學生對其的中文含義會產生一定的疑惑,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創(chuàng)新性學習,并對其語言規(guī)律進行探究。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展示出幾個例句,讓學生自主探尋其規(guī)律。在這過程中,我們可以知道“wear”的含義指的是穿著的狀態(tài),而“put on”代表的是穿的動作,學生們真正理解了兩個單詞的含義,就能通過他們造出其他的句子,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學生的多層次實踐能力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目前初中英語教學所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英語教師應該從知識實踐、交際實踐、應用實踐和創(chuàng)新實踐四方面對學生進行多層次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真正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
參考文獻:
[1]邱清英.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型口語教學的多層次探析[J].考試周刊,2018(70):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