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洪國
摘要: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實現融合,只能在現有基礎上突破傳統學科本位,改革本科教育體制,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經濟發展轉變的必然選擇。應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改革的切入點只有通過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才能更好的實現,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種先進理念,以“育人為本”為出發點,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思維和生存能力為內涵,是對專業教育的一種引領,又以專業教育為主體,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進一步融合,推進本科教育改革,擺脫傳統的教育模式,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來說,絕非易事,最難的是一種教育觀念的根深蒂固,那么應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首要解決的是管理者和教育管理者教育理念的變革。
關鍵詞:專業教育 創新創業教育 應用型 融合機制研究
一、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內涵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
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一種能力和思維的培養目標,其中涉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方面的培養活動。相對于以往的傳統教育,它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是一種教育模式全方位的改變,是以創新創業為先導,在體制方面的創新,包括教學內容、方法、思想、評價等方面進行創新。應用型本科高校為了培養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只有通過改變教學課程體系和教學方式,來實現這一目的,培養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讓其在未來的創業路上能夠實現自身的價值,創新和創業教育,兩者缺一不可。
(二)專業教育內涵
專業教育是要求執業人員具有從業必備的專業學習背景,所在學校及所學專業的辦學條件、課程設計、教學過程、教育質量都要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培養出所謂接受過專業教育的人才。
二、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在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歷程中,在此階段分別使用了創新教育、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的不同提法,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不斷進行深化,2002年教育部確定清華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九所高校作為創業教育試點院校算起,至今已逾15年,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從本科院校層面逐步展開的。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隨著社會不斷的向前發展,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在移動支付市場、金融系統運算方面、云計算的發展、職能分揀系統、人臉識別、機器人的出現、共享經濟時代都處于領先地位,所以各個應用型本科高校需要進行結構性改革,滿足社會對于創新創業人才的相關需求,公眾對于創新創業的關注,已經迫切需要應用型本科高校改革人才培養的傳統模式,革新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學理念。
(二)可行性
創新創業教育注重于實踐環節,專業教育注重于理論環節,特別是在應用型本科院校里面表現的更為突出,專業教育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創新創業教育以專業教育為載體,這樣能進一步強化專業教育,所以,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聯系、相互融合,這不僅是一種趨勢,更是時代的發展需求,在本科院校中,實踐環節應該進一步得到重視,這樣創新創業教育才能得到普及,可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相互融合,學校不僅起到一個培養人才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應該結合市場需求,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四、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模式
教育理念是先導,在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上,首先必須更新理念,這樣才能實現兩者之間更好的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絕不是脫離于專業教育獨立存在的,它是建立在創新創業教育基礎之上的,專業教育注重理論,創新創業教育更注重于實踐,如果創新創業教育脫離專業教育之外進行,那將是一次失敗的變革。那么如何才能在應用型本科高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呢!這里面有幾種融合模式,需要進一步深化研究。
(一)創建以專業為單位的團隊學習模式
團隊學習是指一個單位的集體性學習,它是學習型組織進行學習的基本組成單位。團隊學習是發展團體成員整體搭配與實現共同目標能力的過程。團隊學習對組織與個體來說是雙贏的選擇,也是雙贏的結果。這種團隊學習的方式可以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在未來的創新創業過程中也是采取團隊合作的模式,以專業為單位,組成不同的創業小組,形成各自的學習實踐共同體,這對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相互融合具有實踐意義。每個創業小組圍繞著具體問題展開,既能體現應用型,又能擺脫教師單一的教學模式,在專業教育的基礎上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相互融合,團隊學習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同時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促進各個專業的相互融合,增強其團隊精神。
(二)構建以應用型本科高校“專業+創業”的教學課程體系
課程作為創新創業教育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最核心的一種形式,但并不是唯一,在課程設置上我們可以增設一些內容,如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創新創業導論課,培養學生具備創新創業的思維和意識,其他方面可以以專業為基礎,創新創業理念為先導,聘請創新創業導師,職業人,建設創業園,孵化園,校企合作,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與專業教育相互融合,彼此之間逐步進行滲透,以專業教育為基礎,將創新創業的內涵和專業特色體現在課程設計之中,為應用型本科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構建以特色專業為核心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為了響應國家提出的關于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當前,大部分應用型本科高校采取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并軌的模式,即在專業教育獲取理論知識的同時全面普及創新創業教育,在全校范圍內統一開設創新創業類課程,這種方式無法滿足各個專業的相關需求,因為高校中各個專業有所不同,我們應該找準各個專業所具備的專業特色,逐步輻射到整個學校。因為每個院校特色專業一般辦學實力比較強,學生綜合素質較高,在本科應用型定位應該是實踐類型的,在校企合作,引入職業人相對較多,學生的創業能力較強,創業成功的幾率也很高。
五、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實施路徑
人才培養一直是各個高校關注的焦點,但是在現行的體制下,高校要適應教育改革,必須要積極轉變觀念、理清思路、科學布局創新模式、探索新形勢下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實施路徑。因此,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融合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教育理念的融合
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僅是從形式上的一種轉變,也是對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重新定位,促進教育體制改革,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是從本質上對創新創業教育體制進行改革,是以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為價值取向的新理念,高校應該摒棄以前的傳統理念,教師授課為主,學生只是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當前教育應該讓學生也能參與進來,以創新創業為導向,實現人才培養方案與創新創業教育相互融合,將其理念貫穿于人才培養體系之中,切實提升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相互融合。
(二)課程體系的融合
應用型本科高校對于課程的設置都是不同的,有的院校偏理論,有的院校偏實踐,課程設置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手段和途徑,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為我們大學課程體系的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樣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之中,以提升學生具備創新創業方面的能力,構建廣譜式、專業式、嵌入式“三位一體”的具有創新創業教育特色的課程體系。通過廣譜式的教育模式實現對全校學生的通識教育,讓同學們都能夠學習到創新創業教育知識,如創新創業導論課程的開設。通過專業式的課程實現對有創業意向的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通過嵌入式課程結合學生所學的專業課程進行嵌入式教學。目前,我國高校開設的創新創業類課程包括SYB創業培訓、創新管理、創業管理、創業學、企業管理等等。高校需要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在實踐中不斷進行總結,積極構建具有專業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總之,要想實現以學生為中心,那么在應用型本科高校中必須要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并將其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之中,提高專業課教師的創新創業水平,構建協同聯動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通過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實施路徑,實現相互之間的深度融合,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李偉等.創新創業教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2]陳池.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路徑探究[J].企業導報,2015,(10).
[3]楊曉慧.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5,(01).
[4]紀常鯤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研究與實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11).
[5]陳奎慶等.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模式及實現路徑[J].教育教學,2014,(22).
[6]劉銀鳳.民辦高校“專業+創業”教育模式改革意義分析——以市場營銷專業為例[J].教學實踐研究,2013,(17).
(資助項目: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教研究(項目編號:JGJX2016C39)課題與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文件號:吉教高字[2016]32)課題“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與實踐”階段性成果。作者單位: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 國際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