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戰國
摘 要:黨中央、國務院改革市場監管體制是適應經濟全球化、提高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當前,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省改革方案的不斷出臺,技術機構的改革也箭在弦上,屆時會有職能的合并與調整,人員數量的增減,辦公場地、實驗室的搬遷與擴充及各項基本條件保障工作,任務重要求嚴,因此改革后的計量技術機構如何正常、高效的的運行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就顯得至關重要,在這里,我就如何做好改革后的計量技術機構的后勤管理條件保障工作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新時代 新思想 新作為 計量技術機構
一、加強制度建設
制度建設是管理工作的基礎,工作不落實,管理責任不到位,計量技術機構不可能實現持續發展。
制度建設要切合實際。制度就是游戲規則,規則要公正、公開、公平,切不可“管、卡、壓”。過分地強調控制,會帶來負面影響,會影響員工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的發揮。
制度建設要不斷創新。改革后的計量技術機構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發展是個動態過程,制度建設也是個動態過程,它需要隨著宏觀形勢的變化和機構自身的發展而不斷進行修改和完善。計量技術機構管理實際上是一個與政府、市場、競爭對手等等社會各方面的一個互動的過程,需要不斷創新、不斷改進。
制度建設要從小事抓起。制度建設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要了解員工、關心員工、體貼員工,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只要認真,沒有做不好的事情。
所以,計量技術機構應根據管理的實際,分別制定科學的、細化的、合理的、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并能按規章制度堅決執行,同時,建立相應的約束、監督機制,保證管理到位、工作到位。
二、提高全體員工的素質
習總書記說:“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制度的生命在于執行”。一個好的管理制度,能不能落實到實處,能不能真正地貫徹執行,員工素質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地方。眾所周知,一個好的管理制度在一群傳統員工手中是不會得到貫徹的,現代化的設備在傳統人手中只能是一堆廢銅爛鐵。制度的貫徹執行也要靠高素質的員工來實現。計量檢測部門職工素質良莠不齊,甚至差別很大,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還有工勤人員等。提高員工綜合素質也是管理的當務之急。所以,單位應樹立長遠的戰略眼光,加大培訓投入和對員工的培訓力度,通過提供培訓課程、在崗培訓、報銷學費、資助參加管理研討會等多種形式來支持員工參加培訓工作。培訓,內容包括學習優秀公司的價值觀、政策、習慣做法以及如何對員工進行激勵、贊揚、勸告等等技能;部門中層還要接受有效溝通、人員管理、經營思想、戰略計劃等方面的培訓等等。
三、實施精細化管理
細節決定成敗、細節體現管理水平。有了科學合理的制度建設,有了高素質的員工隊伍,精細化管理就水到渠成了。
把精細化理念貫徹到單位運營管理的整個過程,以“精細化的規劃,精細化的分析,精細化的控制,精細化的操作,精細化的核算”,實現單位管理從機會型到戰略型、從經驗型到科學型、從定性到量化、從靜態到動態、從外延式到內涵式、從粗放型到精細化的轉變。實現發展思路明晰化、組織體系科學化、績效考核全面化,使員工執行力、服務質量大幅提高。
精細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和計量檢測系統的工作理念如出一轍:精、準、細、嚴。精是做精、做好,精益求精;準是準確、準時,信息與決策準確無誤;細是操作細化、管理細化,重視細節;嚴是嚴格執行制度標準和程序規定,嚴格控制偏差。
這方面一要做到人員管理的精細化:
民主管理,以理服人;注意溝通,以情感人;多注意發現優點,不要吝嗇表揚;要樹立團隊意識,團結一心干好工作。有事要多同中心人員商量,征求部門人員的意見,征求院委會的意見,集思廣益,不搞一個人說了算。工作中出現了問題要主動地承擔職責,靠上去幫忙分析查找原因,要尊重職工,不以權勢壓人,工作中有了矛盾,不要回避,要誠懇、耐心地去溝通交流,要注重團結那些對自己有過意見的同志,職工有了困難你要主動的、熱心的幫忙。
二是工作安排的精細化:
安排工作的計劃性:安排工作時,事先要對每一項工作任務精心謀劃,這樣才能在具體分工時,量才使用,量力而行,做到工作安排無遺漏,輕重分配恰當;
安排工作的超前性:在日工作計劃的基礎上,還要有周工作計劃、月工作計劃,這樣,管理人員就會胸有全局,超前的工作計劃將為日后具體工作精細安排贏得主動。
安排工作的周密性:材料準備是否齊全、工具攜帶是否齊全、措施是否傳達、影響現場工作的外部因素是否解決等,都是能否順利開展工作的保障需求。
加強部門協作,提高運營效率:溝通協作拉近了部門間的距離,上下銜接,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保證政令暢通,提高運營效率。
四、強化監督管理
有了好的管理制度,也有人去實施,由于任何人都有惰性,總存在實施不力,措施不到位的問題,因此一旦失去了監督,制度就會流于形式。畢竟工作不是帶孩子玩,所有的動員工作、工作安排都到位的情況下,也不排除還有員工跟不上隊伍。這個時候就需要有評估、考核機制,獎勤罰懶是鞏固前期工作效果的重要保障。
堅決摒棄說在嘴上,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就是沒有落實在行動上。所以,強化監督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讓我們以“服務零距離,質量零差錯”的莊嚴宣誓,以更加求真務實的作風、更加勇于擔當的意識、更加齊心協力的干勁,進入新時代、體現新作為、取得新成就、實現新跨越、樹立新形象,努力做好計量技術機構體制改革后的條件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