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隨著全球一體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斷發展,電影在各國文化交往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閑暇之余,觀看電影不僅可以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提供了了解外部世界的契機。英語電影一直以來都備受各國觀眾的喜愛。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發展程度的不斷提高,引進的英語電影也愈來愈多。一個好的電影片名可以使電影錦上添花,起著先聲奪人的效果。因此,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是否得當,決定著其是否擁有較高的票房收入和話題熱度。本文從翻譯方法的角度淺議英語電影片名,以期找出符合大眾心理預期、備受大眾喜愛的電影片名。
關鍵詞:英語 電影片名 翻譯
一 引言
當前,世界各國的文化活動異彩紛呈,不僅國內的文化活動欣欣向榮,就連跨國的文化項目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其中電影作為一種跨文化交流的途徑,正發揮著其獨特的作用,影響力與日俱增。特別是各類國際電影節的舉辦,這獨屬于電影人的饕餮盛宴,為從事電影事業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分享與交流的舞臺。其中尤以英語電影的影響力最為深遠,特別是好萊塢大片為中國電影的票房收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隨著我國引入英語電影的增多,這就對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的要求嚴格起來。如果英語電影片名翻譯得好,就等于該電影已經成功了一半。好的電影片名不僅能幫助觀眾提前了解電影內容或題材,還能奪人眼球,創造經濟效益。因此,我們要重視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提高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質量。
二 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現狀
近年來,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日益增多。其中,中國引入英語電影的種類和數量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電影因兼具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因此,其影響力與日俱增。然而,由于我國電影翻譯事業仍然處于發展階段,在英語電影片名翻譯中仍然存在眾多問題。例如,同一部英語電影,大陸地區、港澳地區和臺灣地區就有不同的譯法。對于電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大陸譯成《肖申克的救贖》,臺灣譯成《刺激1995》,香港譯成《月黑高飛》。大陸地區在電影片名翻譯上更青睞于直譯,而港臺地區則偏向于意譯。《Léon》在大陸地區被譯成《這個殺手不太冷》,在臺灣被譯成《終極追殺令》,在香港則被譯成《殺手萊昂》。相較于港臺地區的譯名,大陸地區的譯名不僅突出了主人公的身份,還點明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大陸地區的譯名更能全面概括主人公的特征,觀眾可以通過片名獲得電影的主要信息。受地區環境的影響,大陸地區的譯名更加堅持傳統的翻譯理念,而港臺地區的翻譯更加追求創新,但有時創新過度,難免落于俗套。因此,在翻譯電影片名上,我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翻譯工作者應該遵循基本的翻譯方法,在追求商業價值的同時應力求藝術價值。
三 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方法
英語電影引入中國時,首先獲得關注的就是電影片名的翻譯。英語電影片名就像一張名片,是了解電影的窗口。通過電影片名,觀眾可以提前了解到該電影的大致內容或風格。翻譯英語電影片名時,翻譯工作者會運用到一些翻譯方法。以下是一些翻譯英語電影片名常見的方法:
1 直譯
直譯是在翻譯發展伊始,譯者普遍采用的一種翻譯方法。譯者采用直譯的方法,首先要游離于自己的主觀情緒之外,站在較為客觀的角度對原文進行分析并翻譯。這種翻譯方法簡潔明了,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文的內容和形式,將原文作者的思想“復制”。如《The African Queen》(《非洲皇后》)、《The Philadelphia Story》(《 費城故事》)、《The Sound of Music》(《音樂之聲》)、《The 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Ice Age》(《冰河世紀》)、《Starship Troopers》(《星河戰隊》)等。
2 音譯
音譯法的使用是在翻譯時,在漢語中找不到與英語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轉而采取按照英語讀音去翻譯的方法。這種方法經常用于專有名詞的翻譯,例如國名、地名或人名等。如《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Doctor Zhivago》(《日瓦格醫生》)、《Titanic》(《泰坦尼克號》)、《Madagascar》(《馬達加斯加》)等。
3 意譯
使用意譯的方法翻譯英語電影片名時,就是譯名只保持原文內容,而不保留英語電影片名的形式。如《Léon》(《這個殺手不太冷》)。根據電影內容,職業殺手萊昂在無意中救了鄰居家小女孩后,并與之發生的一系列事情,最后更是為了救小女孩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個殺手不太冷》的譯名不僅點明了主人公的職業,也暗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并非像殺手那般冷酷無情。該譯名既可以讓觀眾獲取電影的主要內容,殺手不冷又可以引起觀眾的好奇心理,吸引其觀影。若是直譯成《萊昂》,就顯得很普通,不足以吸引觀眾。再如《Johnny English》(《憨豆特工》)。該譯名揭示了主人公強尼·英格力的職業,雖是特工,但沒有特工那般的技能,相反主人公的個性是憨頭憨腦。這種反差的個性會促使觀眾有觀影的欲望。相反,如果直譯成人名,就顯得平淡無奇。使用意譯方法的例子不勝枚舉,如《Random Harvest》(《鴛夢重溫》)、《Suspicion》(《深閨疑云》)、《Sideways》(《杯酒人生》)、《Finding Nemo》(《海底總動員》)、《Cheaper by the Dozen》(《兒女一籮筐》)、《Paycheck》(《記憶裂痕》)等。
4 音譯加意譯
音譯加意譯是在翻譯英語電影片名時,將英語片名中的專有名詞根據英語發音進行翻譯,同時又根據電影內容,在翻譯時增加關鍵內容,使英語電影的譯名起到“點睛”之意。例如《Honey》(《甜心辣舞》),不僅點名了主人公“甜心”這個名字,還揭示了主人公擅長跳舞。此外還有《The Chronicles of Narnia》(《納尼亞傳奇)等都是音譯加意譯的范例。
四 結語
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應兼具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翻譯工作者不能一味地追求商業價值,而擯棄基本的道德底線。同時,更不能為了單純追求藝術價值,而不顧觀眾的接受程度。翻譯工作者應該在二者間尋求一個更好的平衡點,以更好地為電影觀眾服務。其次,翻譯標準并非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文化的發展在不斷更新補充。因此,電影片名的翻譯在遵循基本翻譯方法的基礎上,要體現出時代創新精神,這樣我國電影翻譯事業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電影譯名才能不斷煥發活力,歷久彌新。
參考文獻:
[1] 陸永崗.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策略探討[J].電影文學,2013(16).
[2] 錢曉燕.電影片名中翻譯策略的選擇[J].電影文學,2008(14).
[3] 吳敏.淺談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J].中國翻譯,1995(5).
[4] 馬小燕.淺析英文電影片名在我國內地及港臺地區的翻譯[J].電影文學,2009(22).
[5] 陳海生.英美電影片名翻譯芻議[J].電影評介,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