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教育是學生教育生涯的啟蒙時期,也是我國教育領域的基礎時期,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小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他們學習一切的基礎。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精粹的國學經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國學經典過于深奧,很多時候他們都無法理解。所以,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國學經典的教育,就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新方向。分析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國學經典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國學經典教育;教學方法
十八大以來,“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逐漸深入校園的教學活動之中,語文這門學科作為滲透德育的重要工具,逐漸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視。作為學生啟蒙階段的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一切的基礎,也是培養他們從小就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關鍵學科。因為這時期的小學生剛剛步入小學校園,此時的他們就是一張白紙,是培養他們各種能力最好的時期,而我國傳統的國學經典就是培養他們形成各種正確行為、習慣的最好的教材。本文就分析了國學經典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探討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經典教育的教學方法。
一、國學經典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
(一)加強德育,促使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一個人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主要集中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這些行為習慣對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具有極大的影響。因此,在小學一年級時期,教師可以教小學生《百家姓》《弟子規》和《三字經》這樣的朗朗上口、簡單易懂的國學經典。這些國學經典不僅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還能加強對小學生的德育,正確培養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塑造他們的優秀品質。
(二)提升小學生的記憶力和審美能力
《百家姓》《弟子規》和《三字經》這樣的國學經典,簡單易懂且朗朗上口,讓學生進行背誦,不僅能有效地開發小學生的記憶能力,拓展他們的思維,還能極大地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進行國學經典教育的教學方法
(一)按音律調整語調和節拍
朱熹在《訓學齋規》中說道:“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我國的國學經典在內容上包羅萬象,語調和節拍也是非常講究押韻的,所以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一年級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朗讀的時候就要根據韻律調整語調和節拍,讓他們跟著教師的節奏一句一句地大聲讀。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的語速、語調、發音和節拍,隨時給予相應的指導和更正,促使他們的朗讀規范化。
例如: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1”第3課《江南》這節課,就要根據韻律注意停頓和節拍: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通過這種韻律教育,讓學生感受到美的享受,在腦海里形成一幅魚戲蓮葉間的美景,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
(二)國學經典教育的教學內容與語文課程相呼應
新版部編版的語文教材增添了不少與國學經典有關的文章,在講解這些文章時,教師可以結合國學經典進行教學,以增加學生對文章的印象,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
例如,在講解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識字(一)”第2課《姓氏歌》時,教師就可以聯系《百家姓》對學生進行講解。下面把我的教學實錄呈現給大家:
生讀書: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他姓什么?他姓張。什么張?弓長張。古月胡,口天吳,雙人徐,言午許。中國姓氏有很多,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諸葛、東方、上官、歐陽……
師:這篇課文講述了什么?
生(王某):講述了中國人的姓。
師:學習完這篇課文,小朋友們能想起什么經典的國學內容?
生(異口同聲):《百家姓》。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真棒!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生齊背《百家姓》)
師(總結):小朋友們背得真好,你們的表現太棒了!請大家記住,讀書學習,要懂得融會貫通,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通過這堂課,學生不僅迅速掌握了課文,還進一步加深了對《百家姓》的理解。
(三)多采用現代信息技術
用國學經典滲透德育屬于隱性教育,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具體、形象的圖片,促使學生對文章的意思有更好的理解。
例如,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識字(二)”第6課《古對今》這節課,在講解這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網上收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各種圖片,制成課件,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播放給學生觀看,讓他們在欣賞美麗的圖片時不知不覺學會課文的內容。
十八大以來,“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思想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在此基礎上興起的國學經典教育,是加強小學生德育的重要手段。俗話說得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對學生滲透國學經典,就能培養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塑造他們的優秀品質。
參考文獻:
[1]秦勤.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經典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1).
[2]陳娜.關于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方式的研究[J].讀與寫(下旬),2016,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