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國剛
教學目標:
1、感受“娘倆”的“好好兒活”;
2、探究“我倆”的“好好兒活”;
3、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
教學重點:學生在讀文中感悟母愛的偉大。
教學難點: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感悟文章的內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件出示:“萬物都將從繁華走向衰敗”——“秋風掃落葉”——“秋菊潑灑開放”的景象。
2、展示課件問學生:你們看到了什么想說什么?
3、師:秋是一個感傷的季節,在這個季節里,萬物都將從繁華走向衰敗,從燦爛走向蒼白??墒?,剛才我們也都提到了菊花正潑灑開放,多漂亮啊!對一對命運多舛的母子來說,菊花,又意味著什么呢?(秋天,兒子非常思念母親——板書課題:秋天的懷念)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自我檢查一下自己的讀書水平,看看自己的讀書到了哪一個臺階(顯示:正確——流利——有感情)呆會兒咱們談談自己的初步印象!
二、新課:感受娘倆的好好兒活
1、全班交流:
現在我和同學們都一樣,很想聽聽你們各自的最初印象,說說吧……
(可能出現或結合回答有意引導:)
生:我讀到了母愛的力量。
生:它讓作者重新振作起來。
生:我看到了史鐵生的七年不是空白的,他懂得了要好好地活著。
……
2、師導:
師:他不但看到了母愛,還看到了母愛的力量。母愛的力量使他從絕望的深淵中走了出來,他決定要堅強地活!你們抓住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兩樣東西,一個是愛,一個是生命。(板書:愛)
三、細品課文,再次感受娘倆的好好兒活
1、找、劃課文中使你最受感動的句子。
師:“生命”和“愛”這兩樣字眼,在我們的文章中體現得非常明顯。實際上,真正優秀的文學作品,無不滲透著作者對愛,對生命的深切的理解和感悟。令我驚訝的是,你們只初略地讀罷課文,就能夠抓住了。如果大家再細細讀讀,我想同學們一定能更快地抓?。壕烤故悄男┪淖帧⒛男⑹錾钌畹卮騽恿四悖鼓惝a生了這樣深刻的感受?請你再到文章的字里行間去找一找,劃一劃,過一會兒我們來交流。
2、默讀,進行圈劃;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共同品味,依學生情況適時進行調整。
的確,這篇文章感動人的地方許多,我讀了許多遍,總是被感動,曾經不止一次地落淚。你們誰來讀讀,把最打動你的一處說一說?
可能出現情況,隨機顯示學生所讀片斷:
預設: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后,她侍養的那些花都死了?!安?,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么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史鐵生感到非常絕望:雙腿癱瘓后,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收音機里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
師:從這些地方,你體會到了什么?
史鐵生對生活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也很絕望。我們非常理解他。一個21歲的小伙子,他不能跑,不能去做自己想坐的事情。母親看到兒子這個模樣,心情怎么樣?
預設:讀第二次看花并出示課件:“書上圖配樂窗外樹葉飄落”
出示片段: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刷刷拉拉”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彼俱驳哪樕犀F出央求般的神色。
窗外“刷刷拉拉”飄落的葉子就象征著作者的心情,作者非常絕望,母親希望他能出去散散心,看看堅強的菊花,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
四、小組交流,合作扮演他們娘倆。
相信你會有更深的感受。她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的描述體會到了作者的心情,體會到了母親的希望。母親說,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的神色,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的神色,……同學們,請你想象一下母親憔悴的臉上現出的央求般的神色背后的心理話是什么?……
五、探究我倆的好好兒活
1、師生共讀:母親就這樣悄悄地去了,她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鄰居們——(領學生讀)(出示:我那有病的兒子……)
2、同位互說或就近的同學說:多少年過去,兒子終于明白母親那句沒有說完的話,省略號里沒有說完的話究竟是什么?(好好兒活)所以課文最后一句才說?——我倆在……
3、再次出示課件:“萬物都將從繁華走向衰敗”——“秋風掃落葉”——“秋菊潑灑開放”的景象;加上妹妹和我看菊花的圖片;出示課文最后一段文字“又是秋天……好好兒活……”
師:母親去世7年后,作者寫了這篇文章,結尾就落在這里:要好好兒活。作者究竟怎樣好好兒活?一起讀讀描寫菊花的句子。(結合這段話,小組合作討論,也可以自己思考,他們究竟懂得了怎樣好好兒活……)
六、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
1、簡介作者,再次體會作者情感。
母親的好好兒活,讓史鐵生找到了另一種生命的延展。課文的作者,他叫史鐵生,今年55歲,21歲的時候,突然的重病使他高位截癱。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親也去世了,正是最圣潔、最無私、偉大的母愛,讓讓兒子堅強在面對生活,于1979年起,發表了多篇小說,其中還有兩篇小說獲得了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F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這么多年來,兒子一直用文字表達對母親的感受,這樣一位無私的、偉大的母親,作為兒子怎能不思念她呢?
2、想象: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會說些什么呢?
3、——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究竟該怎么辦?“好好兒活”這句話沉淀在你心中的思考是什么?
七、小結:有人說,讀史鐵生的作品,不同的讀者可以有不同的感受:機智者讀到了從容,富貴者讀到了博愛,貧賤者讀到了高貴,浮躁者讀到了安寧,平庸者讀到了智慧。希望同學們能得到所有……
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