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銘
摘 要:根據習得理論來大膽推論,小學階段所習得的體育教育理念不僅影響著其后小學階段的體育鍛煉理念,更深層地影響著其體育習慣的養成。因此,反觀我們現階段的小學體育教育現狀,積極尋找出問題存在的根源,積極創建小學體育課堂高效機制,對于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乃至整個體育教育無疑都是具有重要的探究價值。
關鍵詞:小學 體育課堂 高效機制 創建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b)-0200-02
小學教育的目標就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我國小學體育教學廣泛存在的教育問題常年來筆者雖有一定的認識,但由于缺乏一線教學實踐,一直均處于隔靴搔癢的一種狀態。這次有幸到小學掛職鍛煉,經過幾個月的一線教學實踐,筆者對我國現階段的小學體育存在的普遍問題有了一定的理性認識。基于掛職小學體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當前我國小學體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各級體育工作者對小學體育的重要意義缺乏正確認知,教師自身素質相對欠缺和課堂效率不高這三個主要問題,若不盡快建立小學體育課堂運行高效機制根除以上三個主要問題,否則會繼續嚴重影響小學生的體育興趣的培養和體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
1 掛職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1)各級小學體育教育工作者對小學體育價值缺乏正確認知,影響其一系列教學組織行為。
意識決定行為,正確的認知能夠產生出積極的行動效果。近十年以來,我國小學無論從軟硬件建設還是課改上都有了質的提高,但小學生體質并沒有如我們期待的那樣發展,反而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反觀我國廣大小學體育教育現狀,之所以出現如此巨大的反差主要根源還在于意識,特別是各級小學體育教育工作者對小學體育價值缺乏正確認知,已經影響到其教學積極性,主要表現在:一是體育教師的組織能力嚴重欠缺,體育課堂缺乏靈活、有效的教學方式;二是披著“快樂教學”的外衣,小學體育教學的實質是教師惰性教學,課堂教學缺乏有效性。小學生是我國教學體系中心智最為稚嫩的群體,這個階段的學生對事物嚴重缺乏判斷力和社會經驗,低年級幾乎所有的體育活動必須在老師的組織下才能進行,即便到了高年級,學生仍然處于命令執行狀態,因此對于教師是高度依賴和信任的。由于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對小學體育缺乏正確認知,才會導致一系列問題。
(2)不注重學生體育鍛煉興趣的引導與培養,缺乏有效的評價激勵機制。
興趣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源泉,任何教學活動必須要圍繞學生興趣的激發而開展,但是從筆者所收集到的信息來看,我國廣大小學現階段的體育教學并不注重生體育鍛煉興趣的引導與培養,缺乏有效的評價激勵機制。廣大體育教師的年齡普遍在40歲左右,由于年齡差距過大,且體育教師缺乏主動了解孩子性格的動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少有老師主動創新自己的教學內容和多樣化組織形式等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參與興趣的相關活動。由于小學階段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時間整體跨度比較大,學生自身的身體發育、心理特征和認知能力每年都有著明顯的變化,因此對于教師的教學內容和組織形式每個年級的學生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相對于體育活動更關注教具的使用和教師的態度,他們在體育學習過程中能否主動提升自身各項體育能力以及體育素養,就要看對體育老師是否有興趣而參與進來。另外,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課堂表揚遠勝過學期末評價,而高年級學生更注重學期末評價。根據小學體育教師常用的評價手段來看,體育教師更傾向于期末評價,在平時很少對學生進行課堂表揚,白白錯過充分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的時機。
(3)廣大小學并不注重培養小學生的體育自主鍛煉意識,課堂延伸度不夠。
不少小學的常規體育課每周只有1節,個別執行較好的學校會設置2節。不少學校在3點半課后設置了校外活動內容,特別是經濟條件好的學校甚至還設置了體育專項活動。但根據實際執行的真實情況來看,校外活動并沒有真正執行起來,相關體育教師并沒有積極進行組織,學生仍處于放任自流狀態。由此可以推斷,我國廣大小學并不注重培養小學生的體育自主鍛煉意識,并不能積極利用好課外活動這樣寶貴的課后時間積極安排學生參與到相關體育鍛煉項目中,因此可以說,小學體育課堂的課外延伸度遠遠不夠,嚴重影響了小學體育的斷了效率。
2 小學體育課堂高效機制創建設想
(1)相關教育部門要建立完善的檢查監督機制,不定期幫扶促其建立完善的體育教學體系。
完善建立的教學體系對于學校開展持續性、有效性的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每個學校的生源質量及師資力量略有差異,因此統一執行我國教育部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容易出現“名校吃不飽,差校消化不良”的情況,具體執行教學目標和制定教學內容時各個學校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對教育部出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體系進行變通,制定出更為適用的校本體育課程教學體系。此外,相關教育部門要改變過去對小學體育教學較為放任的態度,要切實建立完善的檢查監督機制,通過這種自上而下嚴格的監督形式促使各學校的相關教學負責人和體育教師對小學體育的重要性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同時,監督機制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制定相關策略,對一些體育教學能力欠缺的學校要開展不定期的幫扶教學活動和聽課監督機制,通過差異化的監督幫扶方式促使各級小學建立完善的體育教學體系和對老師進行相關系統性的培訓,幫助其吃透內容和教學要求,從而敦促其正視其教職崗 位,關注學情,提高教學積極性和課堂效率。
(2) 形成自上而下的小學體育課堂創新機制,及時調整體育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興趣。
教師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手段的選用對于小學生的體育興趣的激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斷深化的課改內容是否能夠執行下去,體育教師自身的素質直接關乎著體育教育目的的實現。由于小學體育教育的特點以及學生自身的情況的特殊性,使得在小學階段,體育課堂成為實施體育教學的唯一途徑。學生興趣的提高與否,學生體育活動的參與度的高低直接受制于教師的課堂組織水平和個人教學特色的影響。在筆者所掛職的學校和走訪的周邊學校實際情況來看,新老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實際課堂創新能力差距極大。因此,在廣大小學形成自上而下的小學體育課堂創新機制,通過機制的形式強制約束力促使體育教師克服惰性教學,真正立足于自身課堂和學生自身,在吃透小學體育教學大綱的同時,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培訓內容和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不斷提升自身的認識水平和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時刻保持一種新鮮感,特別是力所能及地設置一些體育游戲等形式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從而增加學生的參與次數。
3 結語
小學體育開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小學階段的身體素質,更關乎到個人體育鍛煉意識和觀念的培養,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小學體育教育。小學體育課堂作為小學體育執行的唯一途徑,對于過去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要盡快改善,特別是要創建高效的課堂。只有相關教育部門要建立完善的檢查監督機制,不定期幫扶促其建立完善的體育教學體系,幫助各級學校形成自上而下的小學體育課堂創新機制,及時調整體育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興趣才能使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創建成為現實。
參考文獻
[1] 楊娜.小學體育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運動,2017(15):123-124.
[2] 謝志剛.淺談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J].科技創新導報,2010(28):11.
[3] 劉同習.小學體育自制教具運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