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筱莉
摘 要:在新世紀的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已經深度滲透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當中。本文結合筆者的工作實際,闡述了如何靈活的結合移動互聯網和微課教學的方式來對當前高校中的計算機文化基礎公共課教學進行改進。當然在高校里面也不例外,智能手機已經成為高校新生入學必備物品之一。近年來,在李克強總理“提速降費”的政策的指引下。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 微課 計算機文化基礎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5(c)-0199-02
1 便利的互聯網發展下,高校課堂教學出現了問題
隨著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的互聯網插上了移動通信的翅膀,伴隨著各種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飛向了千家萬戶。當前,移動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當中,當然在高校里面也不例外,智能手機已經成為高校新生入學必備物品之一。近年來,在李克強總理“提速降費”的政策的指引下,移動運營商們也紛紛推出各種越來越優惠的上網套餐,尤其是各運營商紛紛推出了各種不限流量套餐之后,手機流量資費這一限制大家使用移動互聯網的瓶頸問題也不復存在了。
但是,過于便利的移動互聯網和各種強大的智能手機終端造就了各種沉迷于手機和移動網絡的“低頭族”,尤其在校園內,低著頭刷手機的同學們隨處可見,甚至這些低頭族們偷偷把手機帶到課堂上來,造成了手機和老師“爭奪”學生的局面。
2 在高校計算機基礎公共課中引入微課
為了應對“手機和老師爭奪學生”的問題,有的學校出臺了很多限制手機進入教室的政策,如上課前收繳手機等,但是收效甚微,有些同學準備了兩部甚至三部手機,用來應付上課前的手機收繳。顯然,“堵”的方法是治標不治本的。那么,如何才能徹底的解決這一問題呢?既然很難把手機堵在課堂外面,那就不如干脆把手機放進來,讓它成為老師們教學的幫手。如何讓手機和移動互聯網在課堂上發揮作用呢?在我們的計算機文化基礎公共課中我嘗試引入了微課和手機APP相結合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一般所說的微課(Microlecture),是指以具體的知識點或教學環節為核心,使用多媒體技術,以微視頻等方式記錄下來的教學活動過程。微課除了課堂教學微視頻以外,還包括相關的教學設計、教學素材、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微課形象生動、主題突出、目標明確而且又短小精悍。由于微課的主要載體為5~8min時長的微視頻,所以微課很適合通過移動互聯網來傳輸和分享。這樣,我們設法引入微課教學的機制,將微課內容通過移動互聯網傳輸,在學生們的智能手機作為終端展現出來,然后學生通過手機觀看微課視頻并通過手機和老師進行交互,完成反饋、測試、點評等其他教學環節,讓智能手機參與到整個教學環節中來,這樣手機就從老師的“敵人”變成了老師的“戰友”。
要開展基于移動互聯網絡的在課堂上使用的微課教學,首先需要對微課內容的主題進行選擇。由于微課是圍繞具體的知識點和具體的教學環節的,因此,我們首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用來制作微課的知識點。微課是面向“點”而不是面向“面”的,所以,我們要選擇既是關鍵點,又是重點、難點,同學們學習起來比較吃力的內容來制作微課教學視頻。例如Word的郵件合并、Excel的公式和函數部分等等就很適合制作微課進行教學。
3 通過手機APP分享微課資源
微課視頻制作完成后,即可在課堂上使用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選擇了騰訊QQ手機APP來分享微課視頻。課前,我們首先確定好本節課需要用微課講解的知識點,然后把這些知識點對應的微課視頻放到班級QQ群的文件共享里面,學生們可以在課前通過手機QQ直接瀏覽群文件當中的微課視頻來預習本節課程的關鍵點。上課后,老師首先對本堂課的整體內容做一個“面”上的講解,然后,針對其中的關鍵點、重點和難點這些具體在“點”的內容,學生則通過微課視頻,按步驟的進行實際操作練習。此時,不同的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來控制微課的播放進度,按需學習,邊學邊做。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答疑解惑,如果發現有普遍共性的問題,也可以暫停學生們對微課視頻的學習然后統一進行講解。
例如,在講解電子表格系統時,我們把整個章節中的重點的上機操作項目分解成若干小任務,然后把這些任務分別制作成微課,并整理上傳到班級QQ群的群文件共享里面。課堂上,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智能手機觀看微課,并按照微課上的步驟進行上機實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對知識點掌握的程度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差異來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這樣,可以體現因材施教、個性學習以及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使各位同學均可按照自己的方式順利的完成教學過程,掌握相應的知識技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在課程的交互和評價環節,我們也是借助手機和移動互聯網來完成的。在QQ群面板打開“設置”按鈕后,在彈出的窗口里面點“設置”,然后在“聊天面板”項中點選“作業”單選框,即可在我們的班級QQ群中開啟群作業功能。在QQ群作業界面下,老師可以布置純文字問答型的作業,也可以上傳作業所需的文檔圖片等素材供學生們下載。學生們可以直接在線提交文字答案,也可以把給定的作業素材做相應的編輯和處理后在群作業界面下上傳給老師。這樣,課堂上的問答環節和需要布置給學生們通過上機操作完成的作業內容,都可以通過QQ群作業功能布置并下發給學生們。學生們在課堂上通過手機QQ就可以直接看到老師的提問,并可以通過手機在線并提交自己的答案。如果是需要進行實際上機操作的Office軟件操作類作業練習,則可以通過電腦版QQ下載老師提供的作業素材,并在電腦上完成作業要求的操作,然后將操作完成的文檔通過QQ群作業提交給老師。老師可以在群作業界面上實時看到學生們作業完成的進度。學生們提交作業后,老師可以在群消息上看到相應提示,點擊“查看”即可看到同學們的回答或者同學們提交上來的相關文檔,也可在群作業界面下點擊“檢查作業”來查看學生們提交上來的作業。在作業查看界面下,老師可以直接對作業進行批閱和點評,批閱完畢后,學生在群消息界面下即可看到老師批閱的結果和反饋。此外,我們也可以使用QQ群的匿名討論或者群投票等功能和學生們進行互動,從而完成整個課堂交互環節。
在使用QQ群作業時,老師也可以在作業布置的界面上時限定學生們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然后學生把作業提交上來,老師批閱并按照標準進行打分,這樣即可完成課程的測試和評價環節。
總之,移動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極大的方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弊端。因噎廢食固然是錯誤的,那么,如何在高校的課堂里揚其長而避其短,則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要考慮的問題。我們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與探索來進一步完善各種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新的教學模式,以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全麗莉.微課程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14(12):169-172.
[2] 李宏濱,劉耀恕.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探討[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2):67-68.
[3] 姚威,肖安慶,李通風.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問題與出路[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1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