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福
摘 要:開放式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數學教學過程中來,同時也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以及數學建模意識,可以全面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控制開放式教學內容選擇、情境引入、教學互動、實踐與考評等教學步驟來實現對開放式教學模式的管理與創新,進而提升開放式教學法的教學指導性與高效性,實現初中數學教學過程與學生之間的有效聯動,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綜合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開放式教學法;教學管理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入開放式數學教學模式,不僅需要教師加強對教學情境的設計與創新,增強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與互動性;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效果,靈活調整數學教學內容以及教學互動模式。因此教師應該做好教學設計工作、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教學問
題,設計數學教學節奏;同時教師還需要立足于學生訴求來定義數學教學模式,實現學生主體下的數學教學聯動,增強教學針對性與有效性。
一、做好開放式教學的教學準備工作,提升教師的教學管理能力
1.選擇適合開放式教學的教學內容,做好相應的教學準備
工作
開放式教學需要思維性與多樣性的數學教學內容,因此教師需要將初中數學教學內容進行細節性梳理,將其中適合用來組織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選擇出來,并在此基礎上做好教學準備工作。一方面搜集更加豐富多樣的教學輔助資料,并強化教學資源的有用性與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劃分高效的學生學習小組,將開放式教學模式與研討式教學形式結合起來,提高開放式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效率。
2.立足于開放式教學模式來構建多樣化教學形式,豐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
教師在組織開放式教學模式時還必須要盡可能地融入多元化的數學教學形式,并在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構建更加靈活的數學教學模式,豐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比如,教師可以在開放式教學情境中融入游戲教學法、搶答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將其主要的教學組織思路與開放式教學模式整合起來,激發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性與趣味性,進而全面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綜合質量。
二、創新開放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與積
極性
1.設計好開放式教學問題,構建起問題導向型的數學教學
模式
開放式教學形式需要充分結合問題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積極思考、主動思維,如此才能更好地控制開放式教學情境的節奏與側重點。比如,在進行《數據的波動程度》的教學時,教師在給出一組數據之后可以設計一個如該組數據的平均值、中值、最大值與最小值是什么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思維與計算來完成該問題的思考與解決,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數學核心知識點與認知思維方式,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2.巧用游戲教學法來架構開放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游戲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尤其是可以增強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與互動性,活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氣氛。比如在進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五組題目,讓學生自由分組來進行游戲比賽,教師通過計算時間以及準確率來判斷哪一組學生獲勝,通過如此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來提升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率與積極性,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的趣味化與高效率。
3.善用生活情境來引入開放式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數學抽象與建模能力
初中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系,因此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積極融入生活情境,以實際問題來提升學生的數學分析、抽象、建模能力,全面優化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比如,在進行《用列舉法求概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擲兩個色子求和的數學問題來架構數學教學情境,通過學生能夠精準掌握的數學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對該知識點進行分析性學習,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數學抽象能力。
4.做好學生的學情管理工作,積極引導學生融入數學教學情境中來
學生基本學習情況是做好初中數學教學管理的關鍵,也是創新數學教學模式以及調整數學教學側重點的基礎,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全面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實際情況,了解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數學學習困境,并針對大多數學生的共同問題開展鞏固性教學工作,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差異來開展輔導性教學工作,幫助每一個學生最大可能地掌握初中數學知識點與數學方法。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入開放式數學教學法,不僅需要教師具備更強的數學教學管理能力與教學設計能力,將開放式教學法與多元化教學形式整合起來,還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側重地進行數學教學創新與調整,為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訴求,組織差異化數學教學情境,進而全面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與針對性,優化初中數學教學綜合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瑾.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7(51):130.
[2]楊彥丹.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