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進
摘 要: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正在不斷推進,初中地理教師應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運用有效的生活化策略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學習地理的難度不斷下降,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升,這有利于學生今后的進步與發展,也會帶動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持續加快。生活化的地理課堂,學生主動學習興趣會十分濃郁,教師教學負擔隨之減輕,更好地貫徹了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理念,使學生學會掌握已有知識,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迎來地理教學工作更加輝煌的明天。針對初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學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研究;分析
生活化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思想,也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教學模式。構建生活化的地理課堂,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望,誘導學生主動投身于知識的海洋,深入理解基礎知識,掌握多種學習方法,對重點、難點、關鍵點知識進行吸收,潛移默化中實現學科素養與學習能力的綜合發展目標。教師提出生活問題考查學生的理解情況,判定學生的實踐能力,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優化設計活動方案,借助媒體技術開闊學生想象空間,這是新課程改革的根本要求,也是提升地理教學實效性的關鍵所在,更是體現以生為本核心價值的必要前提。筆者認為,初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學應從以下方面開展。
一、創設有效情境,實現地理生活化
初中地理教師要嘗試著利用生活化策略,創設符合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有效情境,借此使新課改的成效事半功倍[1]。融入生活元素,情境輔助教學,將地理教材與學生生活真正地聯系起來,既能夠解決更多的難點問題,又可以鍛煉學生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在具體環節中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分配后面的教學內容。緊緊抓住生活問題,找出它們與地理教材存在的某些關聯,有意識地滲透生活化理念,為學生開拓更廣闊的進步空間,這對學生認知水平、理解能力的強化提升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吃透教材后選取教學工具創設生活情境,很好地刺激著學生的興奮點,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并讓課堂教學效率取得一定提升。比如,為了讓學生了解《天氣和氣候》相關知識,我會要求學生觀看天氣預報節目,在觀看中思考“天氣的變化有什么規律?”“我們生活的地方是哪種氣候?”“天氣的變化,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什么影響?”學生養成了每天觀看天氣預報的好習慣,通過課前的自主預習和課堂的情境體驗,對“天氣”“氣候”知識有了不同認識,再次記憶天氣符號、氣候特征就非常容易了。
二、挖掘教學資源,實現地理生活化
一名優秀的地理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調整課堂的教學方向,遵循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探索生活元素,明確教學計劃。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合理地組織課堂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的創新力與想象力,學生有機會、有途徑全面地發展自我,彰顯人生的最高價值,生活化教學意義將會發揮得淋漓盡致[2]。比如,教學《中國的自然資源》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一些自然資源資料,然后結合學生的理解,運用專業語言概述自然資源的分類(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提出相關問題,要求學生思考:“如何解決淡水資源緊缺問題?說出你的想法。”“如何改善土地資源利用率較低的現狀,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雖然我國的海洋資源豐富,但是在發展水產業時仍需注意哪些問題?”這些問題都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潛在關聯,因此會大大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產生進一步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學生積極思考中提供指導,學生掌握本節知識點就會更加牢固。
三、加強實踐指導,實現地理生活化
初中地理的生活實踐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將教學、指導、實踐統一結合在一起,給予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學會實踐、勇于實踐,從實踐中了解地理學科魅力,掌握多種學習方法,鍛煉自身動手能力,學生不但不會抵觸學習,還會真正喜歡地理、愛上學習,擁有持久動力迎接未來社會的各項機遇和挑戰[3]。在地理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親身經歷、體驗。啟發他們的主動學習意識,比教師的灌輸式指導更受學生的歡迎。初中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參與實踐活動,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有助于地理教學工作走向更大成功,加快時代教育的創新步伐。比如,教師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要求學生把自己暑期游玩的照片分享出來,其余同學在地圖上尋找照片相應的位置;說出一個最想去的地方,根據所學知識合理規劃一條路線,了解景點信息,找出景點特色,相互交流意見,協同合作進步。這一互動過程體現著地理知識的實用性,讓學生明白了“地理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的道理[4]。另外,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習慣。比如,通過制作手抄報、論文、課件,讓學生參與簡單的動手活動,完成之后給予學生物質或精神獎勵,繼而形成良好的互動氛圍,樹立學生的自學信心。
總之,初中地理教師必須應用生活化策略進行有效情境的創設、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任務的規劃,結合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布置探究任務,讓地理真正的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地理課堂的生活化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深入貫徹與落實素質教育理念,達成新課程改革的理想成果。
參考文獻:
[1]宋效民.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的興趣培養[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6):35-36.
[2]袁佳敏.淺談多媒體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1):74.
[3]魏云燕.淺議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6(22):180-181.
[4]徐淑宏.新課程下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