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蓉
摘要:新課標指出,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主動思考,使學生“被動聽課”為“主動學習”,這就要求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創新教學手段,積極營造活躍課堂的環境,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本文著力探究如何強化教育創新、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育創新;學習興趣;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5-0062-01
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當今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那么,怎樣才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其中,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是關鍵。
1.樹立良好形象,增進師生感情
學生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樂其道,才能積極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提高學習興趣。教學經驗表明,師生關系與教學效果成正比,師生關系越融洽,教學質量越容易提高。
1.1 注重內外結合,縮短師生距離。一個教師品質過硬,待人真誠,幽默風趣,擁有為人師表、以德立身的良好形象,學生就會被他深深吸引,產生親切感,從而對學生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教育學生上課不遲到,預備鈴一響,教師則應提前進教室等待上課,不因私事中途離開教室;教育學生上課不打瞌睡,教師則應以飽滿的精神狀態為學生上好每一節課,等等。這些看似小事,實則細微之處樹形象做表率。教師還應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以成績論好壞,耐心細致地為學生做好每一件簡單而平凡的事情。
1.2 主動關心學生,博得學生信任。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懂得愛,也需要愛。教育家夏丐尊曾說:“教育之不能沒有愛,猶如池塘之不能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對學生表現出熱情和關心,學習上多為他們解惑釋疑,生活上多對他們噓寒問暖,做到用師愛的溫情融化學生的心靈。比如,對自卑的學生,要多開展家訪,切實了解其困難和問題,力所能及給予幫助。這樣才能博得學生信任,增進師生感情。
1.3 加強交流溝通,貼近學生心靈。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師生溝通交流對學生影響較大,能幫助教師進一步走近學生心靈。比如,有的學生自尊心和逆反心強,有的學生害怕吃苦、害怕困難。作為教師,一方面要理解和尊重他們,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另一方面要加強同他們的溝通交流。對不愿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要多講道理,不能一味地批評指責。教師還應“俯下身子”,以真誠之心與學生溝通交流,以寬容博大的胸懷包容學生成長中的錯誤,獲得學生的信賴,從而深化師生關系。
2.注重授課方式,激發學習興趣
前蘇聯教育家斯卡特金認為教學效果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應從授課方式著手,采取多種措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1 微笑授課,讓課堂充滿溫暖。每一個微笑都是一個愛的音符。微笑授課,既簡單易行,又行之有效。據調查了解,在各中小學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師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現象,部分教師上課總是擺著一副“苦瓜臉”,無形當中讓學生承受外來壓力,容易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微笑面對學生,其實是教師自信的表現,以自己人格魅力征服學生,從而讓學生自覺認真學習。
2.2 幽默講解,讓教學有吸引力。語言是最普通、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學手段,教學語言的隨意性與教學語言的技巧性的作用必然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教學效果。實踐證明,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達到“愛屋及烏”的效應。在小學語文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雙關語、反語、故事、夸張、比喻、歇后語等進行教學,讓學生和自己一起獲得精神上的愉悅。
2.3 課堂鼓勵,讓學生更加自信。成功教育理論認為:每一位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成功的愿望,教師的任務就是要激勵學生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潛能。通俗地講,就是教師在給予學習評價時,要多鼓勵、少批評。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你在任何時候也不能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請記住: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為此,教師在對學生作業進行評價時,要學會欣賞,善于找出學生的優點與進步,并加以肯定評價,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潛能。
3.創設教學情景,打造樂學環境
要善于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注重打造樂學環境,可以有效解決學生厭學問題。
3.1 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樂于在玩中學,在動中求知,在愉悅中索取。例如,對《桂林山水》一文教學時,可以結合漓江山水為學生創設一幅美麗的畫卷,讓其“身臨其境”,學在樂中,使課文思想感情與學生思維活動結合起來。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觀察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起到美感教育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
3.2 游戲式教學。活潑多樣的游戲、競賽活動,能夠讓學生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歡快激烈的氛圍中,動腦、動口、動手,以趣促思,發展多種能力。小學語文教學具有形象性、情境性、情感性強的特點,與游戲有明顯的內在關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學生心理特點開展多種游戲教學。比如,在語文漢字教學中,可以制作很多漂亮的卡片,在卡片上寫上重難點漢字,卡片背后寫上獎品名稱,依次讓學生認字、組詞,順利過關的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品。這種游戲形式可以讓傳統枯燥的教學模式變得更生動有趣,學生也更容易愛上學習、記住知識。
3.3 講故事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對很多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和想象,故事就是生活中的影子,如果在課堂上運用故事教學,會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和促進作用。比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詳細講解課文的背景、和故事情景,帶動學生進入情景,體會課文內涵。這種方式,不管是形式還是內容,都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能拓寬學習內容,避免課堂的枯燥乏味,真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