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
摘要: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學是學生學習發展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學習習慣
普德曼曾說過:“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獲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獲一個命運。”因此,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內部學習動力的形成,更能讓學生受益終身。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針對小學生年齡特點,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方方面面,比如預習習慣、自主學習習慣、閱讀習慣、寫作習慣等等。所以,我們要注意在日常教學中從細節入手,讓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持之以恒,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
課前預習可以讓學生提前對學習內容有所了解,有效的課前預習更能幫助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快速掌握所學內容,促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傳統語文教學中,老師也會每天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但是效果并不明顯。所以,我們要采取有效措施,正確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明確預習任務,知道怎么預習,從而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比如,在教學一篇課文時,我會提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一是讓他們在預習課文時找出自己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然后通過查閱詞典自己先解決一部分,不能解決的做標記,留到課堂上小組討論或者請教老師。二是閱讀課文,對文章的主旨大意要有初步了解,對于不理解的段落和句子,在課堂上提出質疑,然后和同學合作解決,或者由老師進行講解。三是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我會提前根據課文內容給學生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自己在預習時找出答案。對自己沒有解決的問題,集中在課堂上提出,并討論解決。這樣帶有任務的預習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明確預習方向和目的,幫助學生提高預習效率,減少學生預習的無效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每天堅持這樣的預習訓練,有助于促進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的養成。
二、培養學生勤于動筆的良好習慣
現在很多學生都有眼高手低的不良習慣,上課也是只聽課不動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獲取的信息量在不斷增加,而我們大腦的記憶儲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很多時候不及時做筆記,過了那段時間,就完全忘記了。對于小學生更是如此,所以我們要讓學生及時記錄自己的所看、所聽、所感、所想,逐步培養學生勤于動筆的良好習慣,而且可以為以后的語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我們一方面可以通過讓學生寫日記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養成勤動筆的好習慣。日記是一個人生活和情感的文字記錄。因此在教學中,我不會要求學生固定寫什么話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個人愛好來決定自己日記的內容,可以敘述自己的一天,可以表達自己的心情,可以是讀書隨筆,也可以是景色描寫等等。唯一的要求就是堅持每天寫日記,長短不論,但要認真寫且不能中斷。持之以恒,學生必會從中有所收獲,有所感悟,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精神意志。另一方面讓學生在閱讀中養成勤動筆的好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我會讓學生隨時準備筆和本,在學習課文和進行課外閱讀時,引導學生注重積累,及時將課本和課外書籍中的好詞好句、精彩段落或者自己的感想及時記錄下來,培養學生隨手記筆記的好習慣,幫助學生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書是知識的海洋。閱讀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高個人修養。所以,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可以從兩方面來開展。首先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愛閱讀。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選擇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書籍,比如童話故事、寓言故事、中外名著等,讓學生想讀書,喜歡讀書。第二就是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學會并善于使用工具書解決閱讀中遇到的生字、生詞,學會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體會文章的意思,學會獨立解決問題。同時,要注重學生的閱讀積累,讓學生隨時積累文章中的精彩語句,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總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但是好習慣的培養在于長期的堅持和訓練,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將良好的學習習慣融入日常教學中,潛移默化,有效引導,逐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李紅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29):88-89.
[2]王憲敏.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學周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