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慧
摘要:語文科目貫穿學生學習生涯的始終,即使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又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但語文科目的教學問題也是我國教育的一個重點問題,尤其是時代的發展下,我國教育對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學究竟應該怎樣提高其實效性成為了語文教師研究的重點。我認為,語文教學的重點除了教材教學之外,更要注重幫助學生去實際的運用語言文字。所以本文我也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思考,對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出意見。
關鍵詞:語文教學;培養;語言文字;運用
俗話說“學以致用”,知識是否學到位的檢測標準是學生是否能夠將所學的語文知識真正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尤其是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新課改明確提出,語文教師要側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逐漸取代傳統教學中死記硬背,讓學生真正的掌握所學語文知識。之所以強調語文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原因分析
首先加強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與我國時代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相符合的,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在社會、國家的工作交流中,任何一項活動都離不開語言文字,所以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是檢測人才的一項重要標準。
其次,從語文科目而言,加強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要求,是我國語文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很多語文教師都會過分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從而出現了“分高能低”的現象,學生雖然能夠掌握知識,卻不能應用知識,導致語文教學課堂效率低下,所以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運用教學能夠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此外,從學生個人發展而言,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是學生的一項必備的基礎能力。它在生活中、學習中、未來工作中都需要學生去巧妙運用,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能夠提高學生的個人綜合能力,對學生的未來成長和發展都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二、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既然語文教學與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具有很大的關聯性,而且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當代語文教師必須注重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我也將為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出一些建議。
1.改變教學觀念,確立不同階段的教學任務
教師要想實現語文教學的教學現狀,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嫩很給力首先就要轉變教學觀念,將語文教學放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首位。語文教師要摒棄傳統教學法中應試教育所存在的一些弊端,要注重探索語言文字應用教學的新思路,從而為學生創設一個充分學習的課堂。教師要確定不同階段的教學任務,從字、詞、到句、篇再到作者的情感,不能一下子上來就想讓學生去理解文字意思,能夠巧妙應用。所以教師應該確立不同階段的教學任務,系統化、綜合性的進行語言文字運用教學。
2.結合教學教材,采用情境教學法教學
語文教材有很多問題,散文、詩歌、小說等,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文體讓學生在學習語文教材知識的同時理解語言文字,并且能夠應用語言文字。我認為情境教學法就非常適合語言文字的教學,因為學生能夠在假設的情境中體會到每個語言文字存在的意義,能夠真正的理解語言文字,從而靈活地運用語言文字。而情境教學法的最大的表現形式就是在于情景模擬,讓學生去親身體驗,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教材來進行教學設計。如在五年級的《白楊》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進行扮演,分別扮演“爸爸”、“妹妹”、“哥哥”等,并且讓每個小組都分角色進行扮演,老師進行小組抽查表演。這樣能夠讓學生在情景模擬下,理爸爸的話,讀出白楊屹然挺立的形象,讓學生對白楊樹生出一股敬意。這也能夠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模擬運用,來對文字所表達的意思深刻理解,從而熟練掌握一些語言文字,能夠更好的應用。
3.開設語文活動,給學生以運用語言文字的舞臺
語文教師也要為學生多開設一些語文活動,讓學生能夠有機會去“說”,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應用語言文字。如一些小比賽,朗誦比賽、講故事大賽等。再如一些“小小主持人”培養活動,“小小播音員”培養活動等,都能夠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巧妙運用語言文字,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已經成為了評定人才能力的一項重要標準,語文教師更要抓住語文科目的特點,在語文教學中積極創新,努力改變,以在語文教學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新;高中語文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語言文字教學研究[D];揚州大學;2017年05月01日
[2]孫維奇;語文教學應中使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訓練[J];中學語文;2011年06期
[3]王樂;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練習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6年11期
[4]林濤;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