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玉
包頭市和平中學本著“為每一位學生的精彩人生奠基,為每一位教師的職業幸福搭臺”的辦學理念,文化立校,特色強校,把“德育課程體系”作為抓手,從長遠的、終身的、全面的、協調的立場出發,實施教育行為,營造和諧教育,助力學生幸福成長。
課程是開展德育工作的有效載體。和平中學在構建課程體系的同時,注重德育課程體系的特色建構,使學校德育融入課程化載體,用大課程觀落實大德育觀,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效融入學校課程體系,探索出了一條德育校本課程開發的有效路徑,形成了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一、構建德育課程體系,閃耀智慧的火花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好的教育應該考慮到三十年后中國和世界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以及眼前這些孩子未來該走怎樣的路。如此,課程的規范性與實施的個性化,切實體現在和平中學“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特色化”的生動實踐中。
1.德育導師課程,助青春成長。為改變“以管代教”的德育現狀,學校建立了德育導師制。以“每位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全員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模式。師生雙向選擇,老師從傳統角色中退出來,每人帶領十五名左右學生,亦師亦友,關注學生成長中的困惑,成為其青春規劃師、生涯規劃師、心理疏導師、學業指導師,真正實現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天職。德育導師課納入課程表每周研課,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方案,改變教師只會說教及只管理不會引導教育的局面。
2.校本課程,促個性發展。為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校本課程的設置上,學校圍繞人文素養、科學素養、邏輯思維、藝術、身心健康、學習生活技能、文化活動與專題教育、綜合實踐八大體系,設計了國學、書法、圍棋博弈、思維導圖、文學鑒賞、辯論與口才、攝影攝像、話劇藝術、軍事國防等28種課程,學生自主選修,教師一專多能,既能上好自己的專業課程,又能根據自己的愛好專長開展校本課程。
3.走班選課,展因材施教。本著讓學生自主選擇的原則,學校在德育導師課、校本課程、體育課程、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學科中推行“走班選課”的教學模式,滿足學生的多元選擇。菜單化的課程體系保證了課程的彈性和選擇性,為學生綜合素質、個性特長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平臺,也為適應高考3+6選3的改革做了培養、訓練等準備工作,讓學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發展潛能。
二、文化潤澤德育陣地,彌散人性的芬芳
和平中學位于城鄉結合部,受生源影響,學生膽量小、見識少。為此,學校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平臺,增長見識,鍛煉膽識。學校開設了10個開放區域、28個興趣小組,為德育課程提供陣地,拓寬德育渠道,增強德育效果。
——“和中書院”:把圖書搬到走廊,方便師生隨時閱讀。
——“愛琴海”:在教學樓里擺放鋼琴、古箏、吉他等樂器,讓學生自由體驗。
——“連通園”:很多學生家里沒有電腦,學校把電腦擺在走廊,方便學生上網查閱資料。
——“水墨齋”:展示學生優秀手工和美術作品,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動感地帶”:擺放呼啦圈、滑板、輪滑鞋等健身器材,讓學生想動就動。
——“棋牌苑”:擺放象棋、圍棋、五子棋,讓學生自由對弈。
……
學校成立了書法、美術、輪滑、生物、科技、圍棋等興趣小組,以非智力因素促進智力因素的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其中科技小組和生物小組成績斐然。創客教室里機器人操控、綠色能源汽車項目深受學生歡迎,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組裝、編程及操控。生物實踐園里,有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設備。菌類培養、無土栽培項目也在內蒙地區小有名氣。在1100平米的種植園里,師生們親自栽種、澆水、施肥、采摘,待到瓜果飄香時,學生體驗著多重收獲的喜悅。
實行“陽光修身四個十分鐘”,保證學生全面發展。即歌聲悠揚十分鐘、強身健體十分鐘、書法練字十分鐘、閱讀多思十分鐘,努力讓學生有健康的體魄、會思考的大腦,有知識的積淀、娟秀的字體,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
三、創新德育課程評價機制,綻放生命的絢爛
傳統的德育評價側重道德認知卻忽視道德踐行,造成知行脫節。評價的內容和方式也多抽象、不具體。和平中學通過“三五八”特色和學分制,構建科學的德育評價機制。
“三”是指“和中三會”,即凡是和平中學畢業的學生,人人都要會讀書、會寫字、會兩項體育技能,使學生掌握這些能讓人受益終身的基本技能。“五”是指五個習慣養成,讓講衛生、勤鍛煉、有禮貌、好讀書、守信用成為習慣。“八”是指“和中八節”,和平中學利用節日契機,整合各種教育活動,展示德育校本課程的成果,達到活動育人的目的。“和中八節”有“快樂讀書節”、“飛揚青年節”、“溫馨親子節”、“畢業感恩節”、“教師風采節”、“活力班主任節”、“陽光健身節”、“科技藝術節”。
評價體系多元化,鼓勵學生“全面+特長”發展。評價記錄學生所有的學習與生活,課堂與課外的表現,在“小組合作”、“分層走班”、“校本課程”、“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形式中,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幸福體驗方面全面考察學生。采用學分制對學生進行量化評估。85分為優秀,不設上限,60分及格,為最低線。低于60分不合格,不合格者需要為同學、班級做好事,多參與集體活動等方式彌補。學分應用于評優評先、學期末的綜合素質評價中,真正做到不唯成績論英雄。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7年中考,學校在包頭市85所初中校中排名第13位,五年內提升了36個位次。學校在德育、科技、文體等方面也百花齊放,收獲了全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內蒙一等獎,“誰是球王”足球爭霸賽全國大區賽第三名、內蒙冠軍,“市長杯”足球賽冠軍。此外,和平中學還被授予“全國學校文化創新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內蒙科技示范校”、“包頭市平安校園”、“包頭市文明校園”、“包頭市特色學校”。
優秀的領航人、先進的辦學理念、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特色化教學改革、體驗式校園環境、厚重的校園文化,匯聚成學校飛速發展的磅礴力量,筑牢了騰飛的翅膀。師生凝心聚力,用智慧和勤奮,為學生一生的精彩筑夢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