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清
摘 要:語文作為我國基礎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情感教育已經在語文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不僅能夠提升教育效果,同時能夠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關鍵詞:新課改 情感教育 語文教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9-0-01
在教育改革的不斷推行下,當前的教育目的已經不僅僅是讓學生能夠積累到豐富的知識,而是要將學生培養成綜合性素質人才。就當前的語文教學情況來看,仍然有很多不可忽視的問題存在,教師要對此給予充分的重視,并加以改善,從而提升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中學語文教學的現存問題
1.學生興趣較低
雖然教育改革在不斷推行,但是在長時間傳統教育的影響下,目前仍有很多中學語文教師在延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上課之前,教師會將上課需要講授的知識點總結出來,上課時直接“灌輸”給學生,學生只需要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即可,在這期間,教師與學生基本上是無交流狀態,更不涉及到情感體驗。課堂氣氛非常沉悶,漸漸的學生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2.學生無法真正理解文中的情感
在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的過程中,學生是按照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在這期間,教師的思路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但是,就目前來講,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注重引導學生對學習的內容進行深層次挖掘。由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嚴重忽視,課堂上無法與教師產生平等交流,教師不了解學生所想,也就“得過且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缺少理解情感的能力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3.學生缺少情感體驗
情感教育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讓學生能夠在思想上與學習內容產生共鳴,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通常會讓學生朗讀本節課將要學習的課文,大概了解文章的意思和內容之后,再由教師進行講解。但是,在朗讀的過程中,通常學生都是用一個聲調讀完全篇內容,或者有的學生干脆“濫竽充數”,不讀或者默讀,學生不“用心”讀,自然不能了解文章中的思想感情[1]。
二、新課改背景下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為了能夠讓學生擁有充足的情感體驗,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圖片、音樂以及故事等,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比如:在講到朱自清《春》的時候,教師可以在上課時,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春天的圖片,并播放一些歡快的音樂,然后讓學生描繪一下,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樣的,待學生回答之后,教師開始正式引入本課主題,為學生范讀課文,在朗讀時,教師要注重語氣、語速、語調,讓學生聽完范讀之后,開始討論作者是從那幾個方面描寫春草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本課主體當中。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不僅能夠讓學生充滿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同時能夠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發展自己的思維,對所學內容進行思考[2]。
2.情感朗讀,讓學生擁有足夠的情感體驗
在所有的語文課文的課后要求中,我們幾乎都可以看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這幾個字。有效的朗讀,能夠讓學生有充分的情感體驗。因此,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教師應當對有感情的朗讀加以重視。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同樣可以利用播放音樂的方式,有助于迅速培養學生的情感。以《五柳先生傳》為例,陶淵明先生寫的這篇文章全文字數不超過兩百,雖然課文短但卻精,全文用著樸實無華的語言,起承轉合的結構,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進行這篇文章講解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漁舟唱晚》,在配樂中,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淡泊名利,不屑于世俗功名的心態,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體驗作者的情感[3]。
3.挖掘教材,引導學生深入文章情感
對于一篇文章而言,文章中的每個字、每個詞、每段話都蘊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教材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教師應當充分的利用教材,對課文進行逐字逐句的講解,深入剖析課文,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賞析課文。以《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為例,表達了詩人從失望、迷茫、困惑中走出來,在此過程中,他忍受著苦難,堅強勇敢的面對困境,樂觀的迎接困難,并堅信自己可以戰勝它們。整篇文章告訴我們,生活中的苦難都是暫時的,只要你心向陽光,充滿著樂觀積極的情緒,終究會戰勝困難。在講授這篇課文時,教師需要充分的把握中文章中的情感,并引導學生體會文章中的情感。尤其是“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座右銘,在人們失意時,喜歡用這句詩來激勵自己。通過這些事,我們也可以深刻的體會到,作者積極樂觀的心態。
4.善用感染,讓學生的情感得以熏陶
用情感熏陶學生,需要教師自己能夠做到善用情感,然后在上課時間,帶領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文章中,讓作者的思想感情對學生的情感產生熏陶。以朱自清的《背影》為例,這篇文章主要是講解作者對于父親的感情,在上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講述自己與父親或者家人的一些事情,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父母的愛,課后,教師可以留下作業,讓學生寫一寫我和父親或者我和母親的小故事,讓學生勇敢的表達出自己的愛。
總而言之,對于中學生來講,由于年齡的原因,他們的情感、心理正處于一個逐漸成熟的時期,在這個利用語文教學讓他們進行情感體驗,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在語文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不僅有利于深化語文教學效果,同時能夠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師要充分的重視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莉.新課改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散文百家(下),2016(5):43.
[2]周紅梅.新課改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J].教育界,2015(17):58.
[3]張顏.新課改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