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厲恩茂 汪景彥 程存剛 陳艷輝 丁文濤


朝陽縣是遼寧省重點棗產區,棗栽培歷史久遠,經驗豐富,現栽棗面積約33萬畝,產鮮棗8000萬千克,已成為廣大棗農致富的主導產業。縣內丘陵起伏,峽谷相間,溝壑縱橫,山、川、丘、崗、平原交錯分布。棗樹多栽于丘陵山區,少數栽于平原。由于生產條件較差,技術和資金投入不足,一般園片產量較低,畝產多在500千克以下,畝收入多在1000~2000元。近幾年,棗價下降。2017年,收獲季節平頂棗收購價每千克只有0.4元左右,一天采棗50多千克,還抵不上用工費用,嚴重挫傷了棗農務棗的積極性。
面對當前的棗業生產狀況,作為遼寧省科技特派團成員,筆者心情十分焦急,一直在努力,盡快總結出當地棗樹高效栽培經驗。2017年做了兩項工作:一是試驗木質化棗吊生產技術,二是總結當地的生產經驗。
1培養木質化棗吊的意義
棗吊是棗的結果枝,長度一般為10~25厘米,枝細,冬季自動脫落,故叫落性枝,結棗1~4個,個頭較小,但全樹數量較大,每個棗股(結果母枝)可抽生2~7個棗吊,棗股逐年長大,成為一個大的突出物,其年齡是多年生,高者在8年以上,但棗股年齡越大,越衰老,棗吊越弱,棗吊越少。棗吊上初期開花正值高溫期,常有焦花現象。坐果較少,由于枝短、勢弱,結棗個頭較小。
木質化棗吊與普通棗吊大不相同。首先,木質化棗吊枝粗且長,為普通棗吊的3~4倍。其次,木質化棗吊冬季不落,牢固地留在棗股上。培養木質化棗吊的意義是:
1.1提高產量
普通棗吊平均單枝坐果2個左右,而木質化棗吊可坐7~10個果,最多達19個;單枝產量可達1千克,筆者隨機調查了該園有代表性的7株樹,平均每株有108個木質化棗吊,平均單株坐果產20.3千克,按畝栽55株計算,畝產在1115.7千克。按當地鈴鐺棗價格10元/千克計算,畝產值為11157.1元。幾乎為當地普通棗園的3~5倍(圖1)。
1.2可躲過春旱,防止焦花現象發生
木質化棗吊要晚于普通棗吊1個月左右,初花期延至6月中旬后,此時雨多,溫度適宜,在10~30節位結棗,有利于坐果。
1.3防裂果
在成熟前,如果下雨過多,會造成裂果、腐爛,但因木質化棗吊上棗果尚未成熟,可躲開熟前裂果。
1.4果實耐貯藏
由于木質化棗吊的棗果成熟偏晚,積累養分多,可比普通棗吊棗多貯20~30天,貯棗效益明顯提高。
1.5矮化樹體,便于田間管理
通過對樹重剪,剪留約1米高,加上木質化棗吊的高度,樹體總高度只有1.5~2.2米,采收時,人站在地面上就夠得著,提高了勞動效率,更有利于旅游觀光、采摘。
1.6省養分,留枝少
春季重剪,刺激萌發一定數量的棗頭(結果枝),經過適時適度摘心,便可發出木質化棗吊來。由于養分充足,利于壯枝結果。充分發揮營養生長優勢,果實優質、個大,可以實現密植豐產高效栽培。
2培養木質化棗吊的技術
2.1試驗地與試材選擇
筆者在朝陽縣選兩個試點:一個是腰而營子村的王林家庭農場,另一個是根德鄉黃木村楊福平棗園。前者樹齡10年生,品種為平頂棗。后者樹齡4~10年生,品種也為平頂棗。初選試材較少,前者12株,后者17株。立地條件為丘陵山區,管理水平一般,但均有灌溉條件。
2.2培養木質化棗吊的技術
2.2.1骨干枝重剪對棗樹來說,因其早春發芽遲,故一般拖到清明后開始修剪。筆者于2017年4月27日協助專業戶修剪了試驗樹。主要剪法是對多年生骨干枝進行重回縮,離地面1.2~1.5米重剪,對于棗頭部分,一般留基部2~3節重剪。骨干枝上一般不留二次枝,以便發生較多棗頭(圖2)。
2.2.2誘發棗頭控制棗頭數量。棗頭(即徒長枝)具有極強的生長優勢,是生長木質化棗吊的基本部位。由于重剪后地上部與根系造成不平衡,故從隱芽、不定芽或癟芽部前發出棗頭來。一株樹上留多少棗頭要根據樹齡和樹冠大小而定。留多了,樹冠郁密,養分分散;留少了,不利于豐產,一般隨年齡增長,每年多留一個。棗頭不是一下子就萌發出來,是陸續抽生,所以,要隨時掰除過多棗頭萌芽。
掰除新生棗頭的工作量相當大,這項工作從5月中旬一直持續到8月中旬,不能忽略。
2.2.3棗頭和二次枝摘心
這項工作極為關鍵,如果任其自然生長,是不會誘發出木質化棗吊的。棗頭長到7~8節時,摘心到4~5節;此時大約在5月中旬前后,當二次枝長出5~6節時,對二次枝進行摘心,時間大約在6月上旬。
2.2.4抽生棗吊
從二次枝節位上抽生木質化棗吊,其長勢較強,成排抽出(圖3)。
2.2.5木質化棗吊開花、坐果管理在當地,木質化棗吊開花是從6月中旬一直延續到8月上旬。開花期應對樹上噴九二〇等以提高坐果率。但最重要的是6月下旬在主干或主枝上進行環剝,這是眾多棗品種提高坐果最靈的一招。楊福平園,開始時試驗樹未環剝,發現坐果太少后,對4株樹及時環剝,則坐果較好(圖4)。8月30日筆者做了調查。
在高水平管理下,適時環割,鈴鐺棗木質化棗吊,枝長可達77.3厘米,平均單枝坐果11.9~13.4個,最多可達19個。
從產量上看,不環剝樹幾乎沒有產量,楊福平園,環剝樹3株,結果數分別為300個、208個和409個,估產分別為3.5千克、2.5千克和5千克。充分顯示出環割、環剝的效果。
由于木質化棗吊枝長且粗壯,著生的單果質量較大。9月10日,筆者調查了王風岐鈴鐺棗單果質量,隨機選10個有代表性棗果,單果質量分別是:22.9、23.7、25.5、26.0、28.5、31.3、34.3、34.8、43.1、45.0克。平均單果質量31.5克,要比一般園單果質量多10克左右。
3小結
2017年,在木質化棗吊生產上只是初試,雖然取得了上述成績,但經驗不多,有許多田間管理還不到位。如提高坐果率的環剝,未能及時進行,也未噴其他坐果劑,所以試驗樹產量不高,但已看出培養木質化棗吊是今后棗樹的生產方向,應加大力度研發,以利推廣,在生產上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