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清 吳澤秀 趙明君
摘 要:《口腔解剖生理學》是口腔醫學專業的基礎課程,牙體的形態結構是本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為此,筆者在傳統石膏牙雕刻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結合現有學生的情況,進行了一系列教學環節上的初步改革和探索,以期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口腔解剖生理學 石膏牙雕刻 實踐教學 牙體形態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0-0-01
《口腔解剖生理學》實訓課程--石膏牙的雕刻要求學生在掌握一定牙體形態特征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教師示教,自己動手雕刻。首先,它能夠加深學生對牙齒各個形態的認識,在頭腦中建立三維立體概念;其次,在此過程中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再者,它可以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形態學基礎,更是臨床操作如牙體預備、開髓等的依據。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義齒修復的要求越來越高,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只有當學生掌握了牙體解剖形態及各種牙體雕刻技能,才能制作出形態逼真、功能完好的義齒。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從以下一些思路出發,進行相關的探索與嘗試來加強教學效果。
一、石膏牙的雕刻課程的設置情況和調查結果
1.課程基本情況 《口腔解剖生理學》開設于口腔醫學系專業第一學年,作為一門前伸課程開始于其他口腔醫學專業課程之前。關于第二章牙體解剖共設有40個學時,其中理論課10個學時,分別講授牙體解剖總論、前牙、后牙的解剖特點;雕牙實訓課30個學時,分別雕刻上頜中切牙、上頜尖牙、上頜第一前磨牙、上頜第一磨牙及下頜第一磨牙共5個恒牙,每個牙齒安排4—6個學時。
2.石膏牙雕刻課程調查的結果 關于本次實訓課,教師示教后,因示教不具有回放性,學生基本上無從下手,很多學生寄希望于老師手把手教每一步雕刻,而每個老師平均要帶教30個學生,根本無暇顧及每一個學生。
二、石膏牙雕刻實訓課的教學改革
1.做到“心中有牙” 要想雕出形態正確的牙,首先必須對牙齒的解剖形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所以在實訓課上,教師首先利用10imn左右的時間回顧所雕刻牙齒的主要形態特點,并要求學生能夠大致說出牙齒解剖特點。再者,實訓室有很多模型,掛圖,標本等教具,盡可能在教學中讓學生多接觸,用直觀、形象、具體的物理代替文字描述,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
2.正確描繪牙體形態 牙體形態的描繪是牙體雕刻的基礎。在以往的“教”和“學”兩方面,都不是很重視牙體形態的描繪,學生往往對牙體解剖特征還沒有清晰的認識的時候就開始進行石膏牙雕刻,因而教學效果欠佳。現在,我們要求學生在描繪牙體形態時做到“一框架、二定點、三連線”。根據牙體圖譜認真描繪,并要求數據準確,線條流暢清晰、形態逼真。帶教老師審閱每一位學生描繪的牙體形態圖,不符合要求的重新描繪,并給學生布置描繪牙體形態、復習牙齒的外形特點和表面標志點的實訓作業,為下一步的石膏牙雕刻教學做好準備。
3.合理安排實訓課每節課的內容,進行分次分段示教 牙齒雕刻的內容繁多、復雜,概念抽象難以理解。傳統的教學主張教師一次性把牙齒雕刻的方法示教完,之后學生自己摸索,因此很多學生在教師示教完之后腦袋里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我們在示教的時候應該結合現有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次、分段示教。如第一階段,教師先在黑板上示教牙齒描繪的方法,留出時間讓學生在石膏上進行描繪。第二階段,示教四個軸面的粗雕,然后要求學生自行雕刻,完成后,教師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牙體粗雕評價,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意見做出修改,直到學生達到要求后,教師再進行第三階段的雕刻示教。此方法使學生覺得牙體雕刻并不是摸不著門道、無從下手的技術,只要掌握了牙體分段雕刻的方法,就能夠很快入門,因而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教學效果。
4.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 教師在示教的過程中操作要規范,并在實訓室內不斷巡視,要與學生做面對面、手把手的交流和指導,在每個階段都要準確指出學生在雕刻中存在的問題,并指導修改,這樣對學生的學習也起到了督促的作用。
5.開放實驗室 雖然對實訓課的學時進行了調整,但石膏牙雕刻的實訓課訓練時間仍然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我們在周一至周五晚上7:00—8:30開放實訓室,并專門安排8020會長及相關帶教老師進行帶教指導。在此時間段,學生可以在實訓室自行練習,也可以在實訓室對牙體解剖形態和雕刻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通過開放實訓室,既彌補了實訓課訓練時間的不足,也增加了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學習互動,提高了教學效果
6.書寫實驗報告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歸納和鞏固牙體的解剖特點,我們要求學生完成每一顆石膏牙的雕刻后,需寫一次實訓報告。實訓報告的內容為:實訓課的目的、要求、操作步驟、對牙體解剖形態的特點的總結、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教師在批閱實訓報告后要與學生有溝通反饋。從而使教師能夠全面、及時的了解學生對前一階段教學內容的理解,也便于后一階段教學的改進。
7.開展雕牙比賽 聯合我校8020口腔醫學會舉辦口腔雕牙比賽,所有比賽的參與者根據名次都將獲得一定的獎勵。雕牙水平佼佼者經過系部推薦參加國家級“日進杯”雕牙大賽。通過這種方法,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學習口腔解剖生理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對學生的人生觀、職業觀在不同程度上給與了指導。
三、對學生的實訓評估要結合理論知識
學生在完成石膏牙的雕刻后,教師要當堂進行評估。在評估的時候,除了以石膏牙的外形作為評分標準,還可以讓學生拿著自己雕刻的石膏牙,指出這顆牙的表面標志和主要的解剖特點,把此作為評估的內容,總結和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為了更好的激發的學習興趣,我們將評估成績優秀的學生作品存放于口腔實訓樓的作品展示櫥窗內,以供歷屆學生觀摩和學習。
結語
實踐教學使高職高專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傳授知識和訓練技能相結合的過程,在人才培養中具有其他教學環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新形勢、新要求下,我們積極行動,不斷探索,通過合理設置課程、加強教材建設來改進石膏牙雕刻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同時,通過增加時間教學步驟評價和教學成效評價等環節,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顧茜平.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牙體解剖生理課程實踐教學改革初探.衛生職業教育.2013.08.0046.02
[2]于世賓,王美青,邢向輝,王新文,張俊華.關于《石膏牙雕刻方法》課程的調查和思考.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Chin J Conserv Dent)20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