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玲, 于洪杰
(1. 河南省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眼科手術室, 河南 洛陽, 471000; 2.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 臨床醫學, 河南 新鄉, 453000)
晶狀體脫位因晶狀體移位,可造成房水流出受阻,房角粘連、瞳孔阻滯、眼壓上升等,容易繼發青光眼。同時晶狀體脫位多在眼部受到外部重傷后所致,因此多伴有視網膜脫落、玻璃體積血、視神經損傷、葡萄膜炎等,需長期治療才能達到治愈的目的[1-2]。標準三通道經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切割術可通過睫狀體平坦部進入切除玻璃體,并置入人工晶狀體,可減少眼部損傷程度,是晶狀體脫位繼發青光眼有效手術方式[3-5]。但眼部屬人體敏感、脆弱部位,使標準三通道經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切割術禁忌證較多,且外傷所致的晶狀體脫位病情復雜,加之患者突然視力降低或失明,往往伴有焦躁、煩躁、抑郁等不良情緒,因此圍術期給予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6-7]。本研究將全面護理干預應用于標準三通道經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切割術治療的晶狀體脫位繼發青光眼患者,觀察臨床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7月治療的晶狀體脫位繼發青光眼患者86例(86眼),均由外傷所致,眼部檢查發現晶狀體完全脫位至玻璃體,并伴有嚴重程度不一的玻璃體積血,符合標準三通道經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切割術手術適應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43眼)。觀察組男24例,女19例; 年齡26~68歲,平均(45.73±10.85)歲。對照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28~70歲,平均(46.01±11.03)歲。2組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經院倫理協會審批通過。
均采用標準三通道經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切割術治療。
1.2.1 對照組: 予以常規護理干預,術前評估患者病情,囑患者完成相關檢查,術中協助主刀醫生完成手術,術后按時測量眼壓,更換敷料用藥。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全面護理干預。① 術前: 監測患者血壓、心率、脈搏、呼吸等情況,檢查眼壓及視力,并用抗生素眼藥水滴眼。用紗布包扎患眼,囑患者閉眼休息,以免光線刺激、眼球轉動等加重病情。同時密切關注患者心理動態,對于出現焦慮、抑郁的患者,多與之交流,傾聽其內心感受,并根據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采用不同方式講解手術流程、主刀醫師資歷及注意事項等,可列舉以往成功案例或用病友現身說教的方法,緩解其心理壓力,樹立疾病治療信心。② 術中: 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講解局部麻醉的益處及安全性,并講解術后注意事項,以分散注意力,緩解不適感,提高配合度。③ 術后: 幫助患者取平臥位,盡量減少頭部活動,避免揉眼、擠眼、咳嗽、大聲說話等動作,以免引起眼部震蕩,加劇病情。囑患者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及含纖維豐富食物,避免暴飲暴食,辛辣刺激性等食物,以流質、半流質易消化飲食為主。用聊天、聽音樂等方法分散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必要時可用鎮痛劑,防止患者出現焦躁、躁動等。及時檢查更換眼部包扎敷料,以防敷料污染引起感染。出院時囑患者及時回院復診,告知日常生活注意事項,若有不適癥狀,立即返院檢查。
統計對比2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干預前后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對比2組負性情緒,分值越高說明負性情緒越嚴重。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評價問卷評估2組患者滿意度, 70分以下為不滿意, 70~90分為基本滿意, 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護理總滿意度=(基本滿意+非常滿意)/總例數×100%。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65%低于對照組的20.93%, 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2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干預前2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SAS、SDS評分較低(P<0.05), 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2 2組抑郁自評量表、焦慮自評量表評分 分
與干預前比較, *P<0.05;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表3 2組護理滿意率對比[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目前標準三通道經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切割術可在直視下精準切除玻璃體,可有效避免外路手術操作的盲目性對眼組織的創傷,同時標準三通道經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切割術還可同時處理外傷引起的視網膜脫落、玻璃體積血等并發癥,與其他手術相比具有明顯優勢[8-10]。但臨床實踐發現,標準三通道經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切割術雖能清除視網膜前的玻璃體,為人工晶體安裝創造有利條件,但此類手術具有嚴格的適應證,圍術期護理不到位或不當,極易引發切口感染、前房積血、視網膜脫落等并發癥,影響預后恢復,因此圍術期配合科學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11-12]。
晶狀體脫位繼發青光眼患者因視力受損,多伴有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對手術實施及術后康復極為不利[13]。因此護理人員應在術前加強與患者交流溝通,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及意義,疏導其不良心理,使其能心態平穩的配合手術。同時術中講解麻醉方法及手術注意事項,不停與患者交流,可轉移其注意力,減少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應激反應。術后及時更換敷料,可預防切口感染、滲漏等并發癥發生; 強調合理飲食,對日常生活進行健康教育,可避開日常生活對眼部恢復的不利因素,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促使疾病轉歸。本研究圍繞晶狀體脫位繼發青光眼患者圍術期進展全面護理干預,術前及術中重視心理護理,可緩解患者焦慮、抑郁負性情緒,提高手術配合度,保障手術順利開展實施,術后指導日常作息及飲食,可積極預防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低,且干預后觀察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全面護理干預應用于晶狀體脫位繼發青光眼標準三通道經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切割術圍術期患者中,可緩解患者負性情緒,并降低并發癥發生情況。圍術期全面護理干預時,通過心理護理、日常飲食、生活指導等逐漸與患者建立感情,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得到提高,責任心增強,有利于護理滿意率的提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提示全面護理干預應用于晶狀體脫位繼發青光眼標準三通道經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切割術圍術期患者中,可提高護理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