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艷, 白 玲
(1. 陜西省咸陽市中心醫院 麻醉手術部, 陜西 咸陽, 712000;2. 陜西省延安市人民醫院 手術麻醉科, 陜西 延安, 716000)
本研究為明確護理風險緊急預案用于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對護理工作整體質量的影響效果,將常規護理應用于對照組手術患者中,并對研究組手術患者加用護理風險緊急預案,現將2組護理工作整體質量水平、護患糾紛發生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手術患者共11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案的不同分成研究組、對照組各58例,收治時間為2015年10月—2017年9月。研究組中,男29例,女29例; 年齡17~70歲,平均(48.32±8.43)歲; 手術分布科室為泌尿外科16例,腦外科10例,胸外科12例,婦產科2例,骨科6例,普外科12例。對照組中,男30例,女28例; 年齡18~70歲,平均(48.75±8.02)歲; 手術分布科室為泌尿外科15例,腦外科11例,胸外科11例,婦產科3例,骨科7例,普外科11例。2組患者的手術分布科室、性別分布、年齡等基線資料經統計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 ① 患者具備手術指征; ② 患者臨床資料完整; ③經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1]分級為Ⅰ~Ⅱ級。排除標準: ① 中途退出者; ② 凝血機制不全者; ③ 合并重大疾病者; ④ 無法耐受手術者; ⑤ 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即護理人員在術前準備手術器械、藥品,為患者講解手術相關注意事項,并在術前1 d進行探視,完成術前腸道準備等,術中則配合臨床醫師完成手術治療,在術后遵醫囑提供飲食、作息、定時換藥、切口管理等方面基礎護理[2-3]。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應用護理風險緊急預案,即成立護理風險緊急委員會,以護士長為首,對高危手術患者實施評估-分析-討論-上報-跟蹤管理方法。① 病情評估: 術前對高危手術患者進行病情評估,由巡回護士完成,若有特殊情況,則由代替訪視者充分評估后,詳細交班[4-5]。② 術前風險評估: 在手術前1 d, 巡回護士應依據手術通知單到病房訪視,全面評估患者病情,查閱病例,同臨床醫師與患者交流,探查手術護理風險因素,如手術部位感染風險、壓瘡風險、術中出血風險、墜床風險等,并通過相應干預積極排除潛在的風險因素[6-7]。③ 風險討論上報: 將高危手術風險因素及時匯報至風險管理小組組長,在術前1 d下午討論風險預防措施,并填寫風險緊急預案報表,內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預防措施、風險因素,并請參與討論的工作人員簽名。手術當天晨間交班時,由巡回護士報告風險預案內容,其他護理人員提供補充,護士長把關,全員簽名,并就特殊病例予以現場分析、點評,保證患者手術安全[8-9]。④ 風險預防措施: 根據患者具體風險情況,安排臨床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協助,如對墜床風險者加強監護,對大出血風險者可安排專人輸血等。⑤ 術后評價: 術后2~3 d到病房訪視,查看患者,并與家屬交流,了解患者對手術室工作的滿意度,若存在問題或有疑義,則及時反饋,召開點評會議,總結經驗與教訓,持續提升手術室護理質量[10-11]。
① 評估2組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整體質量,即由專人評估護理人員專業技術、護理流程、儀表行為、語言溝通、健康教育5方面工作質量,每個項目評分范圍0~1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該方面工作質量越高,反之越低。② 統計2組患者的護患糾紛發生率。

研究組患者在專業技術、護理流程、儀表行為、語言溝通、健康教育5方面的護理工作整體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研究組的護患糾紛發生率為1.72%(1/58),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護患糾紛發生率12.07%(7/5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護理工作整體質量評分比較 分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手術室是醫院中的高危科室之一,緊急情況較多,且護理工作涉及方面廣泛,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遠高于其他科室[12-13]。因此,如何識別、評估、控制手術室護理工作風險,在萌芽期消滅患者護理風險,保證患者手術治療安全性,是醫學工作者的研究熱點[14-15]。現階段,臨床上對于手術患者主要采取常規圍術期護理,即在術前幫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準備工作,術中配合醫師完成手術,術后定時換藥,并提供飲食、作息指導等,但僅能滿足手術最基本要求,整體護理質量仍未達到較高水平[16-17]。
護理風險緊急預案應用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要求護士長建立專科小組,選取高年資、主管護師作為組長,定期對所轄工作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增強工作人員法律意識、護理質量意識、制度意識、服務意識,逐步提升手術室護理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18]。同時,對高危手術患者實施評估-分析-討論-上報-跟蹤管理方法,即要求小組成員在術前充分評估患者病情,分析風險因素,討論并上報風險因素,制定風險緊急預案報表,提出相應預防措施,最后進行評價,完成經驗總結,持續提升護理工作整體質量[19-21]。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在專業技術、護理流程、儀表行為、語言溝通、健康教育5方面的護理工作整體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護患糾紛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可見護理風險緊急預案用于手術室護理中對護理工作整體質量的提升有積極影響。
綜上所述,護理風險緊急預案用于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可積極預防手術風險,顯著提升護理工作整體質量,并減少護患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