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一種集“柔”“慢”“情”于一身的藝術。現代教育更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德育和藝術教育在現代教育中顯得非常重要。在這個知識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教育也需要與時俱進,我們不能固守傳統的教育觀念,只注重學生成績,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他們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能夠培養優秀的品質。所以教育者要選擇創新高效多樣化的教育方式,這樣才能有效實現教育的目的,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
關鍵詞:教育;德育;藝術;育人
教育是一種有明確目的性的培養人的活動,學校教育能夠對其他各種環境因素加以控制,教育能夠幫助學生獲取基本知識和技能,讓學生獲得社會文化,養成符合社會要求的行為習慣,也有利于學生社會觀念的形成。教育可以發現人的價值,挖掘人的潛力,發揮人的力量,發展人的個性,使人的價值得到越來越充分的體現。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各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可見,德育與藝術教育的結合是多么重要,將藝術教育融合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是會師中學的一大教學特色。
一、 將音樂有效地融入教學中
中學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生理、心理發展都日漸成熟。但同時他們正值青春期,情緒易波動,他們可能會我行我素,唯我獨尊,心態脆弱,遇難而退,怕苦怕累,厭惡學習,產生逆反心理。這時候教育者需要采取適當的教育方式來正確地引導他們。將音樂與教學相互結合可以說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模式。
音樂是現代中學生最喜歡的藝術形式之一,因為音樂通過聲音傳遞給人一種情感,通過氛圍可以讓人產生共鳴,它可以讓學生在疲勞的學習之余得到一定的放松。所以會師中學組建樂團是有理可循的,同時這也是教育形式的創新。學校組建樂團意味著學校的教育不再單純地追求成績,而是開始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及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組建樂團,讓有音樂才能和感興趣的學生參加,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枯燥,為他們乏味的學習生活增添了一絲樂趣。
把音樂融入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效率,而且能夠讓學生的音樂才能在課堂上得到有效的展示。參加樂團可以讓學生的情緒得到釋放,也可以讓他們的感情變得細膩,在演奏音樂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訓練視覺、聽覺能力,這就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各項素質。
二、 以音樂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
從蒙昧時代起,我們的先民就發現音樂具有撫慰人心和教化情感的功能,所以他們制禮作樂講求聲律和諧,這甚至成為社會治亂興亡的標志。現在的中學生不能只接受知識教育,傳統教師的知識灌輸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了吸引力,這時就需要采取不一樣的教學方式來正確地引導他們,讓他們對學習重新產生興趣。會師中學樂團的組建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寬松的學習平臺。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參加樂團,讓他們可以在高雅的藝術氛圍中培養審美情趣。參加樂團也可以幫助學生磨煉意志,完善自我。
音樂的學習與掌握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學好音樂這一藝術,學生必須堅持刻苦練習,不能有一絲的松懈,這在一定程度上磨煉了學生的意志。正是由于會師中學師生的努力付出與堅持,樂團才能夠越來越好,他們才有機會被邀請到維也納金色大廳去演奏。是音樂讓他們變得更加優秀,更加自信。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學生會放下學習及生活中的不愉快,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氛圍中,這有助于學生調節情緒,養成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同時,樂團也是一個團體,要演奏出完美的音樂,離不開樂團每個人的付出與配合,這就要求學生之間相處融洽,配合默契。這樣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合作、團結的意識。會師中學采用以班組團的形式,這就更加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有利于班級的文化建設與和諧。
三、 構建音樂審美教學與德育教育相統一的教育模式
音樂審美教學與德育相統一的教育模式,是有利于學生輕松學習,身心健康發展的。用音樂來凈化中學生的心靈,將藝術教育與育人相結合,達到以藝啟智,以德育人,從而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中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人生作鋪墊。會師中學樂團的組建可以說是教育模式中的一種創新。探索藝術與德育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為結合點,以樂團為載體,以教育為目的,大大拓寬了教育思維,形成了一種以樂團,班級,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它加強了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為實現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會師中學將繼續堅持音樂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斷地完善教育體系,努力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快樂輕松的良好氛圍中獲得知識,健康成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真正改變學生死讀書,讀死書,教師灌輸式只注重知識傳授的教育狀態。
會師中學運用樂團這種音樂教育來培養學生各種品質的教育方式是一種創新,這也符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要求,即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基本。會師中學組建樂團的實踐證明,音樂教育是一種創新的、有效的現代教育方式。同時音樂教育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教育的內涵,同時又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音樂教育與德育教育相融合,用藝術的形式感染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這有利于學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更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用藝術與德育去引導學生的教育方式,這一定程度上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將有利于學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遠。現在的教育需要不斷地注入新的熱能,也需要教育者用心地付出,更需要與時俱進創新的教育方式,希望我們的教育不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能夠讓學生成為創新性人才的奠基石。
參考文獻:
[1]鐘啟泉.教育知識與能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50-90.
[2](日)佐藤學著,于莉莉譯.教育方法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45-89.
[3]張斌賢,劉冬青.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學名著19種[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24-90.
[4]顧明遠,孟繁華.國際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2-100.
作者簡介:
曹建勛,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市會寧縣會師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