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拉提·哈米提
【摘 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醫療基本教育條件的提高和迅速發展的要求,便對醫用物理學教學方法、教學設計、教學成果也有了更高水平的要求。目的是醫用物理學的教學能夠滿足現代醫學在診治方面的需求,提高精準診治質量和水平,從培養一個全面合格的優秀醫生作為出發點,結合我的教學經驗與學校的情況,談一下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醫用物理學;課程改革;現代醫學
中圖分類號: R312-4;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15-011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5.051
【Abstract】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mprovement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education conditions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and medical treatment,the teaching methods of medical physics,the design of teaching and the results of teaching have also been required higher level.The purpose is that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physics can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medicine,while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accurate diagnosis treatment,from the training of a comprehensive and qualified excellent doctor as the starting point,and combine my teaching experience with the situation of the school,and talk about a superficial understanding.
【Key words】Medical physics;Curriculum reform;Modern medicine
1 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內容與學時安排不合理
目前我校給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藥學等專業的醫用物理力學教學時數為48學時。為了完成理論課教學內容,為了確保課程的連貫性和系統性,同時還要擠出學時上習題課。教師通常都只能用很短的時間講述醫學中物理學的應用,體現不出物理學在醫學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1]。
1.2 課堂教學模式單一
本校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完全實現了多媒體講課模式,但是大部分的老師把課件,充當“電子黑板”而用,沒有在課件上下大力度,沒有完全利用計算機強有力的動畫和交互功能;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學生聽、教師講的傳統的教學方式[2]。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只顧講夠課時數所指定的內容,沒有去考慮學生的接收能力和程度。也缺乏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物理學的思想、方法和物物理學思想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不能引導學生在主動的積極學習。
1.3 教師醫學背景知識不足,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理工類大學相關專業畢業的從事醫用物理學教學的教師,缺乏專業醫療背景和醫學知識, 特別是年輕教師沒有做過或參與過與醫學相關的科研課題。因此,從而不能很好地講述重要的物理學技術在醫學診治中發揮的作用和地位,內容缺乏實用性[3]。
相當數量的醫學生認為,學物理沒什么用處,認識不到物理學對醫學的重要性,認為物理學與自己專業的關系不大,導致學習目的不明確、興趣不高等惡性循環。
除此之外,醫用物理學課程中有很多復雜的數學公式和嚴密的導出過程。學生常常對這些公式的學習過程中感到恐懼,覺的很無聊,沒有趣等現象。
2 改革措施
2.1 改革教學目的,更新教學觀念
掌握單純物理知識為目的教學,滿足不了精準診治和研究型學習的要求。要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引導學生逐漸通過理解應用物理學的思想和方法來解決實際的問題的能力。
明確教學的目的為前提,更新教學觀點,現代教學觀點提倡:教師從“傳授者”向“促進者”、“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等多重角色轉變[4]。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可以作為“提供者”和“灌輸者”,而應該調動足夠的資源創造良好的環境,引領學生進入“角色”[5],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尋求知識者,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
2.2 改革教學內容
醫用物理學是建立在物理學基礎上的一門應用型自然科學。在醫學臨床診斷、治療方面所用的各種窺鏡、微波、超聲、激光、核磁共振、核醫學、斷層顯像等技術是以物理學原理和技術手段為基礎的。物理學的發展推動了醫用物理學的進步。為了保證物理學體系的完整和連貫性,考慮醫學專業的需要及發展趨勢。為解決“課時少,內容多”的問題,做到少而精,對重要的物理定律、公式、結論要只講思路,來源和應用[6];沒有必要推導公式,讓學生達到通過結論來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與醫學相關的內容要盡量的多講一些,讓他們學到一些實用知識。
2.3 改變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手段,教學效果的改革
采用多樣化的、先進的教學觀念、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已經刻不容緩,把數字模擬作為重點的計算技術應用與教學內容實踐中,提高教學課件的設計和制作,在實踐中帶著任務和問題學知識理論。實現對物理規律、現象進行嚴格的仿真再現,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試點了同年級同專業A和B兩個班級,A班從開學到學期末,只講授課程,對所講內容的接收情況也沒有經行調查,沒有安排輔導和習題課,沒有安排期中考試和單元測試。B班除了講授課程外,學完每個章節后,根據學生對該章節理解的程度的反饋情況,針對性的安排了輔導和習題課,并且對每個單元的內容進行測試,利用業余時間對部分落后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督促學生主動學習,結果截然不同,B班期末成績明顯高于A班的期末考成績,兩個班的成績截然不同。
2.4 優化教師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水平
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教師知識儲備是否充分,結構是否合理等有關。對醫學院校的醫用物理學教師來說,除了要有扎實的物理學功底外,同時需要一些基本的醫學知識。例如,學到流體力學時,為了加深印象,可以利用伯努利方程(正負壓)來分析呼吸道傳染病病房氣流的交換過程,用泊肅葉定律解釋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產生的物理機制,血壓、血流量和血管流阻的關系等[7]。
為此,如果我們想成為有資格的合格的醫用物理學教師經常學要學習相關的醫學知識,關注醫療發展的新動向。充分利用醫學院校的便利條件,與醫學專業教師和醫師聯合搞科研等方式。提高自己對醫學的認識,了解臨床和科研對物理學的需求。另外通過集體備課等方式,發揮整體的力量,集思廣益,整合老教師教學經驗,加強整個教學團隊的實力。
總之,不滿足現代醫學發展基本要求和素質教育理念的教學改革,就不能跟好地為醫療、保健事業的發展和使用性醫學人才的培養服務。
【參考文獻】
[1]高清河,剛晶,王和禹,劉海英,等.醫藥類院校物理課程有效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研究[J].科技視界,2015,(30):155-312.
[2]莫錢進.從激發學習思想品德課興趣談高效課堂[J].飛(素質教育版),2014,5:224-224.
[3]張琳娜,高媛媛,孫玉寧,韓懷欽等.提高醫學院校非醫學類導師基礎醫學專業水平的探討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8,16:231-232.
[4]林惠靜.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轉變[J].新校園(下旬刊),2010,6:112.
[5]趙丹妮,張麗穎.生命教育教師的課堂角色[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11-12.
[6]陶秋香.基于轉型發展背景下《通信原理》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44:67.
[7]張園.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優化研究[J].體育師友,2017,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