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芳 李澤良 陸建林
摘 要:人體解剖學是醫學的重要基礎課程,以研究人體正常形態結構為主旨,揭示人體內部奧秘的一門科學。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各種教學方法、教學技術及教學手段推陳出新。但各個教學手段均有各自的優點及不足,因此,綜合應用各種教學手段為一體,充分發揮各種教學方法的優點,才能更好地提高解剖學教學效果。本文通過比較各種教學手段的優缺點,總結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手段以提高人體解剖學教學。
關鍵詞:人體解剖學;教學方法;教學效果
人體解剖學作為醫學的一門重要基礎學科,是學習其他醫學專業課程的奠基石。因此提高解剖學教學質量,讓學生們學好解剖學尤為重要。解剖學本身特點是知識點繁多而抽象,名詞復雜記憶難度大。且人體解剖學授課主要對象是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高中生,沒有任何的醫學基礎,解剖學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大的轉折點,難學、難記、難懂一直是學生們的共同感受。因此,我們通過總結眾多解剖學教學專家不同的教學方法,剖析各個教學方法的優勢特點,綜合應用于我們解剖教學不同的過程中,以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一、 案例教學的應用
解剖學內容本身枯燥乏味,理論知識多而抽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結合臨床簡單的病例或生活中的事例,作為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讓抽象的解剖理論知識變得具體有趣。且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絕大部分同學對臨床知識的興趣遠大于對醫學基礎理論知識的興趣。教學過程可充分利用這一點,每一章節的內容結合一簡單易懂的臨床案例,讓枯燥的解剖生動起來,并與我們的臨床專業知識緊密切合,讓學生們體會到,學好解剖學方可為后期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石。案例教學法雖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應用時也需注意,選取的案例一定要簡單易懂,因為解剖的授課對象主要為剛入學的醫學生,臨床知識淺薄,若案例太過專業深奧,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適得其反。且案例的排放適合在新章節開始之前或結束之后。因為新章節開始之前可以激發學生對新章節的學習興趣,結束之后則可鞏固整一章節的內容,起到小結的作用,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二、 PBL教學的應用
基于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法(PBL)是我國各類醫學院校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在醫學專業課程用得較多,而在解剖學教學用的相對較少。該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引導為輔,充分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解剖教學雖然多以教師講授為主,但偶爾也可根據情況適時地引入PBL模式,同樣可以以臨床或日常生活實際問題為導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課后查閱相關資料或書籍,課程中對該問題進行解剖方面專業的分析和講解,這不僅可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表達能力,還可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但解剖課程對于大部分醫學專業來說,都是一門大課程,課程內容多且難。所以在運用PBL教學過程時,教師一定要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注意把控問題的范圍,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的方向,同時也要控制好學生在課上講解問題的時間,充分利用有限的課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 趣味記憶法教學的應用
解剖學是一門形態學科,其內容繁多,名詞難懂難記一直是師生們共同的感受。但解剖學又尤為重要,它幾乎伴隨醫學專業課程的全過程。因此,在解剖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會時常引入一些口訣或順口溜,使一些枯燥的名詞趣味化,復雜的名詞簡單化,幫助理解,提高記憶效果,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同時還可引導學生對一些難記的知識點學會自己聯想記憶,掌握記憶要訣。口訣或順口溜等趣味記憶方法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但過多的口訣和順口溜容易造成記憶混亂,且現在的網絡或書籍上,有很多關于解剖的各種各樣的口訣和順口溜,有時針對同一個知識點就有多種不同的口訣或順口溜,讓學生無從選擇。過多的口訣和順口溜還有可能會使得學生記憶混亂,造成記憶負擔,適得其反。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記憶的同時,要適當適量擇取適宜記憶的口訣和順口溜,盡量選取廣為人知的、易記易懂的,同時在數量上也要適當把握,不宜過多,以最大程度地增加學習趣味,讓學生們掌握記憶技巧。
四、 實踐教學的應用
人體解剖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充分利用好實踐課,可顯著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解剖理論知識。所以在實踐課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實訓室所具備的解剖掛圖、標本、模型進行實踐教學,讓書本上的平面組織器官圖形立體化、形象化。指導學生學會自己辨認模型和標本,將其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利用。同時為了加深印象,還可讓學生通過畫圖、填圖、辨圖等形式完成實踐考核。教師應總結考核結果,分析學生的不足之處,再進行強化指導和訓練。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則應注意教學過程中的指導效果,因為解剖標本、模型大小形態不一、結構復雜多樣,同時指導過多的學生會導致位置較遠處的學生難以觀察到標本或模型的微小結構,教師也難以兼顧到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解剖實踐教學,應盡量小班教學,分組指導,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參與進來,注重整體的教學效果。
總之,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我們教師在解剖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學生自身能力情況及其專業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引入多種教學手段的同時,揚長避短,盡量讓解剖知識不再枯燥乏味,讓學生認識解剖的重要性,同時激發其對解剖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解剖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春,劉麗,楊琳,等.案例在局部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9(3):264-265.
[2]李德華,姜東,單偉.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引入PBL教學法的實踐與分析[J].解剖科學進展,2010(5):487-488.
[3]竇杰貴,鄭威楠,陸環.人體解剖學趣味記憶法[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9(4):218.
[4]高云強.淺析提高解剖學教學效果[J].時代教育,2017(4):46.
作者簡介:
吳小芳,李澤良,陸建林,廣東省佛山市,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醫藥衛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