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娣??
摘 要:文本是學生探微知識世界的載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正確解讀文本,找準切入點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從文本中心線、標題、插圖、詞句、情感因素切入,帶領學生深挖文本,分析文本的內涵信息,引導學生從文本中心、文本疑難、文本重點、思想內涵等角度剖析文本,達到深層理解、靈活運用語言和體會知識內涵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英語;文本解讀;策略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剖析文本的內涵解讀,帶領學生找到正確走進文本的方式。“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首先,閱讀是學生認知外部事物,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教師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只會扼制學生的天性,因此,英語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他們的生活體驗、對事物的態度和情感,體現文本的價值內涵,增強學生的學習感受,實現知識厚度與深度并行發展。
一、 切入點明確,提升學習成效
文本解讀,和理解文章的大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解讀一篇篇幅較長的文章,倘若學生不能找到文章的中心線,很容易陷入“迷糊”的狀態。因此,在進行文本解讀過程中,一定要找到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切入點,讓學生與文本達成有效溝通,從而引導學生帶著積極的心態走進文本,正確解讀文本,體會文本內涵。
二、 從標題切入,解讀文本中心
常言道:看書先看皮,看報先看題。在教學一個新的單元時,首先進入眼睛的就是這個單元的標題。標題展示的是整個單元的內容,但是,英語教材中相同的內容可能會用多種標題去表示。那么,編撰者的良苦用心又是什么呢?為什么不用那個標題,而用這個標題,這就需要對標題進行解讀。
認真解讀標題,就可以很快地確立整個單元的教學主線:圍繞“New teacher”這一話題展開。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當有意識地設計一些與新教師有關的特定情景,盡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有“問”的沖動,有“說”的想法,從而讓學生變被動灌輸為主動探究,在教師的步步引導下,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
綜上所述,解讀標題對于定位整個單元的教學目標有著重要的意義。英語教師在教學內容之前,就應當對單元標題進行深度解讀,解讀出標題中隱含的本單元重點知識內容,便于接下來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環節等,從而更高效地開展英語教學。
三、 從插圖切入,解讀文本疑難
現階段,在小學英語教材中,引入了大量的插圖、小故事等趣味性的知識信息。插圖是一種具有直觀視覺感的教學媒介,與教學內容有著密切的聯系,負責傳遞教學內容和折射教學背景。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注重解讀插圖,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My Home》 Part B Lets talk內容時。在對話中,媽媽用了一個祈使句:Open the door,please.但是,本課的重點句型是Are they...?Yes,they are./No,they arent.將這個祈使句擺在開頭有什么作用呢?解讀插圖發現,圖片中媽媽手里拎著好多東西,無法打開門。語篇教學關鍵在于情境。只要合理地解讀插圖,就會有更強的代入感,真實性,更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可以忽略掉這個祈使句。但是,在對話練習中,還是應當加上這個祈使句。如果沒有這個祈使句的存在,就會讓整個語篇變得毫無意義。因此,英語教師要注重解讀圖片,合理利用,科學解讀,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 從詞、句切入,解讀文本重點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離不語句應用、語句交流。因此,小學英語教學中更要重視詞、句教學。倘若學生連基本的詞、句都不能掌握,解讀文本將無法進行。如何有效地開展詞、句教學呢?這就需要教師對詞、句進行有效的解讀,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知識。
例如,在教學《Lets eat》 Part A Lets learn部分時,筆者發現新舊教材中單詞只留下了milk,bread等單詞,去掉了hamburger,hot dog等單詞,還添加了egg這個單詞。細心解讀,筆者發現:去掉的單詞全部屬于西方食物,添加的egg屬于中國的食物;保留milk,bread等單詞,主要是結合中國人的習性,習慣早上吃面包、喝牛奶,更貼近生活,便于學習和掌握。
可見,對詞、句的解讀直接影響到對重點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對詞、句進行有效的解讀,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從情感切入,解讀思想內涵
《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情感態度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英語教師要合理利用教學資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文本中的情感信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例如,在教學《What Can You Do?》Part A Read and Write部分:小動物們都來幫助生病的山羊媽媽。照看病人這本身就是一個較為普遍的事。但是,這部分主要教學內容是讓學生掌握What can you do?I can...等句型。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當對Mother Goat is ill. We can help her.這兩句話進行解讀。這兩個句子當中隱藏著一個重要的信息:別人遇到苦難的時候,我們應當伸出援手;還有,平時多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文本中的情感信息也是需要學生挖掘和掌握的重點。重視解讀思想內涵,讓學生在接受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恰到好處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要求。
總之,文本是學生進行知識世界的鑰匙。英語教師應當認知教學職責,正確解讀文本,多樣化方式解讀文本、多角度解讀文本,改善教學現狀,實現學生知識厚度與深度的并行發展,從而達到學教方式的有效改善。
參考文獻:
[1]顧雪華.小學英語教學中語言文化的滲透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4(09).
[2]唐開明.淺析小學英語作業設計[J].新課程學習(上),2014(06).
[3]張俐.課堂表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07).
[4]饒麗萍.小學英語創新教育[J].新課程(下),2014(06).
[5]呂海燕.打造趣味英語課堂[J].新課程(小學),2014(07).
作者簡介:
黃潔娣,浙江省諸暨市,諸暨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