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峰
摘 要: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做好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能夠幫助學生在完成物理知識學習的同時,實現對他們物理素養的形成。文章先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原則進行分析,之后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策予以探討。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創新能力
一、前言
創新能力培養是素質教育理念下的教學目標,其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從當前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環境來看,教師想要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培養,就必須要先做好對學生的學習觀念的引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對如何做好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習創新能力培養進行分析。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原則
1.趣味性。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就必須要做好對教學內容趣味性的保證,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保證。因為只有具有趣味性,才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才能夠真正的進入到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情境中學習物理知識,教師的所設計的教學模式才能夠得以應用,創新能力培養目標才能由此得以實現。
2.啟發性。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保證教學內容的啟發性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原則。學生作為知識的學習者,他們需要足夠的動力去支持自己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形成。這種動力不是家長的囑托也不是教師的期望,而是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而只有知識的啟發性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和價值,才能夠促動學生去學習和探究,所以保證物理知識的啟發性對于實現初中物理課堂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非常關鍵。
3.科學性。物理知識作為科學知識的代表,其想要發揮出自身的特征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就必須要保證自身的科學性,給予學生在思維上、觀念上、行為上的引導。讓學生感受到來自于物理知識的魅力,從而調動起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探究欲望,并讓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對創新思維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三、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對策
1.培養學生“勇于去質疑”的創新思維。物理學科作為科學知識的典型代表,其想要在初中教育階段實現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就必須要先做好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勇于去質疑”就是學生所應具備的創新思維基礎。
我國當前教育模式是一種病態模式,教師要將知識一口一口的“喂到學生嘴里”,這讓學生在學習環節中失去了主體地位,同時也養成了學生坐享其成的錯誤觀念,因此必須要對其予以糾正。在初中物理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教學的內容的設計,來通過利用一些物理現象、設置一些物理問題等方式構建起知識探究情境,實現對學生思維的引導,讓他們能夠對物理現象、物理問題產生質疑和探究欲望,調動起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主動性,為創新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
例如在進行《密度》的知識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不同密度物質在水中的浮力實驗和同一物質在不同密度液體中的狀態實驗,來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并實現對他們思維的引導,讓他們帶著質疑去對物理知識進行學習。以木塊和鐵塊在水中的狀態為例,學生可以觀察到相同體積的木塊浮在水面而鐵塊沉入水中,這時教師提出問題“是什么原因讓木塊漂浮和鐵塊沉底?”,學生回答是“重量”。接著教師用天平秤出同等重量的木塊和鐵塊,并將它們分別放入水中,仍然是木塊漂浮而鐵塊沉底。這時教師再像學生提出問題“是什么原因讓木塊漂浮和鐵塊沉底?”,學生無法回答,并對教師實驗的科學性提出質疑,這時教師讓學生帶著質疑與自己一同進行密度知識的學習,最終完成對學生質疑的解答,讓學生學習到“重量=密度*體積”的知識點,讓他們在完成知識學習基礎上,實現對質疑精神的有效培養。
2.培養學生“實踐出真知”的科學精神。在科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實踐出真知”是最基礎也最重要的理念。教師在進行物理知識教學環節中,可以通過培養學生“實踐出真知”的科學精神,來實現對他們創新能力的培養。例如在進行《科學探究物質的比熱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說出一些物質的比熱容,然后讓學生通過實驗來得出具體數據,然后通過對教師說列出的比熱容對比,來發現教師所存在的幾點錯誤。以此來讓學生認識到即使是老師也可能出現錯誤,任何事情只有經過科學實踐才能夠獲得準確的結果,以此來培養起學生“實踐出真知”的科學精神,也為他們的創新能力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實現初中物理學科的基礎教學目標,還能夠為素質教育理念的貫徹與落實帶來支持。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設計者,其必須要發揮出自己對于學生的教學引導作用,通過自己科學的教學設計,來引導學生去質疑、去探究、去實踐的精神,從而真正實現對他們的創新能力培養,為學生的創新能力形成與全面素質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季園媛.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及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7(10):35-36.
[2]王秀婷.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淺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