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處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社會處
過去一年,全省健康產業發展成效顯著,由一批特色小鎮、產業基地、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組成的健康產業“四個一批”發展載體發揮了重要作用,正加快成為健康產業發展主陣地
2017年,全省健康產業發展成效顯著,健康產業總產出為6483億元,增加值達2597億元,分別較2016年增長10.31%和14.76%,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至5%。由一批特色小鎮、產業基地、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組成的健康產業“四個一批”發展載體①2017年省健康服務業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公布了《全省健康產業“四個一批”重點培育清單》,支持各地培育建設一批特色小鎮、一批產業基地、一批重點企業和一批重點項目,以強化健康產業發展的載體支撐。發揮了重要作用,正加快成為健康產業發展主陣地。為全面掌握“四個一批”的培育建設情況,評估“四個一批”建設成效,進一步做好載體培育服務工作,浙江省發展改革委聯合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開展了“四個一批”的監測評估工作。監測報告主要內容如下:
截至目前,全省三批次106個創建類特色小鎮中,共有健康小鎮9個,主要分布在杭州、寧波、舟山、臺州、溫州等大灣區規劃建設區域(圖1),并將在未來四年內(2018-2021年)陸續建設完成。過去一年中,健康小鎮建設高質量推進,主要取得了以下幾方面成效。
全省特色小鎮考核,健康小鎮表現良好。2016年全省特色小鎮考核,磐安江南藥鎮被評為年度優秀小鎮;嘉興馬家浜健康食品小鎮、桐廬健康小鎮、舟山定海遠洋漁業小鎮、溫州甌海生命健康小鎮、富陽藥谷小鎮被評為年度良好小鎮。2017年考核,杭州東部醫藥港小鎮、磐安江南藥鎮被評為年度優秀小鎮;椒江綠色藥都小鎮、富陽藥谷小鎮被評為年度良好小鎮。
累計投資進程近半,特色產業投資占比較高。2015-2017年,健康小鎮累計完成投資額243.49億元,占總投資額的46.69%。2017年當年特色產業投資74.6億元,占比為79.8%,民間投資54.6億元,占比46.87%,均超過特色小鎮建設要求。

圖1 健康類特色小鎮空間分布圖

圖2 創建類健康小鎮累計完成投資額及占比情況圖
企業軟投入較高,健康小鎮更加注重科技創新。2017年,健康類特色小鎮企業軟投入(主要包括科研費用、知識產權費用、信息化費用、人力資本、組織管理費用)達13.6億元,鎮均軟投入1.7億元,在八大萬億產業類中均排名前三,僅次于信息經濟類和高端裝備制造類小鎮。
產業金融合作增強,健康小鎮與金融小鎮實現精準對接。在2017年“金融特色小鎮浙江省活動”中,健康小鎮與10家省級金融特色小鎮積極對接,深入開展資本與項目的直接對話。其中,嘉興馬家浜健康食品小鎮、桐廬健康小鎮、椒江綠色藥都小鎮等分別與南湖基金小鎮、運河財富小鎮、西溪谷互聯網金融小鎮等達成合作意向或開展直接合作,產業與金融實現精準對接、協同發展。
全省共有17個健康產業基地納入“四個一批”培育清單,主要集中在浙江中部和北部,除寧波、舟山、溫州、麗水外,其余地市均有所分布(圖3)。目前已有蘭溪天然藥物產業基地、新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8個示范基地完成建設,其余將陸續在2018-2021年期間建設完成(表1)。2017年,17個健康產業示范基地實現總產值885.33億元,共集聚省級以上重點項目44個,吸引國千人才81人,省千人才90人,全年科研與試驗經費占比達10.88%。

圖3 健康產業示范基地空間分布圖

表1 健康產業示范基地建成期限匯總表
生物醫藥類產業基地呈現良好勢頭。全省健康產業基地中70%以上為藥品和健康食品類基地(圖4)。其中,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健康產業示范基地、東部健康產業園、新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臺州化學原料藥產業園等生物醫藥類產業基地畝均產值超300億元,位居全省前列。中國歸谷嘉善科技園、安吉健康醫藥產業園、莫干山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東部健康產業園等基地科研與試驗經費占比超20%,研發投入力度較大。

圖4 健康產業示范基地行業類別圖
健康產業重點企業包括健康產業重點企業59家①《全省健康產業“四個一批”重點培育清單》包括健康產業重點企業60家,由于浙江天新藥業于2017年遷離浙江,本次納入統計的重點企業59家。,其中非醫療類企業49家、社會辦醫類企業10家。
從整體經營狀況看,主營業務收入及稅收貢獻大幅增長。49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由2016年的610.74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720億元,增幅達17.89%;稅收貢獻由2016年的51.25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63.58億元,增幅24.05%。
從個體經營狀況看,七成企業經營向好。49家企業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上漲的有38家,稅收貢獻上漲的有34家,兩項指標均上漲的有30家,分別占總數的77.55%、69.39%和61.22%。其中,浙江新和成、浙江迪安診斷、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浙江青蓮食品等四家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規模超過10億元;浙江醫藥、浙江仙居制藥、浙江海正藥業稅收貢獻增長超過1.5億元,業績表現最為突出。

圖5 2016-2017年重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及稅收貢獻增長規模分布

圖6 2016-2017年重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及稅收貢獻增長率分布
總體而言,社會辦醫類重點企業代表了全省社會資本辦醫的最高水平和和優質品牌。2017年10家重點企業累計完成投資9.1億元,建設床位規模達5889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593人,其中高級職稱551人,約占總數的12%。擁有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專科8個,國家級和省級基地個數5個,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科技進步獎26個。全年診療人次共計261.6萬人次,入院人數達110941人。

圖7 重點企業分布圖
健康產業重點項目包括非醫療類項目80個,社會辦醫項目20個。由于投資主體變動等原因,浙江奧比特生命科學研究院、南潯國際香草產業園項目、海正大健康項目等3個非醫療類項目停建或取消,納入本次統計為77個非醫療類項目,20個社會辦醫項目。
非醫療類項目建設總投資625.6億元,截至2017年底共完成總投資216.2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06.7億元,占比95.6%;預期畝均產值為602萬元。目前已經建設完成歌禮藥業(浙江)有限公司1.1類抗慢性丙型肝炎新藥ASC08產業化、浙江國際賽車場等12個項目。
從投資進度來看,多數項目進展順利。投資金額過半的有39個,建設時間過半的有55個,分別占總數的50.65%和71.43%。

圖8 重點項目投資進度分布
從畝均效益看,健康信息類、藥品與健康食品類項目效益較高。信息技術支撐健康養老產業創新與應用項目畝均效益高達3306萬元,排名前十位的主要是健康信息類、藥品與健康食品類項目。

圖9 重點項目畝均效益top10(萬元/畝)
社會辦醫類項目20個,項目預計總投資101.5億元,截止到2017年底完成投資26.31億元,完成率為26.0%,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5.2億元,占比95.8%;項目總建設床位規模9038張。目前已建設完成全程國際健康醫療、桐鄉新華醫院新建項目和衢州骨傷科醫院遷建等3個項目。其中,全程國際(MedicalMall)項目通過D2B2C的商業模式創新,打破傳統醫療壁壘,實現“醫療平臺的共享”,使得浙江在共享醫療領域走在全國前列。

圖10 重點項目分布圖
在當前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浙江健康產業“四個一批”載體發展還存在著平臺能級不夠高、人才集聚不夠強、土地要素保障難、部分項目審批難、政策瓶頸突破難等問題。結合袁家軍省長“應加強健康產業發展的謀劃與政策精準支持”的批示,省發展改革委將聯合相關部門,切實加強對健康產業發展和“四個一批”載體建設的精準支持。
謀劃實施重點產業平臺能級提升工程。按照重點打造、分批推進的原則,聚力基礎扎實、條件成熟的健康特色小鎮、示范基地,打造1-2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型健康產業集聚區。
切實筑強健康信息服務平臺。全面推進“浙江健康云”建設,完善全省健康信息服務框架,加快建設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夯實健康大數據發展基礎。加快健康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謀劃建設浙江省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構建健康大數據相關的公共技術平臺和管理平臺,建成公共服務集成、專業服務支撐和應用創新推廣于一體的健康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體系,爭創國家級健康大數據試點基地。
研究突破制約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瓶頸。圍繞醫療器械和藥品進口注冊審批、創新藥臨床試點基地建設、細胞治療、大型醫療設備配置審批、重大項目新增用地計劃指標等方面,明確下一步政策突破的主攻方向,加強對健康產業各重點行業發展的精準支持。
研究制定健康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專項政策。聚焦醫療服務、健康養老、生物醫藥等領域專業人才和產業復合人才,加強對健康產業重點領域人才引進和培育的精準支持,促進健康產業相關領域人才集聚。
研究建立健康產業發展監測評價的長效機制。完善健康產業監測評估制度,建立健康產業“四個一批”數據定期報送與監測評估的長效機制,加強對健康產業發展動態管理的精準支持和對健康產業“四個一批”載體的精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