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秀 曹旭 王洪祥
摘要 根據1960—2010年長海縣日照資料,分析近50年長海縣日照時數年、季、月變化特征。結果表明,長海縣日照時數總體變化趨于平穩,年際差異大,氣候傾向率為-37.74 h/10年,減少趨勢不明顯。長海縣四季日照時數差異明顯,日照時數由多到少依次為秋季、夏季、春季和冬季,季日照時數變化不明顯,整體與年變化規律一致。月日照時數呈拋物線變化,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
關鍵詞 氣候特征;日照時數;遼寧長海;1960—2010年
中圖分類號 P422.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4-0206-01
Abstract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data of sunshine in Changhai County from 1960 to 2010,the annual,seasonal and monthly sunshine hours change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change of sunshine hours in Changhai County tended to be stable,with large differences in individual years.The annual rate of change was -37.74 h per 10 years,and the decreasing trend was not obviou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nshine hours among four seasons in Changhai County.The sunshine hours from most to less was autumn,summer,spring and winter,and the seasonal sunshine hours change was not obvious,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annual change overall.The monthly sunshine hours showed a parabolic change,which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Key words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unshine hour;Changhai Liaoning;1960-2010
長海縣處于亞歐大陸與太平洋之間的中緯地帶,陸域面積142 km2,海域面積10 324 km2,屬北溫帶亞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季風明顯,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在10 ℃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7.1 ℃,最低氣溫-15.9 ℃。受海洋氣候影響,長海縣晝夜溫差較小,無霜期長,為220 d。長海縣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639 hm2,其中糧食及大豆播種面積576 hm2,蔬菜63 hm2;全年糧食總產量2 640 t,蔬菜產量2 643 t;年末果園面積70 hm2,果樹株數43 440株,水果產量336 t。由于長海縣為海島縣,陸地交通不發達,導致瓜果蔬菜遇到惡劣天氣價格齊漲,因而開展日照研究為農作和瓜果蔬菜種植提供技術支持非常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根據大連市氣象信息中心資料室資料和遼寧省累年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提取1960—2010年長海縣日照資料進行核對和加工,對近50年長海縣各月日照時數進行相關函數和統計學分析。
年日照變化特征采用線性傾向估計法[1-2]。直線最常用來表征氣候變化的最大時間尺度的演變趨勢,直線的波長為無窮大,能反映最大的氣候因素對局地氣候變化的作用(即反映大型氣候因子的綜合作用),常根據線性回歸的函數變量來分析日照時數的總體變化趨勢[3-5]。季日照變化和月日照變化利用線性統計分析,利用折線圖和柱狀圖形象化展示其分布特征。
2 結果與分析
2.1 日照時數年變化
由圖1可知,1960—2010年長海縣日照年變化總體趨于平穩,年日照時數先增加后減少,個別年份變化無相關性。從5年滑動平均來看,5年變化規律與年變化規律相符,呈先增后減狀態。根據年日照時數變化函數y=-3.773 6x+2 821.8可知,長海縣年日照時數氣候傾向率為-37.74 h/10年,即每10年長海縣日照時數減少37.74 h,整體變化波動較小。1978年日照時數最大,為3 054 h;2003年日照時數最小,為2 303 h,年際差異大。由此可知,近50年長海縣年日照時數總體變化趨于平穩,年際差異大,氣候傾向率為-37.74 h/10年,減少趨勢不明顯。
2.2 日照時數季變化
分析近50年長海縣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月至翌年2月)日照時數(圖2)可知,長海縣四季的日照時數差異明顯,日照時數由大到小依次為秋季、夏季、春季和冬季。近50年長海縣四季日照時數變化不明顯,整體與年變化規律一致。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日照時數分別為2 329、1 493、753、619 h,秋季日照時數約為冬季的4倍。
2.3 日照時數月變化
由圖3可知,長海縣1—12月日照時數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月日照時數最大為325 h(6月),月日照時數最小為201 h(1月),二者相差124 h。日照時數最多的月份分別為6月、8月和9月,日照時數最少的月份分別為1月、2月和7月,月日照時數與對應季節的日照時數變化基本一致。由多項式變化曲線可知,月日照時數呈拋物線變化。
3 結論
1960—2010年長海縣日照時數年變化總體趨于平穩,年際差異大,氣候傾向率為-37.74 h/10年,減少趨勢不明顯。長海縣四季日照時數差異明顯,日照時數由多到少依次為秋季、夏季、春季和冬季,季日照時數變化不明顯,整體與年變化規律一致。月日照時數呈拋物線變化,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
4 參考文獻
[1] 普卓瑪,羅布.西藏自治區定日縣近30年日照變化特征[J].農技服務,2013,30(4):409-412.
[2] 陳碧輝,張平,郝克俊.近50年成都市日照時數的變化規律[J].氣象科技,2008,36(6):760-763.
[3] 張智,林莉,孫銀川.銀川市日照時數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干旱區研究,2006,23(2):344-348.
[4] 魏鳳英.現代氣候統計診斷與預測技術[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9.
[5] 楊波,王洪祥,卞若玢,等.1981—2010年大連市旅順口區日照變化特征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6(16):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