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濤
【摘 要】:目的:研究優質護理服務在腦梗塞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護理措施。方法:選取我院腦梗塞患者78例,按照入院順序奇偶數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常規組各39例,常規組采用日常常規性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對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不良情緒、生活質量評分與運動能力評分以及臨床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服務后,患者SAS評分與SDS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與運動能力評分也明顯高于常規組,臨床護理總滿意率也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腦梗塞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能有效紓解其自身不良情緒,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使其運動能力得以顯著提高,從而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腦梗塞;應用效果;護理措施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cerebral infarction nursing. Methods: A total of 78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routine group according to odds and even number of hospital admissions. Each group received 39 routine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erformed quality nursing car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adverse emotions,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athletic ability scores, and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After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s,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exercise ability score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total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s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ir own negative emotion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make their exercise capacit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reby im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and improving the satisfaction of clinical care, wit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cerebral infarction; application effect; nursing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就是腦梗塞,其往往在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腦梗塞指的是患者腦部動脈血管出現異常硬化,由外界各項因素導致血栓阻塞血管,使得患者血液循環系統中斷,相應的腦組織長時間處于缺血缺氧狀態,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影響,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可能導致死亡。因此,對腦梗塞患者采取科學合理、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是很重要的。有研究指出,對腦梗塞患者在治療期間采用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能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使得其自身治療依從性得以顯著提高,改善護患關系,使得最終治療效果較為理想。為分析優質護理服務在腦梗塞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護理措施,本院展開相關研究,如下:
1 資料和相關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療的腦梗塞患者78例,采用入院順序奇偶數隨機分組,每組39例。78例患者均為腦梗塞,符合診斷標準。實驗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齡62-79歲,平均年齡為(58.92±3.14)歲;病程2-20h,平均病程為(6.52±1.34)h;常規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為(57.3±4.5)歲;病程1-18h,平均病程為(6.87±1.05)h。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說明可進行比較研究。
1.2 護理方式
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具體護理方法如下:(1)心理護理:患者在治療期間往往會有緊張、焦慮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緒,因此相關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紓解患者的緊張、抑郁以及煩躁等負面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要與相關家屬溝通,給予患者較多關懷,讓患者能感受到關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治療依從性,使得最終的治療效果較為理想。(2)病房與飲食護理:相關護理人員要不斷優化自身的專業技能,以患者實際病情為關鍵點,為患者營造良好的病房環境,保持呼吸順暢,確保病房溫度與濕度都較為適宜,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同時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營養搭配均衡,多食用蔬菜瓜果以及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不食用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并且在治療時間避免抽煙喝酒。(3)健康宣教護理:護理人員要科學合理的開展健康教育指導工作,主動告知患者關于該疾病的知識,通過健康講座等方式讓其了解到相關不良反應和護理措施,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得以顯著提升。(4)并發癥護理:腦梗塞患者較為常見的并發癥為腦疝,因此相關護理人員要嚴密監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如血氧飽和度、呼吸以及脈搏等,對患者瞳孔對光敏感度或反應度進行觀察,在患者出現惡心嘔吐、意識障礙以及頭暈等癥狀時要及時告知相關醫師進行處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對患者做好翻身或拍背等護理措施,仔細觀察患者皮膚,如果有出血點出現時,應該對患者立即停止使用藥物。(5)其他護理:相關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囑咐患者合理用藥,有效防止患者在用藥時出現不良反應。護理人員要科學合理的指導患者開展肢體鍛煉,促進血液循環,提升自身免疫力,促進病情恢復,最終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另外,患者出院后,相關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定期指導腦梗塞發病機制以及治療方法,通過電話回訪的形式詢問患者近期生活以及工作情況,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告知其遵醫行為的重要性,定期到醫院復查,并且在發現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到醫院處理[1]。
1.3 護理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不良情緒、生活質量評分與運動能力評分以及臨床護理滿意度
不良情緒: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為參照標準,統計護理前后兩組患者SAS評分與SDS評分,SAS評分與SDS評分越低,護理效果越顯著。
生活質量評分與運動能力評分:統計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以及運動能力評分,評分越高,護理效果越顯著[2]。
臨床護理滿意度:兩組患者在出院時填寫本院自制的健康問卷調查表,分為滿意、良好以及不滿意三項,總分為100分,護理總滿意率越高,護理效果越顯著。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23.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臨床護理滿意度以n(%)表示,卡方檢驗。不良情緒、生活質量評分以及運動能力評分用()表示,t檢驗。對比有統計學意義參照P<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良情緒對比
實驗組采用優質護理服務后,腦梗塞患者SAS評分與SDS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與運動能力評分對比
實驗組采用優質護理服務后,腦梗塞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與運動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詳情見表2。
2.2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對比
經過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總滿意率(97.44%)明顯高于常規組(76.92%),P<0.05,詳情見表3。
3 結論
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就是腦梗塞,病情極易反復,具有多發性的顯著特點,往往在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從臨床實際情況來看,該疾病的主要發病機制是外界因素對患者腦組織血管造成堵塞,血液流通不順暢,導致腦組織長時間處于缺氧或缺血狀態,如果不能對患者采取早期治療,則會導致患者出現語言障礙、肢體障礙、聽力障礙或視力障礙,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影響。其次,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呈上升發展趨勢,相應的對保健意識在不斷強化,但是過量吸煙飲酒導致該疾病逐漸向著年輕化方向發展。老年腦梗塞患者主要發病機制為高血壓,一般情況下發病時間比較早,患者如果不能對自身疾病有正確認知,對所服用的降壓藥物不能進行系統化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則導致相關藥物損傷腦動脈血管,腦血管出現異常的同時,管腔變窄,最終導致患者發生腦梗塞。中青年腦梗塞主要發病機制是患者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再加上過度吸煙喝酒,導致腦梗塞的發生。
大量研究數據表明,腦梗塞患者在治療期間采用優質護理服務能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預后情況,提高治療依從性。優質護理服務以患者實際病情為重要理念,遵循全面化、科學性以及合理性等基礎原則,優化護理人員專業技能,從而顯著提升護理人員自身的護理專業水平,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其次,患者在住院期間往往極易出現緊張、焦慮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緒,相關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的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善于傾聽患者的心聲,及時紓解其自身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的治療效果,有效改善護患關系,讓其積極主動的配合相關醫師進行治療,從而顯著提高治療依從性。相關護理人員在實際護理過程中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實際情況,注重健康宣教,不斷優化患者的整體認知度以及治療依從性。另外,相關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營養搭配均衡,幫助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相關護理人員要正確指導患者進行合理訓練,強化自身免疫力,病情合理控制恢復期間,多鼓勵患者自主完成日常活動,如穿衣洗漱等,同時在患者出院后囑咐患者定期到醫院復查,并且定期進行電話回訪,讓患者對自身身體變化進行嚴密觀察,在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到醫院處理[3]。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服務后,患者SAS評分與SDS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與運動能力評分也明顯高于常規組,臨床護理總滿意率也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由此可證:對腦梗塞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能有效紓解其自身不良情緒,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使其運動能力得以顯著提高,從而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曲靜. 腦梗死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價值評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6(2):259-261.
繆春燕. 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老年腦梗塞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 醫學信息, 2016, 29(4):113-113.
胡冰花. 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老年性腦梗塞護理中的作用分析[J]. 飲食保健, 2016, 3(1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