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倩
【摘 要】目的:探討綜合性護理在兇險型前置胎盤剖宮產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文以2016年10月到2017年9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47例兇險型前置胎盤剖宮產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終止妊娠的圍手術期綜合性護理方法進行探索和研究。對所有研究對象做好術前綜合護理和術后綜合護理(觀察病情,導管護理,疼痛護理和心理護理),為了防范手術后再出血的危險,加大了對藥物治療的觀察和護理。結果:47例患者全部順利完成手術,其中有2例感染,5例在生產后大出血、進行了子宮全切手術,新生兒出生Apgar評分為8.5~10分,47例母嬰都康復出院。結論:綜合性護理能有效降低兇險型前置胎盤患者手術感染率,大大減少了術中的出血量,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明顯減少。
【關鍵詞】兇險型前置胎盤,剖宮產,圍手術期,綜合性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兇險型前置胎盤患者之前曾經做過剖宮產,而此次妊娠是前置胎盤,并且附著于原子宮切口部分。兇險型前置胎盤容易導致胎盤植入,進而引起患者術中大出血,嚴重者甚至于需要通過摘除子宮方可得以救治,對產婦的生命安全產生很大的威脅。隨著選擇剖宮產患者和剖宮次數的不斷增加,兇險型前置胎盤率也隨之上升。對于兇險型前置胎盤患者來說,剖宮產是終止妊娠唯一且最合適的方式。為了保證母嬰生命安全,充分的圍手術期準備和適當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輔助措施。本文選擇了2016年10月到2017年9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47例兇險型前置胎盤剖宮產患者為研究對象,對他們進行了綜合性護理,探討其對兇險型前置胎盤患者行剖宮產術的護理效果性。以下是觀察結果。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6年10月到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47例患者都是經過臨床表現、病史、B超和MRI被診斷為兇險性前置胎盤,需要進行剖宮產。患者年齡25-40歲,平均年齡32.5;懷孕周期31-41周,平均36周;剖宮產次數1-2次,距上次剖宮產時間3-4年,其中流產次數為1-2次;并發胎盤植入占38%,有18例,術中出血量 700-5800ml,平均出血量2800ml;其中5例為大量出血,出血量達3800-5800ml,因止血困難進行了子宮手術;新生兒出生Apgar 評分為8.5-10分,新生兒都存活,患者都在術后5-10天康復出院。
1.2 護理方法
1.2.1 術前綜合護理
術前準備。相對于一般剖宮產,兇險型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出血量會高很多,要做好術前準備,降低患者兇險程度。給患者補充含鐵制劑和注射促紅細胞生長素,改善其造血功能,使患者能在手術前做好貯血和配血的準備。制定大出血和切除子宮方案,各部門針對患者具體情況,制定手術的治療及搶救方案。準備好各種急求藥品(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卡孕栓、欣母沛、纖維蛋白質)和器材(氧氣、呼吸機、碘酒仿紗條)和各種止血藥以及材料。
1.2.2 術后綜合護理
(1)術后大出血和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措施。 剖宮產術后24H 內是產后大出血的非常危險時段,所以要對術后24-48H 的患者進行持續的心電監護,觀察患者意識情況、面色、皮膚溫度、子宮收縮、尿量和陰道、宮腔、腹腔的出血情況;及時采集和檢查血液,遵從醫生的囑咐進行血液有效成分補給,并嚴密觀察患者的DIC指。一旦發生患者大出血情況,應馬上進行搶救行動。術后患者還可能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為了避免這情況,患者麻醉藥消散后,指導其進行下肢活動,在家人或醫護人員幫助下對腿部肌肉和腳裸進行運動以及翻身,有利于增加下肢血液循環;叮囑患者多攝入水分,血液的黏稠性會下降。47例研究對象中有5人術后出血,經搶救應急小組的積極搶救,均轉危為安;均無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
(2)避免術后感染。術后腹部傷口和陰部會很容易感染,必須做好無菌護理。對于腹部傷口的敷藥要時刻保持其清潔度和干燥性,如果傷口滲血和滲液,及時替換;指導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陰道清潔,告知患者要定時更換會陰墊。一般術后患者都會留置導尿管,為了避免尿道感染的幾率,鼓勵其增加水分攝入,促進排尿,同時對尿道的護理更加細致。
(3)心理和飲食護理。一般患者術后會產生緊張和焦慮的負面情緒,著會影響到患者的康復進度。醫護人員要通過不同的方法,緩解患者緊張和焦慮的心情。術后告知患者其手術情況,指導患者如何調節心理,同時提醒家屬注意鼓勵和關護患者,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其對康復治療有積極的態度。尤其要注意對子宮切除患者的心理疏導,告知患者切除子宮對其自身生活質量不會產生影響,寬慰其不良心理,積極理性配合醫護人員進行產后護理。術后患者剛開始只能吃流質和半流質食物,然后再慢慢恢復正常食物。醫護人員要囑咐患者和患者家屬飲食要清淡,多食用高纖維和高蛋白的食物,少量多餐。
2 結果
47例研究對象全部順利完成剖宮產圍手術,終止妊娠。5例(10.6%)患者產后大出血,出血量3800-5800mL,平均出血量2800mL, 進行了緊急和大量的輸血,但因止血困難,進行了子宮全切手術;2例(0.04%)術后感染。新生兒全部存活,出生體重1856-4078g, 平均體重2967g.Apgar評分8.5-10分,平均評分9.25分。患者都在剖宮產手術后5-10天康復出院,平均住院時間7.5天。
3 討論
兇險型前置胎盤的患者很容易發生大出血和其他并發癥,對產婦的生命安全存在極大的威脅。剖宮產孕婦發生前置胎盤的幾率是5倍,而且隨著剖宮次數的增加,出現胎盤植入的幾率越大。對于兇險型前置胎盤的產婦,應充分做好產前準備和護理;術后做好大出血和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措施,密切觀察患者病情,避免發生感染,做好術后的心理和飲食護理。47例兇險型前置胎盤產婦的剖宮產術都圓滿完成,雖然出現了2例術后感染和5例產后大出血,但經過各方面的治療和綜合性護理后,全部都康復出院。在此次研究中,有以下的結論:(1)對于兇險型前置胎盤的產婦,醫務人員應該盡快確診,制定適當的分娩計劃和搶救方案,并與患者以及其家屬進行心理輔導,安撫工作,幫助患者消除緊張和恐懼感,建立起進行治療的積極態度。(2)醫療小組做好術前準備,儲備好血液,配好手術中所需血液和各種急救藥品及物品,制定好大出血的緊急預案。(3)加強對術后會發生的大出血、下肢深靜脈血栓、感染的預防,密切觀察患者術后的身體狀況,做好各種容量管理、管道護理和藥物治療。(4)做好患者及其家屬心理輔導,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穩定患者的情緒,提高對兇險型前置胎盤的認識,提高其治療信心。
綜上所述,綜合性護理在兇險型前置胎盤宮產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有效降低其對產婦的威脅性。
參考文獻
郭新洪,1例兇險型前置胎盤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3):226-227.
陶曉琴,兇險型前置胎盤的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