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奕含
一、第二課堂對高校學生社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實現
高校學生社團是由一批興趣相同、目標一致的學生組織,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運用傳統的課堂授課形式,而要通過多元化方式引領當代大學生。第二課堂教育的展開能夠對大學生生涯規劃,興趣愛好進行指導。在第二課堂的基礎平臺上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文化活動中,進而形成全新的學生組織。
2.有利于高校文化建設的完善
中國高校教育長期以學生的第一課堂為判斷基準。學生社團組織是校園文化的有效載體,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生力軍,是學生第二課堂的主要陣地[1]。在高?!傲⒌聵淙恕钡谋尘跋?,第二課堂豐富了學生課余文化生活,培養大學生社會交往能力,提高了學科專業水平,其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并且發揮著積極向上的思想教育作用。
3.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大力推進發展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培育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意識與創新思維能力,將是展開第二課堂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第二課堂活動著重于大學生的個性特點、統籌規劃,且活動的內容豐富、形式多變與社會經濟、科學文化的發展存在緊密的聯系,對大學生的吸引力極大,能夠達到教育、指導與培養的目的,更是長遠發展的眼光和追求創新意識的著力體現。
二、高校大學生社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困難
1.學生社團存在重娛樂、輕思想的傾向
高校應該多開展理論學習,創辦此學術研究為基礎的學生社團。一些理論學習型社團活動也充斥著趣味性、娛樂性和功利性,忽視了理論學習活動的目的性和嚴肅性[2]。高校應調整社團固有現象,引導大學生校園學風和校園思想。
2.社團活動數量與質量不成正比
活動中社團成員的權益得不到保障,舉辦活動片面追求影響和效果等,種種原因導致社團活動數量與質量不成正比,使之失去了社團活動的真正意義。學校一直鼓勵學生社團發展具備自身特色的活動,也希望社團既可以樹立良好形象,又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學生關注并參與其中,從而引導學生社團科學發展。
三、基于第二課堂的高校大學生社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徑
1.加強學生社團的組織建設,培養學生自主能力
學生社團需要長遠發展的眼光和追求創新的意識,這就要加強社團自身的組織建設。一個社團需要有一名具有較高政治理論水平的思想政治導師,對大學生社團活動質量進行指導。在高校社團管理組織上,社團管理不僅需要人員組織,更需要相應社團管理條例,社團成員也應該履行相應職責。在管理體系上,高校組織和管理應把組織權力還給學生,社團建設要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同時,高校社團應采取自主為主、指導為輔的方式,促進高校社團發展。
2.利用新媒體技術,推動學生社團文化建設
隨著新媒體快速發展,高校大學生社團形式多樣,實現了線上線下的相互連接,擁有不同專業、不同特色的社團組織充分順應了各種專業大學生對文化活動的需求,利用新媒體開展社團活動,使學生以多元化形式參與到活動里。在“互聯網+”的前提下,大學生社團可以根據參與度而科學調整社團形式和內容。同時,思想政治導師可以根據新媒體平臺觀測思想導向,隨時對活動進行指導。
在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學生群體的內生性要求多樣化的發展,新形勢的社會轉型也對高校培養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第二課堂的基礎上潛移默化地了解學生動態,引導學生思想,讓學生深入認識社團的內涵、意義、目的、形式,從而推動了大學生社團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王 珍.試論高校學生社團組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南昌高專學報,2012(2).
[2]蔣滿元.對現階段高校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中存在的相關問題的思考[J].菏澤學院學報,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