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坤
摘要:目前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對高職院校的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力度不夠。高職院校學生的就讀目標就是為了將來的就業,因此,當前我國高職院校需要將教學重點向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向轉移。對于一些高職院校來說,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更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進行分析,提出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和路徑,以期提高高職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水平,使學生在畢業以后能夠高質量就業,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和人民。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 職業生涯規劃 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4-0122-02
近幾年,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大學畢業生的數量急劇上升,然而就業崗位卻并沒有隨著高校畢業生數量的增多而大幅增多。我國相關的管理部門也和高校聯合起來,加快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主要改革重點是以社會職業需求為導向,對大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雙重教育,從而幫助高職院校大學生在畢業后能夠更快地適應社會,提高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質量。高職院校的大學生由于有著更強的就業需求,因此就更應該多了解近幾年我國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在大學期間就應當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好規劃,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和探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和路徑是極為重要的。
一、高職院校開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相關教學任務的必要性
由于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較為靈活和多變的學科,因此在開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過程中,需要將學生的課內專業技能培養和課外實踐技能培養相互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對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偏向于人文科學學科,其性質也較為特殊,因此大學生在加強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這樣才能成為具備專業素養和思想政治素養的高素質人才。同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道德建設,而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和社會觀。因此,在高職院校教育當中,不僅要加強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教學,也要加大力度開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著一些問題,順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才能夠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培養質量。
二、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
目前來看,我國眾多高職院校對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課程存在著一些問題,大多數是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等專業課,導致重專業、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象較為普遍。
1.就業指導課程設置不合理
為保證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率,許多高職院校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有很大幫助,但存在職業生涯規劃理念落后、職業發展目標定位不清晰的問題,同時,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大三就要外出實習,這就壓縮了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課程。此外,由于大學生在校期間課程編排較滿,因此專業課程和實踐操作課程幾乎占據了所有的課程安排,導致大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少之又少。
2.高職院校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專業教育相對分離
應該將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專業教育相結合,培養優秀人才,因此高職院校也要承擔起對大學生進行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責任。在高職院校中,學校教育是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基礎和保障。但是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基地真實的實踐環境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會更具有說服力。然而,目前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高職院校和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基地的思想政治教育職責相互分離,二者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如果學校和基地能夠聯合起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設計出一個完整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系統,那么我國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效果一定會更上一個臺階。
三、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的方法和路徑選擇
根據我國相關部門出臺的政策性文件,我國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專業素養和就業素養兼得的優秀人才,通過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再加上新媒體的輔助,以此來促進綜合人才的培養,因此本篇文章提出以下方法和路徑。
1.加強與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相關的課程設置
我國高職院校課程中專業課占主導,導致重專業、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象較為普遍。同時由于大學生在校期間課程編排較滿,專業課程和實踐操作課程幾乎占據了所有的課程安排,導致大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少之又少。因此可以改革課程設置,適當增加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選修課程和課外實踐活動課程,也可以通過播放相關的紀錄片和電視節目來多方位提高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此外,高職院校也要注意引導大學生閱讀有關職業生涯規劃的文獻資料,以此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理論教育。
2.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基地和學校雙重培養教育
由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育基地是一種真實的實踐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大學生可以接受更為扎實和真實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因此需要為學生配備理論知識和道德品質都優秀的老師,老師的言傳身教,能夠對大學生產生更大的正面影響。此外,也要在基地活動中加強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例如:定期開展范圍較大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活動,保證高職院校學生的參與,最大限度保證教育質量。
3.將職業生涯規劃融入大學生活中
高職院校的學習生活具有階段性和整體連續性的特征,前后會有不同,但依舊是一個整體,因此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也應該按照高職院校學習生活的特征,將工作開展的階段性與整體性統一,同時要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因此,就應該在大學生剛入學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們的職業和就業意識。此外,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理論知識也不能單從課堂讓學生了解,在學生學習相關的專業課時,授課老師應當適當給學生講解本門課程所對應的未來就業方向,讓學生能夠鞏固之前樹立的職業意識。除此之外,學校也應當積極舉辦與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的活動,讓職業生涯規劃進一步落實。
四、結語
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個較為綜合的學科,因此在教育過程中,需要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培養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大學生在強化專業技能的同時,必須也要具有良好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素養,這樣才能成為具有專業和道德雙重素養的高素質人才。通過教育基地和學校的協作,才能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培養質量。這樣才能進一步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同時提高高職院校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素養,使學生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和人民。
參考文獻:
[1]陳曼道.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
[2]魏東初,梁漢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若干問題與對策[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2(6).
[3]莊秋婷.大一新生職業生涯規劃路徑探析——基于自我認知[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2013(7).
[4]孫凌.職業規劃與就業實務[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5]胡建宏,劉雪梅.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M].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