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霄霄
摘 要 幼兒教學有很多形式,由于幼兒階段的孩子對很多事物都感到好奇,所以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要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有關幼兒研究專家表示,打擊樂活動教學是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一種特殊形式,運用該種形式來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是很有效果的。打擊樂與孩子與生俱來的本能有著很多相似性。這種敲敲打打的游戲能夠讓孩子們在學習中擁有熱情,教師可以借助打擊樂來激發孩子們愛玩的天性。讓幼兒們在玩中學習,在玩中體驗童年的快樂。下面將會針對幼兒園打擊樂游戲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等內容進行具體的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 幼兒園 打擊樂 游戲化教學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8.070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forms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ing. Because children in early childhood are curious about many things, teachers must use interesting teaching methods when teaching young children. Only in this way can children's learning enthusiasm be better stimulated. The relevant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experts said that percussion activity teaching is a special form of kindergarten music teaching, and it is very effective to use this form to cultivate children's rhythm. Percussion has many similarities with the innate instinct of children. This kind of knocking and playing game can make children have enthusiasm in learning, and teachers can use percussion to stimulate the nature of children's love of playing. Let the children learn while playing and experience the joy of childhood in the play. The following will be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kindergarten percussion gamification teaching.
Keywords kindergarten; percussion; gaming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0 引言
在現階段的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們對音樂的興趣很重要,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注重對幼兒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并不僅僅局限于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和拼音等,家長們也意識到了業余愛好的重要性。實際上打擊樂是幼兒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打擊樂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形式。運用打擊樂可以更好地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因為打擊樂更具有動感,這與幼兒天生好動的性格十分相像,打擊樂動態化很強,幼師將打擊樂與幼兒教學完美融合到一起,這樣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學會如何把握節奏感,對于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幫助和意義。幼兒對于新鮮事物有著較強的好奇心,教師在引入打擊樂的時候一定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要逐步培養孩子對打擊樂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所以在實際的幼兒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打擊樂游戲化教學策略的實施與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出打擊樂的優勢和作用。
1 創設游戲化的故事情境
打擊樂教學的引入一定不要突兀,要循序漸進的引入,只有這樣才會更好地讓幼兒接受,以便于更好地發揮出打擊樂教學的優勢和重要性。良好的故事情境式幼兒教學的關鍵,為了能夠更好地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教師一定要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孩子們身處愉悅的環境中,這樣能夠更好地發揮出打擊樂教學的優勢。幼兒階段的孩子比較喜歡故事,有故事能夠讓孩子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師可以借助幼兒這一心理來對其進行教學。例如可以以“圣誕王國”的故事來引出打擊樂教學,話說每年的圣誕節圣誕老人都會為小朋友們帶來很多禮物,然而圣誕老人在準備禮物的時候花費了很多精力,當故事講到這的時候一定會充分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會令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這時候幼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輔助性教學課件來播放一些撒種子、修雪橇、鍛煉身體、包裝禮物的動作和聲音,因為這些聲音便于幼兒們區分。這些聲音在播放的時候一定要配備相應的音樂,如《Jingle beus》和《鈴兒響叮當》,這個音樂一出場就可以引出打擊樂教學了,這種逐漸引入的模式能夠更便于幼兒接受,也能夠更好地引入打擊樂游戲教學。[1]
情境模式的設置必定離不開教師與幼兒在動作方面的配合,教師可以將孩子分為春夏秋冬四組,每一個幼兒所承擔的任務也有所不同,在情境環境中教師可以為幼兒播放打擊樂,然后每一組幼兒在聽到自己節拍的時候做相應的動作,這樣既能夠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還能夠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剛開始教師可以讓所有的孩子都假裝睡覺,然后當聽到兩個音樂八拍后,讓孩子們“起床”,隨后相應的播放音樂A段、B1段、B2段、B3段音樂,每一段音樂都代表著一個季節,當播放到A段的時候,春天組的學生離開座位,并且開始表現圣誕老人騎雪橇的工作環節,然后當音樂編導B1段音樂的時候,夏天組的幼兒可以做撒種子的動作,每一個動作都要跟上節拍打相應的節奏,以此類推,這樣即可以培養幼兒節奏感,還能夠讓幼兒集中注意力去聆聽音樂,借助打擊樂來更好地實現游戲化教學,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環節中掌握打擊樂所帶來的樂趣。[2]
該種情境教學模式能夠讓幼兒參與到游戲化教學中來,不僅如此,還能夠激發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動手能力。在這種打擊樂教學過程中,幼兒始終都是處于一種扮演環節中,每一個幼兒都會發揮出自身的價值和作用,幼師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體驗成功,可見打擊樂游戲化教學在現代幼兒教學中發揮出了十分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2 打擊樂教學材料選取游戲化
幼兒教師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一定要注重材料的選取,因為打擊樂主要就是以樂器為載體來實現的一種藝術。在新課改理念的沖擊下,幼兒教師一定要注重打擊樂材料和游戲情境之間的融合,很多時候故事情境需要匹配相應的音樂,而音樂節奏也要與故事情境相搭配。另外幼兒階段的孩子對于很多話題比較敏感,所以在選取音樂的時候,也要注重考慮幼兒的心理,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材,為營造良好的游戲教學氛圍奠定堅實基礎。
為了能夠更好地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積極性,教師可以為孩子們播放一些日常生活中他們喜歡的動畫片,以此來激發幼兒的興趣,現階段比較受幼兒歡迎的動畫片有《熊出沒》、《小豬佩奇》、《喜羊羊與灰太狼》等,教師可以事先為幼兒們播放一段《熊出沒》片段,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然后將孩子們分為若干小組,每一小組都配備一些器材,然后教師向幼兒拋出一個問題:“敲擊哪種器材能夠模仿出光頭強用電鋸砍樹的聲音”?“哪種器材能夠模仿出熊二走路的咚咚聲”?這種問題一拋出會讓幼兒感興趣,也能夠激發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動手能力。器材中可以配備厚塑料盆、鋼絲球、筷子、瓷碗等,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器材經過敲擊、摩擦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引導幼兒開動腦筋、動手實踐,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感受音樂的節奏感,經過自己敲擊所產生的聲音更具有特殊性,能夠更好地激發幼兒的興趣。[3]
日常生活中很多形式都與打擊樂教學十分相似,教師在引導幼兒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懂得觀察生活中的細節,這樣能夠更好利用打擊樂來實現游戲化教學。打擊樂教學一定離不開動手和敲擊等環節,所以教師在利用打擊樂實現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重材料的選擇和題材的設置。例如談到年糕想必很多幼兒都非常喜歡吃,那么話題來了,人們在制作年糕的時候有怎樣的制作環節呢?在《年獸來了》當中曾經講到打年糕——炒年菜——滾元宵——打腰鼓等情節都包含了很多我國的民風、民俗。幼兒教師可以讓孩子們觀看此類視頻,然后將搟面杖和木碗發給孩子們,讓他們敲擊,感受兩者之間摩擦所發出的聲音,讓孩子們用來模仿打擊樂的特點和節奏感。在模仿炒菜聲音的時候,可以選擇不銹鋼勺子和盆,兩者之間進行摩擦能夠發出炒菜的聲音,這些微妙的細節能夠更好地體現出音樂的節奏感,讓打擊樂在游戲化教學中發揮出更多的價值。
3 利用肢體游戲開展打擊樂教學
上文中主要講述了利用一些生活器具來模仿打擊樂,讓幼兒感受音樂節奏的快感,而實際上如果不利用其它外界器具也能夠打出節拍。人的身體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的“節奏樂器”,人們通過拍手、拍肩膀、跺腳都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些聲音也可以是有節奏的音樂。教師可以帶領孩子們做一些“徒手游戲”,常見的游戲有拍手兒歌,這種游戲在現代化幼兒教學中較為常見,也比較受歡迎,很多幼兒教師都比較喜歡該種教學形式,因為其既簡單又便捷。“徒手游戲”能夠很好地調動幼兒的節奏感,通過身體之間的簡單扭動和拍打發出具有節奏的音樂,讓孩子們在動手過程中打擊出具有節奏的音樂。例如“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小孩穿花衣,你拍二、我拍二、二個小孩梳小辮,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小孩吃餅干,你拍四、我拍四、四個小孩寫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個小孩敲大鼓等。這些朗朗上口的兒童已經編成了“徒手游戲”,幼兒唱起來朗朗上口。[4]
很多幼兒教師在設置游戲化教學的時候過于枯燥,沒有認識到趣味性教學的重要性,實際上趣味性教學對于提升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是十分重要的,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常見的肢體律動音樂有《竹竿舞》,《竹竿舞》打擊樂演奏活動主要就是演示竹竿之間敲打所發出的聲音及動作等,將其引入到實際的幼兒打擊樂游戲化教學中,能夠避免傳統幼兒游戲教學中的枯燥,在調動幼兒動手能力的同時,還能夠培養幼兒的節奏感,為日后幼兒趣味性學習的發展開辟新路徑。打擊樂游戲化教學在現代化的幼兒教學發展中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幼兒教學也不能夠停滯不前,一定要跟上時代的潮流,只有這樣才能夠為我國未來社會的發展輸送更多高素質、全方面發展的人才。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論述了幼兒園打擊樂游戲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等內容,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在現代化的幼兒教學中,趣味性和游戲化的教學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而打擊樂作為一種演奏技能的表現形式,在現代化的幼兒游戲化教學中應用十分廣泛,運用該種教學形式,一定要注重材料和情境模式的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形式能夠更好地提升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對于調動幼兒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未來的幼兒游戲化教學中,幼師一定要幫助孩子獲得更美好的音樂感受與體驗,讓幼兒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巢悅.敲敲打打,其樂無窮——幼兒園游戲化打擊樂教學嘗試[J].視點·關注,2014(9):123-128.
[2] 鐘棕.幼兒園開展生活化教材打擊樂教學的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5(5):109-111.
[3] 鮑艷艷.幼兒園打擊樂游戲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讀與寫雜志,2016(4):103-111.
[4] 劉麗萍.開展幼兒園游戲化美術活動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3(4):1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