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蘭
摘 要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之下,現階段以創新創業能力為培養目標進行高校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既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同時也是各大高校改革發展的需求。進行創新創業教育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將創新理念帶入課堂,為學生傳授符合當下社會需求的知識和技能,啟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業精神,構設創業項目,模擬實踐創業過程,從中歸納總結,真正地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更好地啟發大學生創造性思維,投身創業事業,建立起長效的創新型就業機制。探索創新創業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思路和舉措,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和課程研究提供發展思路。
關鍵詞 創新創業 項目化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8.018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era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talents w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t the present stage is not only complying with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but also the demand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universitie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s carried out to stimulat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bring innovative ideas into the classroom, teach students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society, enlighten innovation awareness, cultivat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establish entrepreneurial projects, simulate the practice of entrepreneurship, sum up the general conclusion, and truly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In order to inspire the creative thin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devote themselves to entrepreneurship, a long-term and innovative employment mechanism is established. To explore the ideas and measures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and to provide development ideas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based; teaching reform
1 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課程理論化。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理論講授為主,案例分析與實踐教學環節較少,學生自主參與性較低,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激發以及創業能力的培養。
(2)教師知識層面狹隘。課程建設初期,任課教師處在一個學習成長的階段,對于創新創業知識的理解尚且不夠深入,教學內容設計能力有限,影響了教學效果。
(3)參與實踐性低。由于孵化基地建設不到位、項目導師隊伍建設不完善,教師指導項目和競賽的能力有限,影響實踐性教學的效果。
西京學院于2008年已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必修課,早于多數省內院校,課程內容中涵蓋創新創業部分,授課教師接觸創新創業教學內容較早;2012年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了創新創業選修課程創業管理。2016年學院修訂了《2016人才培養方案》,為適應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需要,教研室對創新創業課程教學大綱、授課計劃等基礎教學資料進行了修訂,對教師隊伍進行了教學方法和能力的培訓,強化了教師對新知識體系的理解與掌握,改進了教學方法,更新了引導學生學習的觀念。學院作為一所以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高等院校,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業技能的培養非常重視,鼓勵學生參加多項校級、省級、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和大賽,激勵了師生創新創業活動的熱情,在全院范圍內營造了良好的氛圍。這是我們進行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實踐基礎。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創新與創業課程已有完整的基礎教學體系,較為穩定的教師隊伍,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為教學改革的進行打下良好基礎。
以項目化教學理論與方法和創新創業教育前沿理論為指導,引導教師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行為和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支撐,突出重點,深化研究,解決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問題,確保創新創業課堂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2 創新創業教學問題的成因分析
(1)課程教學理論化。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理論講授為主,案例分析與實踐教學環節較少,學生自主參與性較低,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激發以及創業能力的培養。
(2)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創新創業課程以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的創新型人才為課程培養目標導向。課程建設初期,任課教師對于創新創業知識的理解和貫通不夠深入,教學內容和方法設計能力有限,影響了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
(3)學生參與實踐性低。項目化教學教師和導師隊伍建設不完善,教師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不夠,指導項目和競賽的能力有限,影響實踐性教學的效果。任課教師在參與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業實踐等,將創新創業活動項目貫穿在創新創業教育理論教學全過程的能力有待提高。
3 項目化教學改革的目標、思路與舉措
3.1 項目化教學改革的目標
總目標是革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服務學生;教師要學會反思,通過不斷實踐和反思,改進和創新;學生要做課堂的主人,作自我創新創業發展與提高的主人;課程設計上要注重探索實踐,教師與學生教學相長。切實提高課堂效果、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力爭在兩年內,教學改革、教學效果等方面形成顯著特色與優勢。
3.2 項目化教學的思路與舉措
(1)創新創業教育旨在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創新型人才,要兼顧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有效結合,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要將扎實的理論知識作為基礎,以扎實的理論知識為基礎,開展以賽促學活動。改進課堂教學設計,促進落實以學生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全面提高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素質。課堂教學內容以案例為主,收集包括校友的創業經典案例,以身說法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要有深度、廣度,要從社會的根本需要為出發點,結合學生的特性進行傳授,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開展多渠道的競賽項目活動,用競賽項目促進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啟發創新型思維,培養創業意識,用創業實踐、大賽以及創業項目的參與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來幫助同學們認識創業的過程。實施項目化教學,要堅持以實踐能力提升為核心,幫助學生樹立起創新意識,激發創業行為,愿意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建設起長效的創業就業新機制,做到理論在實踐中升華、提煉。
(2)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一方面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要著眼于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和發展服務,因勢利導促進發展學生個體的特長;課堂教學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把課堂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另一方面也要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教師從多個方面引導學生認識到課堂主體的地位,引導和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注重自我發展,激發他們的課堂學習參與意識,培養團隊體協作意識,促進學生敢于質疑和創新,在共同學習中增強自信、鼓足勇氣、磨練意志。
(3)制定課堂質量評價的基本要求。由評教師為主變為評教師和評學生并重,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糾偏、點評、總結、釋難。注重評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參與度、課堂設計教學結構的合理性、每個學生真正融入學習過程狀態、學生的探討交流展示效果、學生的提問、回答問題、作業、筆記、大作業、小論文、項目計劃書等練習、學生的創新創業基本素質、能力等評價維度的基本要求。
(4)以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的創新型人才為課程培養目標導向,強調學生思維的啟發性,重視學生的自主參與度。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有效結合。以課程群的實用性為理論講授出發點,以理論的應用性為項目開發的行為準則,以實踐總結優化為課程的深層目標,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有效結合,幫助學生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質性。
(5)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應該緊緊圍繞實踐育人環節,將創新型思維與時代要求融合,培養學生創業者精神素養,在可控的范圍內進行項目化實訓,真正地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創業過程當中,幫助學生構架優化創業項目,指導學生創業行為。以實踐性創業項目為抓手,開展實踐課程教育。從知識體系構設、創業過程的演練實施、創業成果分析等多方面展開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創業項目孵化為依托,落地大學生創業工作。突出實踐平臺建設,以項目化教學方式為基礎,全面推進創新創業理論知識教學與模擬實踐教學相結合教學新模式,拉近課堂教學與創新創業實踐之間的距離,提升學生創業實踐的熱情。
(6)以參與創新創業大賽做導向,將創業活動項目貫穿在創新創業教育理論教學全過程。助推大學生創業項目落地。在學校層面出政策與資金來支持在校大學生創業,為創業者提供創新創業平臺,幫助梳理創新創業相關政策,針對可行性創業項目指導落地,助推學生更好地創業。
(7)以協同創新為契機,完善教學實踐基地建設,校內指導與校外實踐統籌兼顧。組織學生走入初創企業,通過看、聽、學來直感受創業行為,熟悉創業流程,讓學生在校內課程、校內項目架構的基礎之上,參與校外企業創業過程,吸取經驗。全面提升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的實踐教學,培養符合創新型國家所需的人才。
(8)實施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促進學生的全人格教育和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亞學習狀態”,以及邊緣生和后進學生,讓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彰顯激情和活力,寓教于樂,使學生愿學、會學和樂學,大幅度提高創新創業課堂教學效益。
(9)通過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提高學生培養質量。優化課程內容知識體系的框架,既突出課程實用性和綜合性,又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理論與實際的緊密聯系。高校具有協同創新和創業能力的創新團隊,更能促使學生成功創業,項目化教學對學生創業模式的探討和模擬訓練就具有了現實和實踐意義。
項目化教學的研究和實踐有利于高校培養綜合性和協同創新型人才。而創新創業人才不只是技術型,思維創新、觀念創新日益成為創新創業的基礎和重要支撐。
參考文獻
[1] 孫海濤.淺談高校創新人才培養與培養機制[J].中國培訓,2017(6):33.
[2] 敬春菊.基于的創業教育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物流管理與工程,2011(12):33.
[3] 劉強.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16(4):5-7.
[4] 譚永平,何宏華.項目化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實施策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