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鳳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手術室,江蘇 南京 210004)
臨床上一般將人體溫度低于35℃稱為低體溫[1]。低體溫是剖宮產手術過程中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低體溫可影響產婦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的功能,增加基礎代謝率,使機體缺氧,引發凝血功能障礙,從而威脅產婦和胎兒的健康和生命[2]。因此,預防進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發生低體溫具有重要的意義[3]。為探討對進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實施手術室體溫維持護理的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將2017年1月至6月期間在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進行剖宮產手術的110例產婦作為對照組。將2017年6月至12月期間在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進行剖宮產手術的110例產婦作為為觀察組。兩組產婦均未患有代謝性疾病、心功能不全、呼吸系統疾病、高血壓、肝腎功能異常及神經系統疾病等。兩組產婦術前的體溫均正常。對照組產婦的年齡為21~39歲,平均年齡為(27.98±3.09)歲;其孕周為36+5-42+1周,平均孕周為(37.97±1.04)周;其孕次為1~5次,平均孕次為(1.68±0.25)次;其身體質量指數為23.87~26.75,平均身體質量指數為(25.76±1.15)。觀察組產婦的年齡為22~39,平均年齡為(27.76±2.95)歲;其孕周為37+1~41+6次,平均孕周為(38.12±0.95)周;其孕次為1~4次,平均孕次為(1.66±0.22)次;其身體質量指數為23.90~26.88,平均身體質量指數為(25.80±1.20)。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產婦均在腰硬聯合麻醉下進行剖宮產手術。同時,對對照組產婦均進行手術室常規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對產婦進行心電監護。將手術室內的溫度維持在22~23℃。術中為產婦輸注液體前和沖洗腹腔前,將注射液和沖洗液加熱到22~23℃。若產婦發生寒顫,立即協助醫生對其進行對癥處理。對觀察組產婦進行手術室體溫維持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術前與產婦進行溝通,了解其年齡、手術史、藥物過敏史、認知程度和家庭環境。為產婦介紹與剖宮產手術有關的知識(手術的方法及術中的注意事項等),提高其對剖宮產手術的認知水平,使其保持情緒穩定,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手術。2)提高手術室的溫度。在接送孕婦時,選擇薄厚合適的被子覆蓋其身體,避免其肢體或肩部裸露在外。在術前1 h啟動空調系統,使手術室的溫度保持在24~25℃。術中可根據產婦的體溫調節手術室的溫度。3)減少產婦術中身體暴露的次數和范圍。在不影響手術正常操作的情況下,在產婦的上半身覆蓋小棉被或讓其穿特制的小棉衣,讓其雙下肢穿上棉褲腿,保證非手術區域(尤其是四肢和肩部)不暴露。對產婦的皮膚進行消毒時,嚴格控制消毒液的使用劑量,避免過多的消毒液殘留在其身體上。及時擦干產婦皮膚表面的汗液,保持其皮膚干燥,避免其皮膚表面的液體蒸發而帶走熱量。快速、熟練地配合醫生完成手術,縮短手術持續的時間。手術結束時,及時擦干產婦的皮膚,為其更換床單。4)對術中使用的液體進行加熱。術中為產婦輸注液體前和沖洗腹腔前,將注射液和沖洗液加熱到37~38℃。預先將血液制品加溫到30℃,以便在產婦需要輸血時迅速為其輸注溫度適宜的血液制品。5)加強對產婦體溫的監測。對產婦進行心電監護。密切觀察產婦體溫的變化。在發現產婦的體溫明顯降低時,立即配合醫生對其進行對癥護理。
在產婦進入手術室時、麻醉后、做切口時、手術進行20 min時及手術結束時分別測量其體溫。觀察兩組產婦發生低體溫(體溫<35℃)的情況。記錄兩組產婦手術持續的時間及術中的出血量。在手術結束后詢問產婦是否對護理服務感到滿意。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進入手術室時、麻醉后及做切口時,兩組產婦的體溫相比,P>0.05。手術進行20 min時及手術結束時,觀察組產婦的體溫均高于對照組產婦,P<0.05。詳見表1。
表1 不同時間兩組產婦的體溫(℃,±s)

表1 不同時間兩組產婦的體溫(℃,±s)
組別 例數 進入手術室時 麻醉后 做切口時 手術進行20 min時 手術結束時觀察組 110 36.87±0.09 36.79±0.11 36.63±0.16 36.46±0.21 36.45±0.22對照組 110 36.90±0.08 36.81±0.12 36.52±0.15 35.98±0.25 35.75±0.31 t值 0.87 0.76 1.24 2.97 3.1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產婦手術持續的時間短于對照組產婦,其術中的出血量少于對照組產婦,其低體溫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產婦,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產婦,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手術持續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發生低體溫的情況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低體溫是剖宮產手術中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導致產婦在進行剖宮產手術時發生低體溫的原因主要有:1)所處環境的溫度低。過去進行手術時,常常將手術室的室溫保持在22~23℃。這個溫度會使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感到舒適。但對產婦而言,其術中需要暴露身體,機體中的水分會經切口蒸發,進而帶走熱量。若手術室的溫度只有22~23℃,則產婦容易發生低體溫[4-6]。2)輸入液體的溫度低。進行手術的過程中,產婦需要靜脈注射縮宮素等藥物、補充血液等。若為產婦輸注的液體溫度較低,則其體溫也會隨之降低[7]。3)產婦的心理狀態差。進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容易產生焦慮、恐懼等不良的情緒,使其生理和心理上均產生較強的應激反應,影響其心臟的回血量及機體的微循環,使其發生低體溫。部分心理狀態較差的產婦甚至在術前就會發生打寒戰和發冷的情況[8]。4)產婦的身體素質較差。術前產婦需要禁食、禁飲,其容易發生循環血量減少的情況,從而降低其體溫。術中產婦開放腹腔、娩出胎兒、流失羊水、子宮出血及剝離胎盤等均會帶走產婦機體的熱量,從而降低其體溫[9]。5)麻醉藥物的影響。麻醉藥物會抑制大腦中樞的體溫調節功能,從而使產婦的肌肉松弛、產熱量減少[10-11]。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對進行剖宮產手術的觀察組產婦進行手術室體溫維持護理,有效地減少了導致其發生體溫降低的因素,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進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實施手術室體溫維持護理可有效地預防其發生低體溫,縮短其手術持續的時間,減少其術中的出血量,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