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珍
摘 要:分層式教學法是一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根據中職生的生源特點、學習基礎,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應用分層式的教學理念,使得學生學有所成。
關鍵詞:分層式教學法;C語言程序設計
C語言程序設計是每個計算機專業的基礎課程,在計算機課程教學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在該課的課程教學中,學生的課堂反映不好、學習積極性差,甚至上完一學期課后一無所獲。究其原因,是因為它涉及的概念多而抽象,規則比較多而又具有靈活使用性,容易在使用規則的時候出現錯誤。如何避免出現這些情況,使用什么教學方式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有效地發揮學生的潛能,是教師工作的首要任務。
一、 分層式教學的概念和實現的意義
1、 分層教學就是授課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差異的學習水平,區分式地進行教學,從而使教師找到一種能夠使全班大多數學生都樂于接受的新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有限的授課學時中獲得學習的樂趣,學到更多更廣泛的知識,并努力提高學習的質量,獲得更高的效率。
2、 近年來中職教育得到國家的重視,各個學校都在擴招,學生入學門檻大幅降低,對學生的中考分數幾乎沒有要求,甚至有些初中還沒畢業,只要報名的基本都可以錄取。學生的生源地也比較分散,有的來自城市,有的來自鄉鎮農村。這樣,就造成學生的受到計算機教育的水平參差不齊,從而造成教學效果有較大的差異,因此使用分層式教學有很重要的意義。
二、 分層教學的應用
1、 學生分層
作為中職計算機專業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講授完知識點,作例題演示后,要求學生完成相應練習題。會經常遇到以下這些情景:
(1) 基礎好、學習認真的學生很快就可以完成練習;
(2) 基礎較薄弱、有學習積極性的學生,抓著老師問問題,問方法,恨不得讓老師手把手地教;
(3) 基礎差、學習態度不好的學生利用上機練習的時間在玩手機、玩游戲。
根據這些情景,再結合平時學生的作業情況,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三個層次:優秀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對處于臨界點的學生,老師可征求學生志愿,決定自己在哪個層次學習效果更好。
2、 備課分層
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與基礎,備課質量決定課堂質量。備課的工作首先是“備學生”,其次才是“備內容”?!皞鋵W生”就是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喜好及學情,對每一個分層的學生在各方面作充分的了解。“備內容”就是根據所根據“備學生”的結果,為每個層次的學生寫好相應的授課教案。對于《C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來說,備課除了要考慮使用什么教學方式把生澀難懂的知識點講透講通外,還要考慮為各個層次的學生準備適合的例題、恰到好處難度的作業。目的是使學生既要弄懂章節要點,又要懂得應用會做相應作業,從而獲得成功感,認為自己學會了。
3、 授課分層
課堂教學是上課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決定分層教學是否成績的關鍵。而授課的分層,主要體現在例題的分層,也就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精心挑選適合各個層次的例題,挑選的關鍵是讓各層次學生都能聽懂并會應用。例如學習“選擇分支if語句”內容時,首先講解選擇各種形式分支語句的邏輯模式、語法格式和文字解釋,然后再從易到難分3個層次舉例。
第1層次例題:輸入兩個實數,按代數值由小到大的順序輸出這兩個數。
第2層次例題:輸入三個實數,按代數值由小到大的順序輸出這三個數。
第3層次例題:求方程的根(其中的值由鍵盤輸入)。
4、 作業分層
上完課后,檢驗聽課質量的標準就是做作業,從作業的完成情況可以知道學生上課有沒有認真聽課,有沒有聽懂老師的講授。而對于課堂知識的鞏固和復習也需要做作業才能達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不一樣,作業的難易程度也應該有所區別。好的作業題材,不僅可以幫學生復習和鞏固課堂內容,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做作業獲得成就感,從此建立對學科的熱愛。
比如學習“選擇分支if語句”內容后,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布置不同的課后作業,可分成三個層次:
第1層次基礎性題目作業:
作業1:對7、3、9三個數字從小到大進行排序。
第2層次以基礎性為主 ,同時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題目作業:
作業2:輸入一個字符,判別它是否大寫字母,如果是則將它轉換成小寫字母;如果不是,則不轉換,然后輸出得到的字符。
第3層次有一定靈活性 、綜合性的題目作業:
作業3:函數 編寫程序,輸入一個值,求出相應的y值。
5、考核分層
考核是評價課堂效果最有效的標準之一。分層考核能充分肯定學生的努力,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期末總評的標準是:平時考勤和上機作業40%,期末考試60%。考試題目應包含基礎題、提高題和綜合題三種類型,每種類型的題目分別對應三個層次的學生。為了彰顯公平公證的原則,制定每個層次學生的考核標準,達到最低標準即給予及格,如超標準完成高一層次的題目則加分。如此考核,可以讓低層次學生不用擔心學業不及格,也讓中高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就感,達到讓每個學生都樹立自信,激發學習的積極能動性。
三、 分層教學的效果
分層教學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基礎水平不平衡的授課難題,避免了一個課堂出現不和諧的若干個情景。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從而使得師生關系更加和諧;使得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提高。
分層教學的應用范圍非常廣,尤其在中職學校由于基礎差異大,各個學科都可以進行差異性教學。差異不等于差生,只是因為生源地條件差,無法受到優質的教育所導致的。教師應充許差異性的存在,合理合適地使用分層教學法,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學到不同技能將來回報社會。
[參考文獻]
[1] 顧鍵萍,高校計算機基礎分層式立體化教學模式探討,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
[2]徐曉紅,數學“分層式教學”的實施,鄂州大學學報,2013(5)
[3]楊曉莉,中職學校英語課程的分層式教學,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4)
(作者單位:廣東省科技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廣州 51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