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利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教育階段的重點內容,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對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良好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也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人才需求的基礎條件,但是大學教育一直都以文化教育為主,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和缺陷,解決這些問題是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礙;對策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教育的重點內容,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不僅能夠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而且對于提高大學教育的整體質量也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傳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逐漸暴露出了一定的問題和缺陷,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也存在較多的障礙,長此以往,將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起到十分不利的影響。因此,深入分析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礙及對策,對于促進大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礙分析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課堂教學沒有導向性
由于教師的自身素質存在差異,教學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也會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但是不管采取哪種教學方式,其主要的教學目標都是相同的,教學手段也都是為了提升教學質量服務[1]。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有較為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樣在進行教學設計和規劃的過程中才會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指向性,為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奠定良好基礎。但是在當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部分老師存在缺乏明確教學目標的情況,教學過程也較為隨意,缺少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劃。一些教師以教學大綱為指導,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優化設計,從而導致實際教學與教育目標相互偏離,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質量。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啟發性
在素質教育觀念的影響下,當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要教育目標,因此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老師應該時刻以這一教學目標為指引,合理規劃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科學的課時安排,不斷創造機會啟發和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形成持續學習的基本能力[2]。但是從當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況來看,這一教學目標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采用傳統的教學形式,過于追求教學進度和學生考試成績,不注重啟發和引導學生,學生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繁重的課業壓力已經疲于應付,根本沒有多余的精力進行主動思考和探索,更深層次的知識也很難挖掘,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質量。
(三)新媒體的應用過于形式化,缺乏實質性意義
新一輪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也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效,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一些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也逐漸涌現出來,這些教學方式中有很多都是非常有效的,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形式和教學觀念,大大提升了教學的整體質量。但是在此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3]。新媒體技術具有十分明顯的教學優勢,但是由于一些教師的固有教學觀念影響,對新媒體教學形式的接受程度較低,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這些教師又受課程改革趨勢的影響,追求教學形式創新,僅僅進行形式上的應用,有些教師甚至過于追求教學形式而忽略了教學的最初目的,表面上看,老師較好的應用了新媒體技術,但是實際上卻并未發揮新媒體技術的預期作用,有時甚至因為追求教學形式而耗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影響了教學的整體質量,這是得不償失的。
二、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對策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劃
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為了有效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應該首先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劃。在此過程中,老師應該在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成長和心智發展特點,這是在制定學習計劃過程中最容易忽視的問題[4]。因為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關注教學進度,所以一味的進行知識灌輸,這對教學計劃具有較大的不利影響。老師應該在教學計劃制定的過程中,考慮到學生學習的個性和共性特點,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突出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并且根據教學計劃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合理安排課時進度,及時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學生能夠在充分學習和理解新知識的情況下,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真正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能力發展、情感態度養成的有機結合,切實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二)應用新媒體技術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促進學生學習
學習環境對于學生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教學環境的打造給予重點關注。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老師應該在營造良好課堂環境方面多下功夫,積極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給學生營造出最適合學習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5]。隨著教學方式的優化升級,各種全新的教學形式不斷出現,這些教學形式對于營造良好課堂教學環境,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都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新媒體教學就是其中比較明顯的一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老師可以以新媒體技術為主要載體,積極開展新媒體教學,這樣既能改變傳統教學形式的枯燥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進而起到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作用。
(三)發揮新媒體教學的優勢,有效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學方法的應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相關知識,提升教學質量,簡單的形式上的應用是無法達到預期目的的[6]。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充分發揮新媒體教學的優勢作用,對此,首先應該注重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及時更新教師的傳統教育觀念,對新媒體教學進行深刻認識,能夠牢牢抓住教學實質,在之前的教學實踐中,新媒體教學之所以沒能發揮應有作用,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師的理解程度不夠,僅僅進行形式上的應用,從而大大降低了應用效果。其次,老師應該將新媒體教學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完美融合,由于學科性質不同,因此在運用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應該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特點,然后與新媒體技術進行個性化融合,實現提升教學質量的實際作用。
結語: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老師應該在充分認識這些問題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優化思想政治教育計劃,營造良好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促進學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思想政治知識,使大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解決影響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知識過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礙,切實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作用,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唐雪梅,魏興格,王未強.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科教導刊,2017(10):76-77.
[2]岳陽.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點[J].考試周刊,2018(19):121.
[3]張懿.新媒體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現途徑研究[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45-46.
[4]楊青山,馬云天.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4):62-63,66.
[5]張波.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6(5):119-122.
[6]李慶華,賈凱麗.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政治價值觀認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75-79.
(作者單位:信陽師范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