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立軍
摘 要:青年處在心理思想逐步定型和生理發育逐步成熟的時期,他們非常重視外部世界,且期望實現自身的需要,然而看待問題缺少全面性,有著顯著的理想化或者是虛幻色彩,并且逆反心理較強,非常容易受到網絡的誤導而誤入歧途,這樣一來,不利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為此,企業務必時刻保持先進性,懂得趨利避害,實現網絡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
關鍵詞:網絡;青年;思想政治;創新
引言
作為繼電視、報紙、廣播之后的又一媒體形式的網絡來講,其具備的顯著特點是覆蓋面大、信息含量豐富、傳播迅速,以及有著顯著的世界交互性和高度開放性特點,因此會顯著地制約到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縱觀當今的實際現狀而言,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業已有悖于企業青年的道德準則、政治觀念、行為方式、心理特點、價值觀念等,因此務必實現創新。下面,筆者對網絡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策略進行了簡要地探究。
1.實現網絡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觀念的創新
在網絡社會的影響下,整個社會的很多方面(物質、精神、文化、觀念等)都出現了深刻的變化。對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也需要以此為契機,根據改變的社會氛圍創新教育思想。具體來講,一是實現開放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創新。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顯著的封閉性特征,企業青年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一般都較為單一化。網絡傳播具備無國界的特點,傳播信息不再受到文化、種族、國家等的制約。實現開放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創新,需要企業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當中積極主動地開放網絡信息,并且防止青年“求而不得”形成逆反的心態而想盡一切辦法探究網絡支持。二是啟發青年積極主動地學習。傳統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實施灌輸式的方式,這造成他們缺少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實踐經驗。網絡社會下,實現了青年思想方式與生活習慣的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根據此現狀激發青年的自主學習能力,且讓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個過程中體現自身的學習主導地位。三是應強化青年的自律能力。只有在自主把控、自主要求的前提條件下實現自律,尤其是道德自律,才可以對網絡中復雜多變的信息進行正確的分析和選擇,才可以吸收精華,摒棄糟粕,且懂得自主教育和管理,切實充當網絡社會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
2.實現網絡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創新
當前時期,網絡的發展業已變成一種文化,且深刻地影響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青年也基于發展的網絡文化而成為“先進”的學習者。然而,我們務必明確的一個問題是,企業依舊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組成部分。針對反應敏捷、接受能力強、認知水平高的青年群體來講,應持續優化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效地應用現代化的教育方式,實現教育方法的創新。例如,企業能夠結合網絡信息技術搜集大量關于教學內容的資料信息,且結合多媒體技術,以聲像交融的視頻影音資料、圖文并茂的教學課件形式開展思政政治教育,從而提高教育過程的趣味性,激發青年的學習熱情,最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與效果的提升。
3.實現網絡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的創新
作為企業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講,不但應明確網絡社會的特征,而且應明確網絡社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的迫切性,應持續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進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的拓展。一是劃歸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之一為企業的網站。應重新設計和規劃企業的網站,在網站主題中體現思想政治教育,進而有效地完善與整合企業的文化、教育理念。對主題網站進行規劃和建設的情況下,應凸顯主題以及具備鮮明的立場,從而基于健康、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以青年密切關注以及關于青年生活實際的難點、重點內容激起學生的廣泛重視。二是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陣地中建設網絡論壇。像是企業貼吧、企業論壇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結合論壇等把握青年的思想現狀,且以此作為基礎有目的性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設置網絡心理咨詢室。盡管企業也會設置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可是不少青年都不情愿跟企業心理指導教師當面開展交流。設置網絡心理咨詢室,可以很好地優化這種情況,可以強化心理指導教師跟青年間的交流,引導心理指導教師有效地把握青年面臨的真實情況和問題,進而明確青年的思想波動和發展規律,最終更加有效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4.實現網絡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創新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的企業來講,其具備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需要變成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中心。日益普及的網絡可以實現企業思想政治教育覆蓋面的拓展,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升。然而,這也提供了滋生負面信息的環境。針對這種新情況和新環境,企業務必根據社會的發展變化創新與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具體而言,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講,務必仔細地分析網絡環境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與規律,選用針對性和目的性非常強的內容,在選擇適宜教育內容的基礎上啟發青年實現自身思想政治素質的持續提升,從而形成正確的思想、良好的學習態度。并且,企業心理指導教師應實時地糾正其錯誤觀念與思想傾向,以及引導青年以開放、積極的心態觀察和判斷社會的改變。
5.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不斷發展的網絡技術影響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新的挑戰與機遇。一方面,鑒于網絡信息的立體性、便捷化,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機制。另一方面,針對網絡形勢下存在的挑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基于本職工作,系統地了解青年學生的思想狀況,有效地體現網絡的優勢作用,擺脫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框架的束縛,統一現代網絡教育技術和傳統教學模式,從而拓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創新優良的思想政治教育氣氛。
[參考文獻]
[1]崔建西.論新媒體嵌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意義及生成路徑[J].紅巖春秋,2016(05):58-59.
[2]岳鵬,馮學珍.網絡文化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統一、有機結合及協和共生[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5(05):85-86.
[3]孫占元.甲午戰爭與中華民族復興的歷程[J].河北學刊,2015(04):125-126.
[4]劉宏軍.試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優化[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03):86-87.
[5]崔華泰.網絡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7(03):102-103.
[6]張振飛,陳超.網絡時代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嬗變與堅守[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6(01):74-75.
[7]羅萬勛.移動互聯網時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創新初探[J].西南科技大學高教研究,2015(03):96-97.
[8]閆葳,劉翠娟,賈衛蘭.堅持改革創新 提升育人質量—互聯網時代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時代教育,2015(04):86-87.
(作者單位: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山東 鄒城 27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