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帆 鞏奕辰 張容嘉
摘 要 完善康養行業人才培養體系,為康養行業輸入優質人才資源,是積極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重要發力點。當前高等院校在為康養行業培養合格優質人才方面,已經做了諸多探索和努力,但整體而言,我國康養行業高校人才培養體系存在諸多問題,亟需明確康養行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內涵,提升康養行業高校人才培養規格與層次。
關鍵詞 康養行業 人才培養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9.013
Abstract Improving the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in the public health industry and inputting high-quality talent resources for the public health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Healthy China 2030 Outline". At pres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made many explorations and efforts in cultivating qualified and high-quality talents for the public health industry.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s health care industry. It is urgent to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of the public health industry, improve the training standards and leve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ublic health industry.
Keywords public health industry; talent cultiv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自“健康中國2030”戰略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提出以來,康養行業存在的人才短缺、質量不高、能力不強等現實問題廣受關注。高等院校和大學教育作為康養行業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主體和重要一環,為市場提供優質人力資源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康養產業人才培養體系是指基于當前、著眼未來,以健康意識、預防意識、生命周期縱貫為導向的,對全體社會成員進行病情診療和健康規劃的新型制造和服務專業的知識體系。但長期以來,相關人才培養集中于傳統醫藥醫療方面,而對健康管理及養護結合等積極健康、主動干預領域關注不足。本文廣泛調研了國內五十余所包括高職高專在內的典型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知識技能要求等文本資料,從健康管理、養老服務、文化運動康體、醫藥醫療及其制造技術等四個康養行業人才培養的主要領域,分析當前康養行業在我國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中的現狀、總結其出現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探究合理化對策。
1 關于健康管理的主要問題
1.1 人才匱乏
如果按照1000個人需要配置1個健康管理師的要求,全國13億人口就需要130萬專業的健康管理師。[1]而據衛生部職業鑒定培訓中心報告,截至2010年,僅僅培訓通過了2 000余名健康管理師。由此可見,我國健康管理人才缺口巨大,人才供給不足,而造成這一問題原因有兩點:(1)截至目前,國內僅有5所院校 (浙江中醫藥大學、廣東藥科大學、成都醫學院、濱州醫學院、杭州師范大學) 成立此專業。[2] (2) 國家缺少對健康管理康體產業宣傳。[3]健康管理的宗旨是倡導國民擁有“未病預防”的理念并積極實施“管理健康”行為。目前國民健康意識薄弱,對預防觀念和生命周期理念認知不清。
1.2 高校培養健康管理人才質量良莠不齊
原因有以下幾點:(1)課程設置缺乏統一化標準。本報告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整得理得出:在健康管理相關學科中,專業特色健康管理類課程不相同。這表明高校開設課程差別較大。[4](2)健康產業復合程度高,但健康管理人才培養經費投入機制單一、經費投入不足。培養健康管理師需要跨學科、跨行業、跨領域的復合型人才,但目前國內高校對從師資隊伍、專業院系、重點實驗室建設等投入很低。
2 關于養老服務的主要問題
首先,人才供給與當前社會老齡化需求不匹配,高端人口極為緊缺。其次,高校人才培養能力與行業發展不匹配。[5]原因有幾點:(1)在養老服務在課程培養目標方面層次單一,人才培養體系不健全。本報告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發現書中并沒有有關養老服務相關課程設置,也就意味著在養老服務領域,養老人才培養屬于空白階段。(2)師資力量隊伍建設薄弱,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由于名師數量不足、日常工作繁瑣等原因使得很難培養打造一支名師引領、專兼結合、高水平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最后,校企之間互動流于形式,人才流失嚴重。實際對接過程中由于高校制度,企業在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標準話語權不足等原因使這種工學結合只存在由高校向企業提供人才的單向方式。校企之間關系淡化,導致養老服務人才處于被動地位。
3 關于文化運動康體的主要問題
首先,人才儲備量不足。目前開設體育相關課程高校屈指可數,其中僅有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的成績較為突出。其次,高校的文化運動專業課程設置不能滿足畢業生就業能力培養需求。其原因有以下三點:(1)高校對于實踐教學不完善, 導致大多數高校體育人才社會適應性差,人才就業及其狹窄,主要集中在體育教師、體育培訓、健身俱樂部教練這三個板塊。(2)傳統觀念來說,我國高校在培養體育人才和招生中所樹立的思想“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基于這一思想,使得更多的學生在體育競技方面投入更多精力,這與奧林匹克精神:“強調人通過自我鍛煉、自我參與而擁有健康的體魄、樂觀的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追求。”理念背道而馳。
4 關于醫藥醫療及其制造技術的主要問題
高校培養人才質量不平衡,[6]原因有以下方面:(1)高校未建立健康產業人才培養方向戰略規劃,當前醫學類高等院校教學體系設置中老年學和老年醫學課程與其他急性病課程體系界限模糊,地方性醫院僅有6.2%設立了專門防止老年病科,在預防、藥學、護理、康復等多方面,老年病治療、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會研究等方面人才培養仍存在著巨大缺口。(2)是培訓體系尚未完善。全行業未形成規范性培訓模式和監督體系,加之中醫藥醫藥教育具有專業知識要求高,教學培養時間長,實踐水平要求高等特點,無法實現高等中醫藥健康類人才的全面培養。面對上述問題,本文認為,有必要從提升康養行業的人才規格與層次上做文章,打造一個全新的系統性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4.1 拓展人才培養的內涵
要界定清楚大健康產業的產業鏈、產業結構和產業范圍,針對各個領域的人才對口培養。目前,康養行業高校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發展出現斷層錯位現象。因此,高校和企業需要加強合作共同研究,將康養行業各個發展領域與高校的人才培養相互配合,協調整合社會資源,最終形成康養行業各個領域人得其才、人適其才、人盡其才。二是要解決核心問題需要將目前現有的專業設置實現質變,把健康意識、全生命周期意識、保健意識、預防意識融合到專業設置當中。
4.2 注重人才培養的橫向整合
新型康養人才在高校中培養應基于以下宗旨:一是寬口徑,即高校培養康養人才不僅能夠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勝任康養行業工作,又能適應當今老齡化背景下的時代發展要求。[7]二是厚基礎,高校培養康養人才應以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為基石,以康養專業為基礎縱深發展。三是強技能,即康養專業作為一門實踐性強的應用型專業,應在相關學科設置中增加技能的學習。實現以上宗旨的關鍵是進行高校康養專業人才培養橫向整合。
首先,進行人力資源整合。一是整合康養專業理論,進行基礎型、實踐型、復合型的培養模式。[8]單一型康養從業人員已不能滿足社會需求,高校為康養行業進行人才培養應以當今康養市場的需求為導向,在知識整合基礎上培養康養綜合人才。二是整合康養管理理論,普通管理類人才已不能滿足康養行業規模發展需求,四川文理學院康養產業以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為主要依托,在培養管理類同學的過程中,整合康養專業知識,培養一批“懂康養、會管理”的綜合性人才。
其次,進行體制機制整合。一是高校注重專業傾斜。高校在專業設置中應基于“寬口徑、厚基礎、強技能”的原則,豐富康養專業課程,多方面培養康養人才。在科學性方面,高校應加強在康養專業科研投入,借鑒國外先進康養專業整合經驗。在針對性方面,高校應設立獨立的康養專業,并作為潛力學科進行培養發展。攀枝花學院康養學院緊緊圍繞“促進健康、科學養老”辦院理念,在校生人數達1800人,充分體現了高校針對性培養康養人才。二是社會注重支持傾斜。從政府方面而言,增加對于高校康養專業的財政投入和扶持力度,與開展康養專業的高校對接“政府購買服務”。從高校層面而言,增加康養專業招生人數,宣傳鼓勵學生選擇康養專業進行學習研究;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推進產教交流融合,培養實踐性人才。
4.3 強調人才培養的縱向提升
這主要分為三個層面:即技術深度、領域深度、人才層次。一是技術深度。提升康養行業的科技水平是進行康養行業人才培養技術基礎;將3D打印技術、AI人工智能技術等科技前沿知識引入康養行業,對行業本身發展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技術改進。二是領域深度。提升康養行業人才培養的專業化水平和精細化程度,與市場需求保持一致性,實現在一個縱貫的子產業下精細化人才培養。三是人才層次;康養人才分級培養,培養出適合不同層次、不同領域優質人才。鼓勵高校從科研院所、企業等機構聘請高等產業人才擔任產業教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人才投入人才市場。
5 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康養行業人才培養的規格與層次的關鍵在于打造一個“內涵拓展、橫向整合、縱向提升”的系統人才發展體系。要著力發揮高校資源的比較優勢,建設涉及康養行業跨學科交叉學科專業。要推動國內外健康產業交流平臺建設,高校應積極加強與國內外大學及企業在戰略布局、人才交流、產品特質、市場需求等方面開展多維多層次網絡合作,引進并培養一流專家團隊。要增進國際交流,通過聯合培養及海外見習的形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燁,秦博文,董振花.健康管理類技能型人才培養構想[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4):112-113.
[2] 王麗丹,秦俠,湯質如,盧曼曼,徐文華.我國高校健康管理專業發展現狀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7.37(3):252-254.
[3] 張子豪.傳統康體休閑業發展現狀分析[J].內江科技,2009.30(2):3-4.
[4] 陳秋英.臺灣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及借鑒[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2.3(6):100-103.
[5] 王長林.行業特色高校協同創新能力提升機制研究——基于教師職業能力的視角[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5(5):75-78.
[6] 胡博.新形勢下提升大學生高質量就業能力的策略分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4(24):84.
[7] 程楊陽.淺析媒介融合視域下高校新聞攝影專業人才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3(10):218-219.
[8] 李延喜,劉井建.復合型金融人才的創新實踐互動培養模式研究[J].大學教育,2012.1(1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