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宏
【摘 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危重患者機械通氣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抽取2017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4例危重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機械通氣治療。根據護理方法進行分組,分成常規組(52例)、觀察組(62例)。分別給予兩組常規護理、護理干預。結果:觀察組口腔護理(t=5.86)、叩背護理(t=7.38)、管道護理(t=7.13)、護理滿意質量評分(t=6.44)均高于常規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高于對照組(χ2=4.63,P<0.05)。結論:護理干預用于危重患者機械通氣護理,可顯著改善護理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護理干預;危重患者;機械通氣
【中圖分類號】
R365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2-162-01
前言:機械通氣是改善患者呼吸狀況的重要方法[1]。危重患者因受病情影響,導致呼吸功能減弱或喪失,若未及時糾正,可能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機械通氣護理質量與危重患者的舒適度、預后息息相關。為了 攔闌だ碭稍さ募壑擔狙芯拷?1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7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4例危重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機械通氣治療。根據護理方法進行分組,分成常規組(52例)、觀察組(62例)。對照組男29例,女23例;年齡27-68歲,平均年齡(46.3±2.7)歲。觀察組男35例,女27例;年齡28-66歲,平均年齡(46.5±2.5)歲。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護理干預:(1)組建機械通氣護理質控小組。選擇擁有豐富機械通氣護理經驗的3-5名高年資護理人員組成機械通氣護理質控小組,由該小組負責對危重患者的臨床機械通氣護理工作進行監察、指導。(2)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含機械通氣舒適護理、機械通氣撤機指征評估及關鍵參數設置、機械通氣常見并發癥診斷(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及預防等。(3)實施護理干預?;A護理:輔助患者
定時翻身,以防局部受壓;給予患者叩背護理,叩背操作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以彌補患者喪失或受損的自主呼吸功能,促進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順利排出;及時給予患者吸痰護理,保持其呼吸道通暢,預防嗆咳或誤吸,維持危重患者呼吸所需正常通氣量;口腔護理:督促或輔助危重患者清潔口腔,以維持口腔內環境,降低肺部感染發生風險。管道護理:定期更換呼吸機管道,以預防VAP的發生。更換管道后,需做好管道的固定工作,以防發生管道滑出或意外拔管。心理護理:對于意識清醒的危重患者,以溫和語言與患者交談,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耐心解答患者關于插管時間、機械通氣作用等方面的疑問,并指導患者通過深呼吸、音樂療法等模式,糾正其負性情緒,以促進患者心理狀態的改善。(4)持續質量改進。機械通氣護理質控小組按照每月1次的頻率,對近期臨床機械通氣護理質量進行評估總結,并針對臨床護理中的不足提出優化建議。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機械通氣護理質量。
觀察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工具選用SPSS19.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標志:
P<0.05。
2 結果
2.1 患者的機械通氣護理質量 常規組機械通氣護理質量評分,低于觀察組(P<0.05)。
2.2 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常規組非計劃拔管5例,VAP3例,并發癥發生率15.38%;觀察組僅2例非計劃拔管(3.23%),組間差異顯著(χ2=4.63,P<0.05)。
3 討論
近年來,危重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逐漸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危重患者經機械通氣干預后,其呼吸狀況將得到顯著改善,但與此同時,機械通氣屬于一種侵入性操作,容易引起患者不適,并伴有一定的風險[2]。常規護理用于危重患者機械通氣護理,效果尚可。
護理干預是一種以提高護理質量為目標的常用手段。在危重患者機械通氣護理中,護理干預可分別通過組建機械通氣護理質控小組、開展培訓、實施護理干預、持續質量監控等環節,不斷提高臨床護理質量。與常規護理相比,護理干預的應用優勢在于:(1)有效識別機械通氣臨床護理中的不足。護理干預模式下,機械通氣護理質控小組的組建為臨床護理不足的識別提供了良好的支持。(2)預防VAP等并發癥的發生。護理干預方法的引入使得護理人員可根據并發癥的發生原因、診斷標準等,運用可靠的預防措施進行干預。
本研究將114例患者分為常規組、觀察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護理干預,結果表明:觀察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上述結果充分驗證了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3.23%,低于常規組15.38%(P<0.05)。上述結果提示,護理干預可提高危重患者機械通氣護理的安全性。
結論
醫院可于危重患者機械通氣護理中,推行護理干預方法。
參考文獻
[1] 徐福琴,葉德琴,陳楚娜等.護理干預對危重患者機械通氣護理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6,20(19):119-120.
[2] 陳建芬,周健,倪靜玉等.護理干預對危重病人機械通氣護理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23(0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