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名奇
摘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優秀傳統,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是每一位中華兒女所應盡的義務。大學語文課程是大學的基礎課程,包含了無數的文化元素,其中有歷史典故,古代詩人的優秀作品。作為一名大學語文教師,應該利用好語文課程中,眾多的傳統文化知識、優秀的文學作品來引導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教會學生用政治的眼光看待問題,在進行語文素養提升的同時,讓大學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人。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大學語文;思政工作;精神層面
引言:
大學語文課程是大學中的基礎課程,主要以公共課的形式展開,因此就造成了大學語文不受學生重視的情況發生,教師的課堂教育效果不盡人意。中華傳統文化凝聚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傳承、道德思想傳播、風俗習慣的養成。
在大學的課程中包含了眾多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素材。所以,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大學語文教師義不容辭,以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為己任,通過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實踐,去塑造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從而達到推進思政工作融入實際課堂教學。
一、通過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助力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目前有許多被冠以高材生的大學生往往是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很多的學生生活能力特別差,素質也有待于提高。這樣的學生很難進入社會隨著社會的步伐發展下去,有的學生可能連未來的工作都很難勝任,不能處理好人際關系,這也是有些大學生的一大缺陷,我們培養的大學生,應該是既有專業技能,同時還有社會能力,有豐富的精神世界,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面對未來的工作時,處于不敗之地。大學語文是動態觀念的展現體,在發展過程中以歷史性、集合性、相對穩定性為一體的動態平衡系統,既融合了高尚的民族精神,又以民族文化作為有力的體現。比如強調的仁愛、非攻、尊師重道,和諧等,這些都是優秀文化傳統的代名詞。發揮語文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功能,對于學生人生目的制定、自身價值的體現、世界的發展觀念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語文教育中合理地運用古代名家的思想進行教育,可以激勵學生前行,學習前輩的奮斗精神、學習古人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精神。通過引用古人以及傳統文化理論,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指明了方向,也希望學生通過教師的激勵,真正的能夠融入社會,做一個新時代的接班人。
二、通過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助力大學生塑造理想人格
學生是祖國未來的主力軍,他們的精神狀態、政治水平、人格素質水平是我國未來能否有巨大發展的關鍵。隨著經濟發展和全球化文化交流的推進,外來文化吸引了無數的學生,同時沖擊著我國的傳統文化,對我國的市場經濟有一定的影響,在學生當中受沖擊者不占少數,學生的精神層次的東西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缺少對于誘惑的識別和抵抗能力,受外來文化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心理人防建設、團隊協作能力、民族觀念甚至是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也開始動搖了,更趨向于外來文化的思想意識,國外的享樂主義、懶惰主義侵蝕了學生的精神,也養成了學生養尊處優、好高騖遠的壞習慣,這些都是在精神層次的東西。所以大學語文教師應該結合語文知識,對學生的精神世界進行改造,塑造學生理想人格的養成。通過語文中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學習,賦予學生歷史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例如,講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兩彈一星元勛、古代四大發明等傳統文化題材,無一不是讓大學生明白,這些功勛人物都是為我們國家爭光添彩。要想真正的建功立業就必須要有理想的人格魅力,所以通過大學語文知識典故的引用,來激勵大學生的人格魅力形成,對外來文化的沖擊既不抵制也不盲從,而要追隨我國的歷代功臣去為國家創造更多的榮譽。
三、通過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助力大學生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養成
事物的發展都具有兩面性,看待事物既需要客觀的體現事物的本質,又要有主觀的問題分析,以動態的眼看待事情,這也是避免大學生盲從的重要理論基礎,大學語文知識可以豐富學生的思想道德,讓學生學會辨別事物的兩面性,不要僥幸勝利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失敗而垂頭喪氣,所以,要學會運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思考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既能鍛煉學生養成清晰的思路,又能鍛煉學生的心性,讓學生真正的有所成長,運用語文知識同樣有好多的事例可以引入課堂教學實踐,例如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砸缸固然破壞了物品,但是為了救人,砸缸也是值得的。表面看來砸東西是不對,但是以主觀判斷意識去看,為了救人而砸了缸,這就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所以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去分析問題。
四、結束語
在大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傳統文化來糾正學生的不正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塑造學生的理想人格、對愛國主義精神的詮釋等,引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有效的結合傳統文化,讓學生清晰的認清自我,能夠肩負歷史重任,為國家做貢獻。
參考文獻:
[1] 朱艷陽,向連兵. 傳統文化滲透于大學語文課堂教學之我見[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6(3):246-247.
[2] 俞均. 試析傳統文化教育在高校大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實現路徑[J]. 知識文庫, 2017(5).
[3] 李霞. 論大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傳承功能[J]. 課外語文, 2015(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