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菊
【摘要】在語文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至關重要,如何提高寫作水平,是擺在每一個語文老師面前的難題。從多方面入手,加強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讓每一次寫作都有收獲。
【關鍵詞】批改方法 示范 反饋 主體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080-02
作文是培養學生正確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評改是學生作文訓練的重要環節,它的作用是指導幫助學生分析運用寫作材料,以不斷提高作文質量。新教材課標明確指出:作文要寫出新意。怎樣才能寫出新意?我認為要指導學生寫作文的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反復批改作文的能力,改出新意來。
一、教方法,提高作文批改能力
看要求,改內容。想想所讀文章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有力地表現題目要求,主題是否新穎、深刻、突出。
看內容,改結構。文章的謀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段落劃分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能否巧妙總結全文、點題等。
看內容,改語句。改語句就是修改標點符號、錯別字、病句,還要看遣詞造句是否流暢、通順、準確、生動、貼切。
新課程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師要把作文批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改作文的能力。這樣做絕不否定語文教師在作文批改方面的主導作用。因為教師示范性的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學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
二、做好示范批改,提高批改作文的能力
修改作文,雖擬定有一定的標準,要求。但若沒有教師的示范,學生還是難以把握好批改的尺度,所以示范評改是指導學生批改作文的重要一步。
通覽全班作文,查找學生作文的優缺點。
挑選出幾篇不同類型的(好、中、差)的作文,利用投影機做示范批改,或師生評議作者改。或劃出、圈出語言表達方面存在的優缺點,及分析思想內容、謀篇布局,對不足的地方提出修改的方案。
對問題突出的作文,先讓學生說說寫作的思路,然后集思廣益,同時找找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以便改正。根據修改意見,再重新寫一遍,這樣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針對學生觀察不細的傾向性問題,有針對性的評改和練寫。比如寫眼睛都是“炯炯有神”,寫嘴都是“愛說愛笑”,幾乎寫成統一的模式了,我拿出《祝福》中魯迅先生三次對祥林嫂眼睛的刻畫,讓同學們明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再仔細觀察各學科的老師,找出各自的特征來。然后寫出來,避免千人一面。比如我讓大家寫數學老師,好多同學不能恰當地描述他的長相,就說“我的數學老師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千篇一律。通過再三啟發,找出數學老師耳垂大、皺紋多的特征來。有一位《西游記》讀得不錯的同學改成這樣“我的數學老師的耳垂和佛祖一樣,臉上的大皺紋套著中皺紋,中皺紋套著小皺紋……”引得學生哈哈大笑。通過這樣的引導,同學們達成了共識,養成了觀察人物的好習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意見交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意見交流是個反饋過程,作文批改完畢后,教師應引導學生集體評議學生作文的優劣,各小組由小組長收集意見,把所發現的與思考的說出來。學生各抒自見,在討論中讓學生積累大量的批改方法。
四、寫作文后記
這是一種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好方式,學生經教師批改和評講以后,為了使學生認真體會,消化作文評改、評講的內容。要求學生寫出對批改、評講的看法。小結本次作文的得失和經驗教訓,力求下次寫到類似的題材,避免出現過的失誤,寫出新意來。
五、課上評講
只要在課后出現小片段的寫作或仿寫,我就不遺余力,也不怕花時間,讓學生反復練寫,反復修改。有時所學課文如有很高的模仿性,就讓學生模仿大家的寫法和思路。比如學了郁達夫《古都的秋》之后,我讓學生寫自己家鄉的秋樹、秋雨和果樹。其中一位同學這樣寫到“我家鄉的秋雨一下起來,就會淅淅瀝瀝持續好幾天。這時惆悵就會涌上心頭,擔心成熟的洋芋不及時挖回家,就會爛在地里,讓父母一年的辛勤白費……”聽了這位同學的仿寫,引起了同學們的共鳴。然后互相評改,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教學實踐告訴我: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語文教師必須轉變觀念,采用切實可行的批改措施,讓學生通過長時間的評改、批改作文的實踐活動,去培養真正的作文能力。我相信,隨著學生寫作能力和評改水平的提高,我們的學生一定能成為作文的主人,再也不把寫作文當作頭疼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