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時代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企業間的競爭也在進一步加劇,因此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就變成了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改革的關鍵,要培養出適應社會和企業需求的專業人才,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實現理論與實踐操作相融合,利用實訓一體化教學達到學生就業時與企業無縫對接。
關鍵詞:高職院校;會計;實訓一體化;改革策略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企業間的競爭也在進一步加劇,因此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就變成了高職院校會計教學的改革熱點、核心和集中發力點。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社會和企業將會對人才的數量和能力方面有著更高要求,于是,能培養出適應社會和企業需求的、并在短時間內能夠服務生產工作第一線的專業人才,就成為了高職院校會計教學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的動力源泉。只有建設更好的實訓體系,提高認知程度,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才能為學生將來面向社會提供便利。因此,高職會計實訓一體化教學就顯得更加的重要。
1 高職會計實訓一體化教學的重要性
培養專業的社會實踐人員,培養能夠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是高職教育的意義所在,因此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中不僅要在教學理念上突破傳統的“學科教育”思想,更要加強會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實現會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可以創建一個科學合理的、效果顯著的會計實訓教學新體系,能達到高職學生就業零距離就業上崗的目標[1]。所以,高職院校會計實訓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就承擔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可以建立起一個結構完整、便于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平臺,能夠進一步突出高職院校的教學特點,進一步彌補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訓教學在理論指導和實際操作中結合的不足。指導教師能夠運用實訓一體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與教學能力,為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更加規范化的科學管理[2]。教師不單單要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更應該是實踐中問題的提出與解決者,要能夠對學生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深入的指導與解決幫助。
(3)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的有效融合可以確保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能夠與社會的需求實現良好無縫銜接。縮短學生從學校到企業的距離,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校內教育、校外實踐兩手抓,才能不斷培養優秀的、高素質的、符合企業需求的會計專業人才,并為學生將來面向社會提供便利。
2 高職院校會計教學過程的現狀解析
過去,在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較晚并且受到的重視程度不夠,造成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改變,表現在課堂理論講授為主、實訓為輔,一體化教學中實訓理論學問化現象嚴重,實訓教學的主體地位沒能得到相應的保證,教學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缺乏、考核評價形式單一、實訓教學場地不合格、師資隊伍教學水平不高、教師教法單一等方面都是在高職院校會計教學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眾多高職院校的會計教師都在結合本校及本地區的經濟結構與企業發展狀況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革新,但是,改革的過程仍存在一些缺陷,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一體化教學中實訓理論化現象嚴重。在學校的教學中,一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直奉行書本至上,照本宣科,甚至學生在具體的崗位上親身體驗之時也依然沒能擺脫學科教育的模式。一些教學課程的內容大多來源于普通高校學科性課程的壓縮,到達實訓時內容也陳舊不堪,脫離時代的發展,不能滿足當代會計崗位能力的需求。也導致學生無法及時地檢測和反思自我的學習情況,正式進入職場后,發現理論不能與應用相融合,實際操作更是一竅不通,只有再次接受企業的崗前培訓。這種理論實踐相脫節現象的出現,應該引起高職院校的教師及管理者的高度重視。
(2)教學隊伍的整體素質需要提高,課程改革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師資力量是實訓一體化教學的關鍵,是提高高職教學質量的唯一途徑。想要完成實訓一體化教學,就需要擁有豐富教學經驗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與此同時,還要改進不合理的課程設置,刪除知識點重復且內容老舊的部分,引導學生產生對新知識挑戰的興趣,才能使實訓一體化教學發揮真正的教學效果。
(3)教學器材及教學設備等實訓場所是保證實訓一體化教學順利的進行的必備條件。而實際實訓室很難一步完善到位,缺乏仿真性,沒能發揮出校內實訓一體化教學的目的和效果。
3 高職院校會計實訓一體化改革的策略
高職會計實訓一體化是培養符合會計高技能人才和專業相關技術領域職業崗位人員的必要手段,因此,只有對高職會計實訓一體化教學不斷完善改進,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如何更好地進行實訓一體化教學則有以下幾點建設性意見:
(1)時代在發展,社會與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也在不斷變化,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因此,在進行高職會計實訓一體化教學的同時,要優化授課內容,要更加突出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要重點培養會計的職業能力,符合現代社會和企業的要求,要不拘泥于教材,理論結合實際,強化提升學生操作技能的認識,讓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為成為職場人的轉型做好準備[3]。
(2)高職學校要勤抓教師培訓,讓老師自身也不斷充電,不斷拓展實踐水平與能力,成為一名能工巧匠的會計實訓教師。首先教師要及時地更新教學理念,不拘泥于傳統教學方法,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方面要不斷的創新;還要經常深入到企業中去,多多開展校企合作,了解市場需求的同時確保教學的實用性與準確性。只有以優秀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為基礎,才能為會計實訓一體化教學實效性提供保障。
(3)要對教學場所等必備條件及時的選擇更新,首先要加大資金投入,在校內或校外選擇合適位置或在企業內部建立實踐基地,并安排專職人員進行日常的維護工作,做好實習學生的分配、實習項目的建立、實習過程的規劃。其次,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課堂空間,提升教室的利用效率。將知識、技術與能力相互融合,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關注實際中會發生的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素質。再次,努力搭建企校共建合作的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單位的同時也為企業盡力輸送優秀人才。
4 結語
高職會計理論實訓一體化教學模式是當代社會下,培養會計人才最為相適應的教學方式。利用此模式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育方式、增加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是對舊的教學模式的改良,加強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融合的程度,將學生的理論知識在實際的操作中進行提升。很多高職院校認識到了實訓一體化教學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應用時間較短,實際運用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解決之道,促進高職會計理論實訓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可持續發展[4]。最終能夠能培養出適應社會和企業需求的、并在短時間內能夠服務生產工作第一線的專業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利.高職會計實訓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J].北方經貿, 2012(06).
[2]賈莉.高職院校會計實訓一體化教學改革探究[J].財經界(學術版), 2018(04).
[3]陸春芬.淺談高職會計實訓一體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6(09).
[4]翟葠,楊浩磊.論高職會計理論實訓一體化教學[J].財會學習.2017(04).
作者簡介
徐曉鳳(1987-),女,漢族,本科,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會計、會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