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磊
摘 要:灌漿技術能夠提高地基的密度和承載力,彌補地基因土質較差、裂縫、斷層破碎帶以及建筑物本身存在的接縫而對工程造成的損害。是水利工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并且能夠有效的保證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本文結合作者多年工作經驗,對水利工程中灌漿施工工藝進行了詳細探討。
關鍵詞:水利工程;灌漿;滲透;壓力;控制
灌漿施工技術種類眾多,應用各不相同,根據(jù)不同的標準可以劃分成不同的類型。按照灌漿的目的,灌漿可以分為固結灌漿、帷幕灌漿、接觸灌漿、接縫及補強灌漿、劈裂灌漿、高壓噴射灌漿等;按照灌漿所用材料的不同,灌漿可以分為水泥灌漿、粘土灌漿、化學灌漿和瀝青灌漿等。不同的灌漿技術的施工要點各不相同,但是作為一個整體,灌漿施工技術又有其共同點。灌漿技術作為水工建筑物地基處理中常用和重要的工程措施,在大壩壩基防滲和除險加固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對大量吸漿量地層,特大漏水通道,正在冒水的堵水,承壓水條件下,巖溶地段等特殊地層的灌漿方法和施工工藝進行總結。本文把灌漿施工技術作為一個整體,研究其施工的要點和過程。
1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在水利施工中,需要使用帷幕以及固結兩個施工隊來完成平行作業(yè),其中的固結施工隊,需要負責每個部分工程中的固結灌漿以及接縫灌漿等基本工作,這些工作是基礎工作,因此必須要根據(jù)相關要求完成。而帷幕施工隊則要負責進行帷幕灌漿以及排水孔灌漿等工作,這并且要注意保證工作的質量。兩個不同的施工隊,雖然負責的內容存在區(qū)別,但是具有同樣的義務,即要保證施工的科學性。在水利施工中,要求所有的人員和設備必須準備齊全,避免在施工中因為缺少必要的物品而影響施工進度,注意資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在分析工程量的分析之上完成設備和人員的調度,確保降低成本消耗。
灌漿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對保證灌漿施工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灌漿施工前,首先要對水利工程所處的地區(qū)進行詳細勘探,尤其是地質情況和水文情況,要準確掌握工程地基的巖石性質、裂縫、斷層破碎帶、巖溶分布以及巖石的透水性、地下水的水質和流速等情況;其次,對于規(guī)模較大的灌漿工程,在施工前必須進行現(xiàn)場灌漿實驗,以便確定灌漿孔深、孔距、排距、排數(shù),選定灌漿材料、壓力、順序、施灌方法、質量標準及檢查方法等。再次,根據(jù)勘察和灌漿實驗情況,采取正確的灌漿方法,做出詳細的計劃。
在開始作業(yè)后,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比如從基礎灌漿開始依次進行,尤其是一些工作面需要注意同時提交,所以要根據(jù)進度計劃以及現(xiàn)場的實際施工情況完成組織施工。要注意整個水利施工中灌漿步驟以及質量控制工作。
2 灌漿施工的步驟
灌漿施工技術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鉆孔。由于一般的水利工程要求鉆孔垂直,因此在鉆孔時要注意測量孔斜。測量孔斜應分段進行,發(fā)現(xiàn)孔斜超過允許偏差時要重新掃孔糾偏。根據(jù)不同的工程需求以及工程地基的巖石硬度和完整性,應該采取不同的鉆機和鉆頭。現(xiàn)階段應用較多的是硬質合金和金剛石的鉆頭。鉆機的定位要準確,立軸垂直,開孔孔位的偏差值應控制在10cm以內。要特別注意的是,在砂礫石層進行鉆孔時,應注意采用套管跟進法或優(yōu)質的泥漿固壁。
2)沖洗。在鉆孔之后,為了保證灌漿質量,要及時將殘存在孔底和孔壁的充填物用高壓水流沖洗干凈,直至水流變清。同時,對于巖層縫隙中的填充物也要沖洗干凈。按一次沖洗的孔數(shù)分為單孔沖洗和群孔沖洗;按沖洗方法分為壓力水連續(xù)沖洗、脈動沖洗和壓氣抽水
沖洗。
3)壓水。為了了解巖層的滲透情況,與之前勘探的地質資料相比照,以便能夠根據(jù)巖層的滲透情況確定開灌時的漿液濃度,了解巖層的滲透性與每個灌漿段實際灌入的干料的關系,掌握各次序灌漿孔滲透性的規(guī)律,每個灌漿段都要進行簡易的壓水實驗。壓水實驗是在一定的壓力之下,通過鉆孔將水壓入到孔壁四周的縫隙中,根據(jù)壓水量和壓水的時間,計算出代表巖層滲透特性的技術參數(shù)。進行壓水實驗時,應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分段卡塞進行實驗。
4)灌漿。各種灌漿施工技術在開灌階段都要注意兩個問題的選擇,灌漿方式和灌漿順序。
灌漿方式主要有兩種,純壓式灌漿和循環(huán)式灌漿。純壓式灌漿是指單純的將漿液灌入鉆孔或者巖石裂縫,不讓其返回地面循環(huán)。這種灌漿方式適合較大裂縫的巖層,鉆孔不能太深,如化學灌漿常采用這種方式。純壓式灌漿的缺點是容易造成細小裂縫的堵塞。循環(huán)式灌漿是指灌入的漿液多于裂縫吸漿量時,多余的漿液能夠經漿管返回攪漿機。循環(huán)式灌漿可以分為孔口循環(huán)和孔內循環(huán)兩種。因為循環(huán)式灌漿能夠使?jié){液保持流動狀態(tài),所以能夠有效的減少顆粒沉淀,提高灌漿質量,因此被人們廣泛應用。
各類灌漿施工技術都要按照規(guī)定的順序進行,大致可以分為一序孔、二序孔、三序孔等,隨著序數(shù)增加,灌漿孔逐漸加密。按照灌漿順序,有一次灌漿法和分段灌漿法。一次灌漿法即將有壓漿液一次性灌入到全孔中,適合淺孔灌漿。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是將全孔分為若干段,將漿液灌入其中一段,并且使其與相鄰段隔離,適合巖層較破碎深孔灌漿;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是將灌漿孔一次成孔,然后從最下一段開始分段灌漿,它適合裂隙細小、巖石較完整的灌漿孔。這兩種灌漿法可以獲得較好的灌漿質量,減少施工事故,但是缺點在于灌漿時間較長。
5)封孔。每個孔結束灌漿后,都要采用壓力灌漿封孔法進行
封孔。
3 灌漿施工應注意的事項
灌漿施工過程應注意以下幾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1)控制好漿液濃度。在水利工程灌漿施工過程中,還要定期的檢查裂縫的吸漿量,依據(jù)吸漿量的多少來及時的進行調整所要灌注的漿液濃度。漿液不能始終保持不變,而且漿液的濃度低,流動性的就好,但是還會造成灌漿范圍的擴散,而且收縮時容易造成水泥結石與巖石裂縫面的脫開,使防滲性和固結質量降低;漿液濃度高,流動性就會差,使?jié){液無法灌入細小裂縫,但是固結時收縮小,與裂縫面的結合好,防滲性和固結質量提高。灌漿施工過程應遵循漿液從稀到濃的規(guī)律,準確把握漿液的濃度變化尺度。
2)妥善應對突發(fā)事故。灌漿施工過程中,突發(fā)事件是很難避免的,所以要妥善的應對。灌漿施工過程常出現(xiàn)的事件常見的有灌漿中斷、地面抬動、串漿、冒漿或繞塞反漿等。灌漿中斷時,應采取沖洗鉆孔或者掃孔的措施,盡快恢復灌漿。恢復灌漿時,要使用與開灌時級別相近的漿液進行灌注。出現(xiàn)冒漿時,應采用嵌縫、表面封堵、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灌漿等方法進行處理。發(fā)生串漿時,如果串孔具備灌漿條件,可以同時進行灌注,如不然,應將串孔堵住,持續(xù)到灌漿結束。事故發(fā)生后應該立刻查明原因,及時進行處理,必要時停工處理。
3)控制好灌漿壓力。灌漿壓力控制不好,會造成地面和巖石面抬動,不僅會使灌漿過程因突發(fā)事故中斷,而且會嚴重影響灌漿的質量,對整個水利工程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灌漿過程中應控制好灌漿壓力。應根據(jù)鉆孔和裂縫的實際情況適時調整壓力的大小。
4 結語
灌漿施工過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灌漿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水利工程的成敗。鑒于灌漿施工技術種類較多,為水利施工中水庫灌漿施工工藝的內容,為了不斷提高施工的效果,需要遵守相關的技術要求,應根據(jù)工程的實際情況采取正確的灌漿種類,同時也要不斷提高施工水平,才能保證最終的水利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徐潔.灌漿施工工藝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5).
[2]王鑫,付曉陽.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房地產導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