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珍晨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教學中積極地開展實踐活動課的形式,使教學的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本文中,筆者與自己的工作實際聯系起來,對如何有效開展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 教學開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6-0157-01
對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對于知識的求知欲望也非常強烈,他們已不滿足于被老師牽著鼻子走,渴望在自我的探索與實踐中找到事物的規律,并學習到新的知識。但是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是不可分割的,通過開展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可以使小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激發出孩子們對數學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提高自己的數學綜合能力。
一、立足課堂進行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有不少的內容都比較抽象,小學生由于身心尚未發育成熟,還沒有形成完善的抽象思維,對有些數學知識比較難以理解,僅僅靠數學教師的語言表達還是無法掌握。所以,數學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的課堂教學時,一定要以教材為基礎,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對實踐活動課的教學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從而更好地發揮出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幫助他們的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
二、注重實踐活動,轉變教學理念
傳統意義上的數學教學,一般都是在課堂上由數學教師對知識內容進行教授,小學生完全憑借自己的頭腦進行強記,來對知識進行掌握。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課中開展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形式,可以將教學的目的結合小學生的任務與目標來開展實踐性的活動,并進行有意義的探索。小學生在實踐活動的參與中,對學習進行自發的探索與思考,深入學習與掌握教學的內容。數學教師要與時俱進,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新穎獨特的教學實踐活動。在開展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中,要激發出小學生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體現出他們的主體地位,發展出創造力,使自己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三、利用校園拓展實踐活動,增強知識理解
一個教學課堂的空間是很有限的,在這個空間里開展實踐活動受到很大的限制,數學教師要對實踐活動開展的空間有所拓展,就可以帶領小學生走出課堂,到校園的廣闊天地中去進行實踐的活動。數學教師要充分地發揮出校園的作用,并始終將數學教學的內容貫穿在其中,讓學生對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加以運用,使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比如,在學習到長度單位這一內容時,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為了讓孩子們對米及厘米的概念有更直觀的體會,讓他們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更好的認知,數學教師可以帶領全班的學生,在校園里面對一些設施進行測量。數學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給他們分派任務,分別對籃球場、操場、花圃等的長度與寬度進行測量,讓小學生在實際的測量中更好地了解長度單位的概念,并學會了如何進行測量,在實踐中加深了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四、與生活相結合豐富實踐活動,提升知識運用能力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它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在小學數學知識中,有不少的知識點都與實際生活有關,所以,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根據所學的內容來開展實踐活動課的教學,使學生的課外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將數學知識更好地在現實生活中運用,使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讓小學生在數學實踐的活動中,對生活與數學聯系有更好的認知,在現實生活中隨處都能發現數學的存在。
比如,在學習到條形統計圖的內容時,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對于數據分析理念的形成,讓他們具有更好的數據分析能力,并使統計的概念得到強化,數學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結合這些學習內容開展實踐活動。數學教師把小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各小組的任務分別是統計校門口穿行的汽車、同學們喜歡吃的水果、小賣鋪的商品等等,作出相關的調查與統計,還要畫出條形統計圖。小學生們在團結協作中,進行實踐的操作活動,更好地激發了小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并發展出科學探究的精神品質,使知識的學習與運用的能力得到提高。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首先數學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并采用多種形式對實踐活動實施,從而讓小學生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
參考文獻:
[1]沈功勛.生活化背景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路徑探析[J].華夏教師,2018(01):32-33.
[2]趙秀峰.如何有效開展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J].學周刊,2017(23):59-60.
[3]顧明珠.如何有效開展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J].西部素質教育,2016(1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