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小學英語已經成為了小學教育中一個比較重要的課程,因為小學英語對于小學生來說本身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小學英語活動化教學思路應該更加的開闊,可以以聽、說、 讀、寫、玩、畫等多種形式體現,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是典型的開放性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英語 活動教學 創新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8-0109-02
一、小學英語活動教學的創新模式闡述
英語活動創新教學模式的概念
目前比較常見的創新教學模式就是《新概念英語》創始人、英國教師 L.G.Alexander 的“交際活動法”,他對小學英語活動教學模式的理解為在特定語言環境與活動情境中所實施和完成的教學活動。交際法要求小學外語教學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就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在學習中加強和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并且教師可以創造一些真實的語言環境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這樣可以讓英語水平在活動中提高。[1]
二、小學英語活動教學創新的主要來源
(一)基于英語主題活動的學習認知引導
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的內容來為小學生設計英語課堂主題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更快的融入到英語學習之中,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實現對知識的探究、掌握和體驗,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 總體來說就是一個從感知到認知的學習過程。教師在最初的時候讓學生感知英語,這也是安排英語活動課程的一個比較重要的任務,是為了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英語上面,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感知新英語知識。然后讓學生進入到英語情境之中,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除此之外,還要的日常的教學中,加強課堂學習和生活的聯系,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一些生活用品的英語表達方式,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對拓展他們的英語思考能力也有好處。
(二)基于生活挖掘的情境活動教學深入
小學生雖然年齡較小,但是他們對于生活也有著很大的感悟,教師應該加強教學和日常生活的聯系,在英語課堂上引入適合于該年齡層學生的生活情境創設案例,讓學生在愉快的生活氣氛中學習效率更高。所以教師要注重生活中和學生學習中的一些小的細節,將英語帶入他們所喜好的場景內容當中,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的展示自我,加強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交流,讓英語學習氛圍更加的輕松愉快和真實。
三、對小學英語活動創新模式教學的應用
(一)在活動教學課程的目標設計的應用
許多教師為了體現活動教學的活動特性,在課堂中安排很多不同的場景或者是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希望可以通過更多新的東西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就目前的進行情況來看,教師常常會忽略對活動教學的目標性、必要性和邏輯關聯性思考,所出得一些數學題目不符合學生的發展要求,不能達到基于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活動性目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減少偏離主旨目標的教學思路,要注重教學目標,不能完全的局限于和生活相聯系。應該實現理論結合實踐水到渠成的活動教學過程,即對英語知識的導出引導學生的感知,引出活動主題后再讓學生認知英語知識內容,這樣的英語活動教學才是有價值的。
(二)創新活動教學在教學在提升教學的有效性的應用
所謂教學有效性,就是希望明確活動教學是否適合小學生身心特點及能力水平。因為小學生的想法一般是比較單純的,而英語活動教學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有意主要,將教學內容更加和學生的生活相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參與率。伴隨小學生年齡的不斷增大,教師也要注重對于學生的智力的開發,因此小學英語活動教學開展的關鍵是它符合學生的性格特點,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讓英語活動課程更加符合現代社會教育的需要。利用活動教學課的一些的模式創設一個學習英語的環境,比如在講解”The Kings new clothes”這門課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和教師一起扮演課文中的這樣角色,又由于角色扮演中有教師的加入,對于知識的學習也有一些好的指導,同時教師和學生在一起活動,可以加深彼此的理解和交流,對于學生學習有效性和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都是有所提升的。
總結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新展開活動教學,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的一些教學弊端,新的活動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和教師的交流比較重視,希望可以通過新的活動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滿足情感需求,最終提高英語能力。所以說小學英語活動教學是值得不斷研究創新,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溫穎.小學英語活動教學創新模式的應用研究[J].校園英語,2017(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