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實力的增強,國家對職業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職業教育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因此中職教育在國民教育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中職教育模式漸顯不再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進一步加強中職教育改革是大勢所趨。本文將著重于中職教育改革對教師素養提升產生的影響等相關問題進行論述。
【關鍵詞】中職教育改革 教師素養
【基金項目】主管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課題為:2015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課題名稱:《中職學?!拔逦灰惑w”新型專業教研組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180-01
一、中職教育改革與教師關系的分析
當前,我國教育改革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中職教育改革也在改革之中,中職教育改革不僅需要中職學校加強校園基礎建設,打造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也需要對學校的教育制度進行一定的變革。教師作為學校的主體,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起主導作用,是具備教育教學素養的職業人員,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提高民族素質的責任。教師個人素養的好壞關系到我們后代的身心發展和國家的興衰,因此中職教育改革勢必會對教師素養提出一定的要求。
二、中職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具備高質量的知識素養
根據教育部統計,2016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共有學校1.45萬所,招生548.14萬人,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40.02%。這些數據表明中職教育在整個教育事業中起著很大的作用,為國家培養的人才數據量也很大,為國家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人才。因此,中職教育要滿足國家建設而培養人才就必須保證學生專業知識的獲得,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國家所需的人才。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接收主要來自于教師,教師對知識的把握程度也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程度,因此,在新的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中職教育改革首先應當對教師知識素養進行改革,教師高質量的知識素養,才能保證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才能成為專業型的人才。在改革中,學校促使教師不斷地提升自己專業知識,教師通過不斷地學習鞏固專業知識,不僅使自己對知識了如指掌,也便于向學生傳授知識時能將專業知識以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使學生能夠融匯貫通,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達到學校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三、中職教育改革要求教師要有良好的教育思想素養
良好的教育思想素養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核心,中職學校要在教育改革事業中獲得好的改革成果,培養社會所需的建設人才,教育思想是影響學生學習、生活和思想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育思想是指人們對人類特有的教育活動現象的一種理解和認識,其主旨是對教育實踐產生影響。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理論、教育思潮、教育信念、教育主張和教育言論等,教師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知識,還應當學習與教育教學相關的知識,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等。在改革中要求教師樹立良好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教師理清教育思路和推動教育實踐,幫助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善于發現教育存在的問題,揚長避短,更好的為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教師作為中職教育改革中的主體,教育思想又是教師開展教育改革的中心,因此,中職教育改革必然要對教師的教育思想進行改革,提升教師教育思想素養。中職學校應該定期開展與教師教育思想相關的課程或講座,為進一步提升教師教育思想素養作出進一步的改革。
四、中職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素養
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包括依法執教、愛崗敬業、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尊重學生、廉潔從教和為人師表等內容。教師愛崗敬業不僅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學習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關注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狀況,讓學生的專業知識得到提升的同時也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體魄,這也對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積極加強教師職業道德素養的培養,是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和保證教師隊伍質量的重要內容,是教育改革途徑中不可或缺的一步。中職教師不僅要積極配合教育改革對教師提出各項要求,還應該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自身道德素養,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愛國愛學校愛學生。
五、結束語
當今,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教育與社會發展相輔相成,要向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高質量人才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教育必須進行改革。中職教育改革中,教師作為學校的主體,教師各方面素養的提升是應時代需求,也是中職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中職教育改革對教師的專業知識素養、教育思想素養、職業道德素養等提出了新要求,教師不僅應該適應時代的要求,也應該主動積極地去提升自身各方面素養。
參考文獻:
[1]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學:《當代教育學》(修訂版)袁振國
[3]陸汝群.中職教師教育理論素養現狀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羅施兵(1972.5-),男,廣西南寧市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中職學校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