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紹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5-0088-02
“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這是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怎樣讓孩子具備這樣的能力?三年級的孩子該具備哪些閱讀能力?閱讀能力需要有質的高度,就少不了量的積累,新課程標準同時要求中年段的孩子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孩子達到這樣大的閱讀量?帶著這樣的思考,我開始了對語文單元拓展閱讀課的探索。
單元拓展閱讀就是在課文單元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課外拓展閱讀,那么擺在老師面前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一、學生讀什么?二、師生以哪些時間及怎樣的形式讀?三、學生通過閱讀需要提升哪些方面的的閱讀能力?
首先我來談談讀什么的問題。“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該怎樣為孩子們選擇最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呢?作為單元拓展閱讀,首先要考慮閱讀內容和各單元課文結合的緊密性,我的目光首先落到了人教版配套閱讀教材《草葉上的歌》上。書中的文章體裁多樣,能圍繞課本的八個單元主題來進行編排,每一篇文章文字優美,內容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在情感上很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新語文讀本》這套書是分年級來出版的,三年級共有二十冊,有人對這套書作出了這樣的評價:它1949年以后最好的啟蒙閱讀書籍。要最大地激發孩子們的閱讀潛能,就一定要調動起孩子們的閱讀積極性。接下來我又要求孩子們每人至少準備一本自己喜愛的書籍,并且這本書最好是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葉圣陶先生很早就提出要“讀整本書”,從三年級開始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并進行實踐,我認為是一個較合適的時機。
解決了讀什么的問題,下面我來談談以哪些時間及什么樣的形式閱讀。如果籠統的把書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找時間讀,也許學習能力弱的孩子就支配不好這個時間。我指導學生每周三晚進行專項閱讀,在這段時間不再安排其他語文作業。在這段時間里我主要安排孩子們閱讀《草葉上的歌》這本書,并且每一節閱讀課我都對孩子們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一、每節閱讀晚自習完成5篇文章的閱讀。二、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孩子要求用簡單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對于學習能力弱的孩子要求畫出文中的關鍵語句,或自己認為重要的句子。三、聯系本單元所學的課文,談談你的閱讀體會,可以是關于字詞句的理解,也可以是對文章所表達思想的看法。孩子們閱讀完以后,我會用第二天也就是周四的早讀,對大家的閱讀情況進行簡單的檢查,檢查的重點是對本課單元主題的拓展,看看孩子們從中又有哪些不一樣的看法和進步。其次是考查他們對于文章主要內容的了解。下面以第三單元為例來談談我在進行單元拓展閱讀時的一些做法。我以《草葉上的歌》作為閱讀內容,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
1.《獅子與山羊》主要講了一直年老的山羊遇到了( ),為了不被吃掉,它非常( ),最后想出辦法順利逃走的故事。
2.讀完這五篇故事,你又獲得了哪些新的關于做人做事的體會。請寫一寫( )。
3.《會搖尾巴的狼》一文的作者是( ),你以前聽說過這個人嗎?能不能說出他的其他作品?
第三單元課本的主題是“教會孩子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而我以上設計的幾道習題都是圍繞單元主題來展開,但他們的側重點各有不同,考慮到孩子們學習能力的差異,我也試圖體現出學習的層次性。
對于《語文新讀本》這套書,我指導同學們在班上進行輪閱,共二十冊,有專門的小干部負責書本的借閱登記,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在班上問一問:讀完一本的孩子有多少?讀完兩本的孩子有多少?久而久之,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也被無形的激發了。在閱讀這套書時我重點提示他們對于文中語言文字的學習,哪些句子寫得美,引發了你共同的思考或不一樣的感觸,重點讀一讀,哪些詞語沒接觸過,你覺得特別好,想辦法記一記,看看能否學一學,用到自己的文章當中。而對于這套書的閱讀我的側重點在于讓孩子們多讀,語言的積累真的不在于一天兩天,也不在于一時的朗讀背誦,它是一個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過程,讀得多了,自然也就好了。
最后我還要求孩子們讀一整本書,這個閱讀目標我是從開學后一個月提出來的。為什么選在這個時候呢?一方面因為孩子們的各項學習完全步入正軌,另一方面也跟我們開展的單元拓展閱讀息息相關。課本將課文分成了八大主題,那么我們的課外閱讀最好是能貼近這八大主題來展開。通過一個月時間的學習,孩子們對語文閱讀課的學習模式,對語文學習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那么他們在書籍內容的選擇就有一個大致的方向,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就提前進入整本書的閱讀。學期中的時候,我會在班上進行統計,我會問孩子們:已經學過幾單元的課文了,哪些同學已經對相關主題的書籍進行了整本書的閱讀,閱讀進度怎樣?并且對所學的單元主題和大家一起進行簡單的梳理。這樣做對于少部分沒有準備的孩子既是思想上的一個督促,在學習方法上也多了一層簡單的引導。待到十四周左右,我會給孩子們下發一張閱讀情況記錄表,針對這學期關于某一整本書的閱讀進行填寫。
經過這樣的閱讀練習,孩子們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緊緊聯系在了一起。以課內為基礎不斷地向課外延伸,同時課外閱讀又將各個單元的主題與訓練點結合起來。一學期下來,孩子們通過閱讀收獲了很多驚喜。
雷夫在他的《第56號教室》一書中,將“培養孩子終生閱讀”作為他教育孩子方法的第一要法,同時他也指出:閱讀不是一門科學,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軌的人們樂此不疲的一項活動。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更將以此勉勵自己。課堂閱讀必須由課內延伸至課外,孩子們能在閱讀的路上走多遠,離不開我們的每一點努力。課內與課外兼顧,閱讀與方法并重。讓我們滿懷期待,感受孩子的點滴成長。